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破获首起固体废物污染环境案
2019-04-23 05:50:2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本报记者申明 通讯员傅武第 祝迎春
为了节省处置费用,竟然将数千吨工业固体废物倾入山林。夷陵警方近日通报,经过连续数月调查,成功破获我市首起工业废物污染环境案,目前已经转运工业固废,刑拘一名嫌疑人,案件正在调查中。
山林有人倾倒不明废物
“好端端的山林,被人倾倒了许多废物,又黑又臭,不知道是些什么东西,能否请你们过来看一看……”2018年10月25日上午11时许,宜昌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的电话响起,报警的是夷陵区鸦鹊岭龙潭河一位村民。
警情被迅速转到夷陵区公安分局生态环保警察大队。
接警后,该大队副大队长彭涛、民警冯望与区环保局执法大队、市环保警察支队兵分几路,同时赶赴现场。
执法人员看到,路边一处山林被铲平,在2000多平方米的范围内,堆砌了黑色、白色等不同颜色的固体废物,其中不少已经顺着山坡滚落,而坡底还有溪沟。
“空气中弥漫着难以忍受的刺鼻气味。”彭涛说,当时执法人员立即开展调查取证工作。
数月排查锁定污染行为
这些废物是些什么成分?从何而来?危害如何?执法人员找到这片山林的主人村民胡某。
经过询问,胡某说出了事情原委:当年8月,家住宜昌城区的个体户刘某找到他,称有一批工业固体废物要找地方倾倒,经过商议,双方达成每车一百元的价格。
随后两个多月里,刘某安排的倾倒废物的货车,络绎不绝地开到现场。
对于废物的成分等,胡某所知甚少,他只听刘某说过,这些东西来自外地几个厂家。
根据这些线索,执法人员立即兵分几路,对相关厂家的生产、处置记录以及出厂监控视频等进行详细调查。
经初步查明,倾倒在现场的废物为生产后剩余的脱硫石灰渣、污泥等固体废物。
个体户刘某长期为相关厂家处置上述工业废物,并且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按照通常做法,这些废物应该运输到专业垃圾填埋场或相关生产厂家,严格按照环保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或再加工利用。
然而,刘某直接将废物运到该处山林,倾倒之后再盖一层土,如此周而复始。而他采取的唯一防范措施,就是在山坡的边缘,用挖机筑了一道土坝。
耗资近百万妥善处置
案情逐渐明晰之后,对污染地段的生态修复工程迅速展开。
2月底,宜昌市环保局召集多地多家单位召开协调会后,决定启动应急处置预案。
各级部门高度重视,成立工作专班。从3月5日开始,开始转运倾倒在现场的工业废物,主要运往宜都、当阳两家水泥厂进行无害化处理和再加工利用。为了防止转运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执法人员全程监控。
4月1日,经过190余车次转运,现场的工业固体废物全部妥善处置。
经测算,对这批非法倾倒的工业固体废物的转运等应急处置,相关费用达90余万元。
4月8日, 刘某因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三百三十八条,涉嫌污染环境罪,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之中。
刘某在接受警方讯问时表示,当时选择随意倾倒工业固体废品,主要是因为垃圾处理厂一度因建设改造关闭,为了图省事,牟取更多利润,就犯下了大错。
夷陵区公安分局生态环境警察大队负责人表示,这是我市第一起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案,警示意义多多:相关从业人员需要依法依规处置工业固废,到有正规资质的填埋场或企业处置;相关企业也需要吸取经验教训,加强自身监管,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图片由警方提供。转运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