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警方破获特大婚骗团伙案!

2019-05-14 22:53:2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千里姻缘,一“媒”相牵,自古以来,男婚女嫁都是家庭头等大事,而当牵线的媒人带着“准儿媳”和父母、七大姑八大姨登门看家的时候,男方父母自然也是热情相迎,倾其所有,不吝钱财,按照传统和惯例奉上价值不菲的见面礼和看家礼,只为促成子女说成一门好亲事,可这看似平静正常的“潜规则”背后,却可能正上演着一场隐蔽的骗局。

近日,仪陇县公安局通过缜密侦查,快速收网成功打掉了一个流窜作案的特大婚骗团伙,一次性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11人,上网追逃11人。经初查,该诈骗团伙中,充当“教授”和“导演”的诈骗团伙组织者三人(年龄均在50岁以上,均有多年从事传统说媒经历),扮演父母、亲属的“演员”十人,充当婚骗诱饵的“准新娘”九人(均为80后和90后),被裹挟骗取用以帮忙物色“猎物”的中介“猎人”数十人(帮忙寻找未婚男青年,大部分为不知情的群众)。

在仪陇警方短短二十多天的侦查阶段,便查明该团伙在一年多时间内,在川内南充、达州、巴中等地作案上百起,诈骗钱财逾50万元,加上尚在核实和尚未掌握的线索,该特大骗婚团伙最终的涉案人数和诈骗金额可能更为触目惊心。

媒人挖“陷阱”,青年中“埋伏”

4月8日一早,复兴镇卫星村大龄男青王某刚一打开房门,本地媒人李某便不请自来,兴冲冲的要为王某说上一门好亲事。李某眉飞色舞的介绍让王某心花怒放,也让正为子女婚事焦愁的王某父母高兴不已,听完介绍,王某父母当即拜托李某帮忙撮合并允诺事成之后,一定重谢。

4月10日上午,媒人李某便如约带着“准新娘”刘某和亲属近十人浩浩荡荡的来到了王某家中,眼见刘某面容姣好,落落大方,王某和父母均发自内心的满意,一边高兴的端茶倒水,照顾着来客,一边根据媒人的“点拨”主动向上门的刘某和亲属按照400元-1200元不等的金额奉上红包见面礼,一通打发下来,几千元现金很快便进入了他人腰包。

这边的“相亲”如火如荼的进行,那边复兴派出所也收到了来自群众的线索,有群众举报正在王某家中接受相亲的女子刘某前不久刚刚在复兴镇其他地方相过亲并以同样方式收取过对方高额的看家费用。

“短短几天便在邻近两处地方相亲并收取礼金”,这些不合常理的现象让复兴派出所所长邓超平高度警惕,结合多年的侦查工作经验,邓所长初步判定刘某一伙可能为婚骗团伙,他当即将情况向副县长、公安局长刘勇进行汇报,刘县长当即指示:群众利益无小事,公安机关不打无准备之仗,侦查民警要暗中观察、充分搜集证据、然后专案经营、适时收网。

民警化妆侦查,骗子难逃法网

诈骗团伙往往具有严密的组织和超常的反侦察能力,稍有不慎,一旦走漏风声或打草惊蛇,团伙成员便可能隐匿潜逃甚至串供毁证,为打击处理工作带来极大挑战。为将嫌疑人顺利绳之以法,以邓超平为组长的专案组成员决定采取化妆侦查,让侦查员袁红(化名)“潜伏”到受骗者家中,扮演受骗者王某的远房表哥,与诈骗团伙成员来一次近距离接触,掌握他们的组织架构,摸清他们的诈骗手段,同时适时将嫌疑人“诓骗”在一固定场所,为下一步的收网做准备。

