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纾困现财赤 防金融狙击

2019-12-05 18:07:2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星岛日报》12月05日发表题为“纾困现财赤 防金融狙击”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公布新一轮纾困措施,主要减轻中小型企业的营运成本及资金周转压力,连同八月中以来推出的措施,合共开支二百五十亿元。由于税收及卖地收入亦会减少,预计本财政年度赤字可能超过一百亿。当局须在纾解民困与谨慎理财之间取得平衡,这是保持本港金融稳定的重要基础,否则会导致更大危机。

新一轮的纾困措施,无论是减免水费和排污费、补贴电费、宽减差饷等,都是以非住宅用户为对象,由于减免有上限,故此受惠的主要是中小型企业,减轻其营运成本,而推出分期缴税,无论企业和个人皆受惠,纾缓资金紧绌。企业撑得住,就可以保住众多打工仔的饭碗,故此打工仔也间接受惠于政府“撑企业”的措施。至于不幸失业者,政府也提高对他们参加再培训课程的津贴,变相“出粮”给他们。

吸取亚洲金融风暴教训

这轮纾困措施令库房减少四十亿元收入,部分缴费安排在下财政年度,但是前三轮的措施成本已经超过二百亿元,政府今年的财政预算本来有一百六十八亿元盈余,看来将全部泡汤,更会陷入财赤。这还未计及本财政年度卖地有的挞订,有的流标,有的成交价远逊当初预期,现在连薪俸税和利得税都可以分期缴交,都会令本财政年度的收入大减。

陈茂波本星期初展开下财政年度预算案的咨询工作时,已经预计本财政年度将出现十五年来首见的赤字,上次赤字是在世纪初亚洲金融风暴和沙士肆虐期间,政府连续四年出现财赤,当年由于跨国金融大鳄环伺,港府要确保有足够财力应付大鳄狙击,推行紧缩开支的政策,由公务员到综援户无一幸免,屋漏兼逢连夜雨,由金融动荡扩散至社会动荡。

当年中美关系良好,本港尚且要面对华尔街金融大鳄群起狙击的严峻挑战,现在中美关系紧张,美国利用香港作为牵制中国的棋子,本港更须严防大鳄趁经济低迷再度出击。

应付危机须保财政稳健

犹幸本港的金融防御能力比当年大有进步,库房更累积了一万一千多亿元的财政储备,让政府得以实施逆经济周期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短短不足五个月就推出四轮纾解民困措施,减轻经济衰退的杀伤力,仍然可以保持财政稳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评估报告,认为港府有能力并且应该在短期内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应对周期性经济下滑,为本港的金融稳定作出背书。不过,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对本港前景的看法却相对保守,随时因香港局势不稳而调低评级,故大鳄仍然会伺机而噬,只待政府理财出现漏洞或社会经济进一步恶化,就会重演当年金融风暴以本港为“提款机”一幕,落井下石“攞你命”,令经济雪上加霜,民怨沸腾,造成政治与经济互相冲击的灾难性局面。

港府的纾困措施,必须量财力而为。尤其是社会乱局尚未平定,经济还会再向下滑,可能需要更多轮纾困,政府须留下足够的弹药,绝对不宜偏离谨慎理财的方针,避免堕入库房空虚、经济不稳的恶性循环。

归根究柢,现时的经济困局是源于持续动乱,政府必须以止暴制乱为第一优先,唯有回复社会稳定,经济才可走出危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