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获全国首起境外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
2018-08-31 06:24:0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
|
企业内鬼泄露信息,每天交易量达到数十万条,日交易金额达百万余元,涉案团伙分布在全国多个省市以及境外,涵盖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令人触目惊心……8月28日,无锡市公安局发布消息称,“无锡警方在公安部网安局和省公安厅网安总队大力支持下,已破获全国首起境外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
无锡警方专案组民警张新平介绍,2018年2月,无锡警方网安部门在网络巡查中发现,某网络软件聊天群内大肆交易公民个人信息,人数之多、分布之广、组织脉络之复杂实为罕见,涉及交易信息量和金额特别巨大。
无锡警方发现该线索后,立即启动重大案件侦办机制,成立专案组全力开展破案攻坚,经连续数月的深入调查,全面还原出该团伙的组织架构、成员分工和运营模式。
|
“我们经过近两个月的前期摸排,专案组梳理出了具体犯罪链条数十个,基本查清该团伙涉案人员之间的勾连情况,捋清了该公民个人信息非法交易市场网络。” 张新平说。
|
记者了解到,该网络软件聊天群内分为信息源头、中间商、消费者等角色,通过网络软件聊天群串联,形成一个完整的公民个人信息交易市场。交易信息类型包括公民信息、个人征信、银行账户等数十种,涵盖公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此外,该网络软件聊天群内部分消费者作为下游客户,将购买到的公民个人信息用于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其中不乏实施通讯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私家侦探、小额贷款、暴力讨债等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性极大。
无锡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副支队长吴方全介绍,案件办理中民警发现犯罪环节中最关键的中间交易商呈现出向境外加速转移的趋势,打击查处难度加大。这些境外中间商利用畅通的上下线渠道和成熟的运营模式,将公民个人信息迅速转手倒卖,“接单—定制—交货”的一条龙服务效率极高。
无锡警方在侦查中还发现,这批中间商出境前均在国内长期从事公民个人信息非法交易,与全国的信息源头和下游客户建立了紧密合作、资源共享关系,由于同时掌握大量的上下游渠道从而获得“定价权”。因此,这批境外中间商日益“做大做强”,已垄断国内绝大部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产业链。
为此,开展境外中间商的调查及抓捕工作是该专案的重要任务之一。无锡警方在腾讯守护者计划和阿里天朗计划等安全团队的大力支持下,专案组对这批境外中间商开展多平台关联比对、大数据分析研判,细致开展外围查证工作,寻找突破口,最终查清了藏身境外的中间商真实身份。
全国首起境外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引起了公安部网安局的高度重视。无锡警方专案组在江苏省公安厅网安总队协调多省警方以及缅甸警方的支持下,瞄准目标狠打,先后抓获4名在境外实施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同时,无锡警方还分赴湖南、广西、山西、安徽以及缅甸等地,开展多轮次集中收网行动,已抓获犯罪嫌疑人113名,打掉信息源头30余个,掀起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的强大攻势。
犯罪团伙到底是如何不断获得公民个人信息?无锡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支队长蹇俊介绍,企业内鬼泄露信息这次案件侦破过程中,打掉信息源头30余个。抓获的嫌疑人中有部分企业员工,他们是一批涉及消费金融、车辆保险等新类型信息的源头,涉及的消费、金融、保险等信息要素更加丰富,关联性、指向性更强,危害性更大。
蹇俊对记者说,“此案充分暴露出部门企业信息安全保护和内部管理等问题。当前互联网犯罪呈现出产业化、专业化、跨境化的特点,单靠公安一方打击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有安全意识,特别是企业,更应当承担起共同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的社会责任。通过打击这类新型信息源头,进一步揭露了公民个人信息交易市场黑幕,倒逼相关企业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强化行业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