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重调公私屋比例 增私楼供应

2019-09-20 22:54:08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星岛日报》9月20日发表题为“重调公私屋比例 增私楼供应”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特首林郑月娥下月发表的《施政报告》,料会以房屋问题为重点,提出一些措施以增加供应,稳定楼价,纾缓社会怨气。过去两年多,政府一直拿不出有效方法增辟土地,只成立土地供应专责小组搞"大辩论",反而浪费了大量宝贵时间,以致房屋供应捉襟见肘,楼价因供求失衡高企不下,而政府却把公营房屋供应的占比由六成增至七成,令私楼供应不加反减。楼市能否稳定健康发展,关键在供求平衡,这样才可纾解市民置业难的问题,为此,政府应将公私楼比例调回六四之比,令私楼供应得以增加。

供求失衡 难纾市民置业难

香港房屋问题的根源,在于土地供应不足,政府本应想方设法,排除困难,以最大力度增辟土地,但政府却用了整整一年多进行"公众咨询",由土地供应专责小组搜集不同意见,经过多番争拗,结果提出了一些本来政府早可实施的建议,把原应十万火急的辟地行动拖慢。

更甚者,土地供应专责小组把一些可有效增加土地的措施束之高阁,其中包括放弃用郊野公园边陲荒地建屋,令住宅地买少见少,救火的近水与远水皆缺,楼价如何能稳定?

房屋供应不足问题本已十分严峻,但政府为求将轮候公屋的长龙缩短,把公私营房屋供应的比例,由六四比提升至七三比,原来可供兴建私楼的部分土地,要转为兴建公营房屋,在土地有限的情况下,私楼供应变得更加紧张,楼价自然居高难下。

据运输及房屋局早前发表的数据,因增加土地举步维艰,未来三四年潜在私楼供应量只有九万三千伙,连续几季横行,更因政府将公营房屋供应比例提高,预计两年后上述数字会跌穿九万伙,可见政府这项措施对私楼供应的影响很大。政府急欲纾缓公屋不足问题,却只挖东墙补西墙,拿私楼开刀,结果令整体房屋供应失衡的困局更难纾解。

风暴将临 不应派钱挽民望

基层市民对公屋的需求日大,政府确须努力解决,但同时要做的,是"做大个饼",加快增加建屋用地,让公私楼都可以有更多土地兴建,并回复六四比例,确保两者皆有足够供应,才可以惠及全民。硬将公营房屋比例提高,并非解决房屋问题的善策。

除了房屋措施,特首的《施政报告》料也会提到如何改善民生。近日有消息指,由于政府受政治风波影响,民望不断下跌,特首与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或会考虑向市民派钱,以挽回政府民望。

若特首与财政司司长有此想法,实在十分可笑。目前香港经济正惨受反修例风波和中美贸易战两面夹击,特别是近期的暴力冲突,已重创旅游、零售、航运及展销等行业,市况惨淡,百业萧条,第四季料将陷入经济衰退,政府库房收入也势必大减。面对这场超级风暴,政府必须保留弹药,为抵御逆境作好准备,此时打开库房向全民派钱,乃下下之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