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勿美化"死士"助暴力蔓延

2019-07-04 18:08:5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星岛日报》7月4日发表题为“勿美化"死士"助暴力蔓延”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反修例风波触发严重暴力事件,激进分子强闯立法会大肆破坏,情景触目惊心,而暴力冲突仍在蓄势待发,随时再爆发。这期间更出现所谓的"死士"和"烈士",一些人的自毁心态令人忧虑。几所大学的校长近日除了对暴力行为作出谴责和表示痛心,更呼吁学生应珍惜生命。社会上下皆须正视这现象,避免美化破坏和自毁行为,防止情况恶化,以重拾平和与正能量。

继科技大学校长史维后,香港大学校长张翔和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亦发表声明不认同暴力破坏行为,希望以理性对话来化解矛盾。恒生大学校长何顺文更明言暴力不能化解现时僵局,着学生保护自身及他人安全,珍惜生命。浸会大学署理辅导长亦建议那些感到困扰、沮丧及身不由己的学生,与信任的人倾诉情绪,别让自己身陷险境。

鼓吹"牺牲" 令青年陷险境

本港虽然经历过不少令人情绪波动的大型社会运动,但是罕有发展到对生命的直接轻视,即使五年前占领运动中的"死士",也只是指那些愿意被捕的抗议者,但近日冲击行动的部分参与者,却声称不惜冒生命危险,"视死如归"去进行极端行动,心态相当可怕。

然而,部分政界人士、传媒和网上言论,以"死士"、"烈士"等美化言词形容那些不惜置自己生命于险境的人士,实际效果是刺激其极端行为,年轻人特别容易受这类讯息影响,走上暴力自毁之路。大学校长正力挽学生免被推往这方向。

近日还发生了几宗轻生或企图轻生的个案,当中亦有大学生在内。部分人本身已经有情绪问题,现时的社会气氛成为了加剧病情的催化剂,就算本来政治倾向不强烈,都可能受到气氛影响,触发自毁行为。  

停煽情讯息 防自毁心态

对于这种不断蔓延的情绪影响,社会必须正视。青年协会就指出,单是上星期六至本月一日的三天内,已经收到大约五十宗情绪求助个案。社会福利署临牀心理学家亦发出新闻稿,呼吁有需要的市民主动向亲友倾诉或向专业人士求助,或致电社署热线,厘清思绪,平复心情。

志愿机构收到的求助电话大增,网上也多了一些对前景和生命看得很灰者的贴文,这些贴文,可能是倾诉求助的一个表达途径,但是亦可能触发一些人的感怀,令负面情绪如传染病般扩散。虽然部分网民会试图劝解和介绍求助渠道,但是,当群组里满是愤怒和灰色贴文,网民的劝解说服力就大减。

要是这种心态滋长成一股风气,令矛盾升温,恶性循环,就可能自我实现。为下一代着想,现时最需要的,就是防止暴力和自毁情绪扩散,促使个人心绪和社会气氛逐步冷静下来,设法化解矛盾,让社会回复平和。此外,美化"死士"的言论必须立即停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