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道歉不嫌多 令市民消气挽信心

2019-06-19 23:11:39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星岛日报》6月19日发表题为“道歉不嫌多 令市民消气挽信心”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现身向“每一位香港市民”道歉,不过,连续两个星期日上街表达不满的市民众多,难望大众“收货”,她须继续表达歉意,展现道歉诚意,并认真反省处理修例的失误,才可令市民“消气”。事件已大挫政府管治威信,政府往后须加大力度修补社会裂痕,避免提出会扩大裂痕的争议性政策,并努力解决民生问题,以重建市民对政府的信心。

林郑月娥为处理修例工作的不足,“引起社会矛盾、纷争及焦虑”,亲身向市民“真诚道歉”,又表示未处理好有关纷争和矛盾前,“绝对不会”贸然重启立法程序,但承认争议难望短期解决,而明年七月本届立法会结束后草案便会失效。

情绪仍烈 难望一下子“收货”

林郑月娥亲自道歉并明言草案虽无“撤回”之名却有“撤回”之实,显然是想纾缓市民不满,但以目前的社会情绪,其道歉恐怕难以一下子获接受。为挽市民信心,她须继续利用各种机会和场合,以谦卑的态度,再三向公众致歉,才可以起到作用。同时,她也要更加虚心接受批评及聆听意见,认真反省自己失误所在,挖出问题的根本来作改善,以行动证明自己的诚意。

今次事件令政府威信大受打击,林郑月娥昨日公开承认,未来管治会非常困难,涉及政治能量和市民对政府信心的问题。这的确是政府日后施政的一大困局,就等于缺少燃料的机器,重大政策将推行乏力,也阻力重重。

面对这窘境,政府未来首先要努力修补事件形成的社会裂痕,避免裂痕扩大,造成进一步社会分化,令政府陷于争议泥沼寸土难行。林郑月娥近日会见不同界别人士,包括宗教界、高教界和教育界等,以加强沟通和平息各界不满,并预告还会见更多组织,更希望有不同机会直接与青年对话。这项工作须锲而不舍做下去,以逐步重拾稳定局面。

解管治困局 需要民生政绩

至于重建市民对政府的信心,当局须在民生政策方面加力,先易后难地积极解决民生问题,务求在一些容易达成共识的项目找出突破点做出成绩,同时避免提出争议性大的政策,再掀起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对立。

今次事件同时影响到外国企业对投资本港的信心。本港经济增长本已持续放缓,还要应付中美贸易和科技战带来的种种挑战,须慎防社会和经济不稳互相影响。针对修例事件对本港国际声誉的损害,政府须加把劲向在港外商组织解释,政府驻海外办事处在这方面可多做工夫,以确保本港的经贸金融中心地位。

外围正处于多事之秋,不容内乱削弱本港应付经济逆境的能力,政府应痛定思痛,多管齐下做好“危机管理”,站稳阵脚来应付外围环境对本港经济社会的严峻挑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