4月12日上午,媒人李某再次带着“准新娘”刘某一行出现在了王某家中,这次前来的目的便是假借看家之名,上门收取看家礼。与前次不同的是,一行人来到王某家中后,并没有到客厅落座,而是三三两两的散落在院坝之中,看似若无其事的随意闲聊闲逛,实则警觉的刺探着周围情况,嗅探着可能的危险,这些逃避“抓捕”的反侦察举动早已进入埋伏在旁边一栋闲置民房中的专案组民警视线之中,此时民警一旦贸然出击,嫌疑人定会四处鸟散,抓捕工作便会前功尽弃。

“狐狸越是狡猾,猎人就越加要有耐心”,邓所长当即向“潜伏”在受骗者家中的民警发出指令:切莫打草惊蛇,伺机再做打算。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眼见一切“风平浪静”,在院坝里的嫌疑人终于放松了警惕,开始陆陆续续的进入王某家中,与王某父母攀谈起来,而此时,“潜伏”在王某家中的侦查员袁红趁机赶紧摆出花生瓜子,热情的招待着“客人”们进屋落座,海阔天空的侃着大山。

嫌疑人悉数进屋,抓捕时机已然成熟,邓所长当即通过手机指示袁红,堵住屋内楼梯通道,来个里外合围,“瓮中捉鳖”。随后,专案组成员们按照分工,快速出击,将诈骗团伙嫌疑人堵死在客厅内,一举将现场八人悉数抓获,抓捕行动圆满收官。

彻夜鏖战扩战果,细致侦查揭面纱

为扩大侦查战果,专案组成员对涉案嫌疑人立即展开突审。面对着强大的侦查攻势,面对着摆出的铁的证据,已经见识了民警“神兵天降”的嫌疑人纷纷放弃抵抗,主动如实交代了所实施的犯罪事实。

通过彻夜鏖战,该诈骗团伙的其他十余名成员也逐一浮出水面,专案组民警当即顺藤摸瓜,趁热打铁,通过工作手段再次抓获团伙成员三名,同时依法对其余涉案人员上网追逃。至此,这起成员超过二十人,作案过百起,地跨南、达、巴多地,诈骗金额逾五十万元的诈骗团伙(随着后期侦查的深入,团伙人员、作案次数、诈骗金额可能远超所列数据)彻底被一举捣毁。

经初查,张某(蓬安县人)、蒋某(蓬安县人)、黄某(蓬安县人)三人本为传统媒人,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说媒行业逐渐萎缩,眼见市场越来越小,行情越来越差,为赚取“快钱”,臭味相投的三人将自己的罪恶之手伸向了农村大龄未婚男青这块“肥肉”上来。

此后,三人勾结网罗起二十多人的犯罪团伙,分饰起“准新娘”、父母、亲人等角色,专以农村未婚、难婚、大龄男青为对象,采取收取见面礼、看家礼等多种方式,向男方索取财物。为获取更多不义之财,诈骗团伙甚至不管对方的家庭情况、年龄层次和文化程度、身体条件等因素,“有求必应”,“有婚必许”,“有男必嫁”,丧心病狂的诈骗着群众的钱财,也正是犯罪分子超低的“征婚条件”,保证了他们百分百的诈骗成功率,也让大量农村未婚青年落入陷阱,“心甘情愿”成为犯罪分子的“钱袋子”。

而诈骗分子一旦达到目的,“导演”就会要求“准新娘”不断的向男方索取钱财,直到男方不能满足其欲望的时候,她们便再次以高额的结婚彩礼或买车买房等条件来刁难男方,达到让男方青年主动退出,自己全身而退的目的。

颇为戏剧的是,直到案发,大多数被骗男青年还完全被蒙在鼓中,全然不知自己与“未婚妻”的“分手”是骗子早已设计编织好的“圈套”,依然在为这一段美好“姻缘”的结束而恋恋不舍。

警方提醒,在相亲活动中,男女方一是要及时、认真核实对方身份,不要被诈骗分子的花言巧语与表面行为所迷惑;二是在涉及钱财问题时,不要轻信婚恋对象的“借口”,不要轻易许诺以钱财;三是提高警惕,发现可疑行为及时向警方报案。

来源:防骗大数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