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江苏今年破获保健品诈骗案480余起

2018-12-22 05:56:4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12月20日,公安部通报了今年以来专项打击保健品诈骗犯罪相关情况。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江苏共破获保健品诈骗案件480多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40多名,追缴赃款赃物4500多万元。近期,在公安部统一指挥下,江苏、山东、四川等地公安机关开展集中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60多名,现场缴获"千金方元宝枫"等产品2000多瓶,扣押人民币现金300多万元。综合公安机关披露的多起案例,我们来看看保健品诈骗都有哪些套路,大家又该如何防范。

【套路一:套取信息精准诈骗】

 

在保健品诈骗案件中,老人是诈骗团伙的重点目标"客户"。今年10月21日,南京警方在南京站点的抓捕现场,就看到有30多位老人正在上课。

 

警方发现,这些老人都被要求填写了所谓"援助物资"申请表,登记姓名、性别、年龄,离退休单位、是否与子女同住,以及疾病史等信息,诈骗团伙再从中筛选重点对象。

有些诈骗团伙让老人填写心脑血管检测申请表,就是要掌握老人的疾病史和心脑血管数据。拿到数据后,诈骗团伙通过各种所谓检测,实施精准诈骗,忽悠老人购买保健品。

【套路二:免费礼物吸引老人】

选择好了对象,为了把老人们忽悠来,小恩小惠自然是少不了的。今年11月,江苏泰州警方抓捕了一个有30多名成员的保健品诈骗团伙,他们的"诱饵"正是免费礼品。

 

受害人赵女士说:“发了一把菜刀,第一天我们就回去了;到第二天他又喊我们去,给我们发一瓶红酒;后来又叫我们掏钱,一人买了一份洗衣液15元,还说发一双运动鞋。”

【套路三:上课洗脑骗取信任】

 

老人"上钩"之后,他们就开始了"表演",通过上课开始洗脑。例如拿肥肉放在实验杯里面,再把胶囊放在里面搅动,随后肉末确实都化掉了。于是讲师们就开始兜售胶囊,称其可以溶解身体里的血栓。

 

嫌疑人被抓捕以后承认,这个所谓溶解脂肪的"肉末实验",其实是氢氧化钠和脂肪的化学反应,与售卖的金元胶囊没有任何关系。

【套路四:食品冒充"药品"卖】

骗取老人信任后,这些所谓讲师就以"专家"的口吻开始推销产品。他们宣称"元宝枫"是一种生长于台湾地区的树,在美国同样疗效的药品要三万多元,国内一盒售价2987元,而找他们购买一盒只要987元。然而警方调查后发现,该产品实际为一种食品,市场进货成本价人民币50元。

 

今年11月23日,张家港市场监管部门查封的一家保健品门店,这里昂贵的保健品也是普通食品。

不但如此,这类所谓保健品,一旦使用不当,后果更让人担忧。目前,相关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因为涉嫌诈骗罪已经被警方刑据。

【关爱老人是最好的防骗秘籍】

老年人容易上这种当,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老年人也碍于人情、面子,不好意思不买;还有一个原因是老年人对健康非常重视,一些保健品正是钻了这个空子。同时,不少老年人身边缺少子女的陪伴,让骗子乘虚而入。人老了,难免孤单,做儿女的除了多陪陪父母,还要留意父母每天的动向,一旦发现上当受骗要及时报警。面对市场上五花八门的保健品和层出不穷的营销骗局,老人自己也要做到不贪小便宜,不轻信外面所谓的免费体检和免费讲座,身体不舒服及时到医院检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