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法表达意见 维护社会安定
2019-07-09 00:59:52 信息来源: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星岛日报》7月8日发表题为“守法表达意见 维护社会安定”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反修例行动的余波仍然汹涌,网民发起的九龙区游行,有大批市民参加,大会宣布人数达二十三万,警方则估计高峰时约五万六千人。昨天的游行大致和平守秩序,并依时解散,但有小部分示威者转往旺角,与警对峙。经过几番风雨后,多数市民都有一个共同希望,就是表达意见应和平、理性和守法,以社会安定为重,因动荡对香港整体都不利。
合法和平是应行的“正道”
过去几星期,反修例大游行数度举行,参加市民以十万计,大规模群众运动所形成的“气流”,必然不会很快散去,九龙区游行只是后续行动之一,预料还会有其他表达诉求的活动。
主办今次游行的人士,在行动前向警方正式提出申请,获得了警方批准,故示威活动是合法进行,整个过程亦没有出现冲击的场面。
香港此刻正于稳定与动荡之间徘徊,故提出反对意见的市民保持采用守法和平的方式,对维护大众利益十分重要。正如香港大学法律学院教授陈弘毅所言,学生对待社会事件,一端是漠不关心,另一端是用违法手段去追求自己认为正义的目标,而中庸之道是参与和平游行集会表达政治诉求,或参加选举。他指两个极端对社会都非好事,最好的选择是取“中道”而行,不应往违法的方向走。
表达诉求行动如偏离守法的“正道”,对个人与社会都会带来损害。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昨天在网志说了一番感性的话,“无论分歧有多大,总有一点共识的,就是‘珍惜眼前人、珍惜生命’。”如果群众行动走向违法的一边,参与者都要付出受伤甚至入狱的代价,而社会纷乱也会触动情绪低落者的自毁倾向,酿成悲剧。
保持稳定符合最大利益
政府近日表示会重新建立听取民意的机制,并开放对话沟通渠道,以修补与公众之间的裂痕。在这情况下,市民如向政府表达诉求,应如大律师公会所言,“守法是法治的重要元素”,以此为须坚守的原则。
若能做到这点,香港局势将可朝好的方向转变,对经济民生的负面影响也将减少。否则,本已充满不明朗因素的经济,必会雪上加霜。
为了香港的最大利益,为了“珍惜眼前人”,往后市民就反修例表达意见应坚持守法,以维持社会安定为首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