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湖北省破获“链条式”骗税案

2018-08-08 06:56:4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8月5日,省税务局正式对外公布:湖北税务与公安机关联合出击,历时两年,破获一起以湖北毅缘有限公司、湖北敏远实业有限公司为主,涉及全国22个省市区200多户企业,涵盖骗税、虚开、配单的链条式骗税案。

  省税务局稽查局负责人表示,共查实湖北、广东两地3户企业骗取出口退税款7830万元、少缴企业所得税4587万元;查实涉案企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10亿元;共抓捕犯罪嫌疑人22人、追逃7人,成功摧毁集骗税、虚开、配单3个链条的犯罪团伙。毅缘公司法人代表王某被罢免湖北省人大代表资格,并被公安部门依法逮捕。目前,此案已移交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五管齐下 抽丝剥茧

  2016年底,接到案件线索后,面对扑朔迷离的案情,专案组通过对毅缘公司、敏远公司生产经营状况进行“把脉”,条分缕析,抽丝剥茧,迅速找到突破口——

  核算为何不分开?毅缘、敏远两家公司注册地均在仙桃,法人代表系夫妻,股东基本相同,资产、员工、财务、经营等相互混淆、相互混同;

  产能为何不配比?两家公司共有522台针织横机,设备铭牌载明功率1.5千瓦时/台,根据投入产出法测算耗电量,2013年仅生产39天、2014年仅生产45天、2015年仅生产57天,与出口业务量出入较大;

  账簿为何不真实?敏远公司设两本账套,Ⅰ账套记载公司2015年结汇人民币0.88亿元,Ⅱ账套记载2015年结汇人民币2.46亿元,账套自相矛盾;

  单证为何不齐全?两家公司分别有2613万美元、1898万美元的出口货物,缺少备案单证资料;

  结汇为何不到位?2015年敏远公司收汇仅8800万元,未结外汇1.58亿元,未结外汇占应结外汇比例高达64.23%,与正常出口企业悬殊过大。

  “一连串的‘问号’盘旋在专案组成员脑海里,进一步坚定了大家深挖细查的决心和信心。”省稽查局负责人表示。

“三图”制导 锁定证据

  出口退税业务流程繁琐、环节众多,调查取证绝非易事。专案组摸索出一套绘图作战方法,以图制导,化繁为简,实现高效精准取证,形成了有效证据链。

  根据集装箱号唯一性规律,绘制出口仓单、海运提单和装箱单“出口三单”图,理顺集装箱号、船务公司、托运船名之间关系,依靠集装箱号查询集装箱流转过程;

  提单是提货人唯一合法凭据,辨别提单真伪就是调查取证的关键。专案组绘制以柜找船、以代找船“两法找单”图,回溯货物出口全过程,以仓柜和海代公司为线索,理出海运公司和对应提单。

  绘图作战法果然奏效,通过比对21家船务和海关货代公司的集装箱号、装船期等信息,发现上述湖北两家公司共有219份海运提单和海运定舱单系伪造,进一步核实找到真实货主的提单7份、集装箱单98份、海运定舱单36份,从而“坐实”两家公司涉嫌出口骗税的违法事实。

深挖“两端” 扩大战果

  出口骗税往往与虚开专票和虚假出口紧密相关。锁定上述两家公司骗税证据后,专案组紧盯上游“配票虚开”端和下游“配单中介”端,前堵后截,一举摧毁了配票虚开、配单中介上下游犯罪团伙及合伙骗税团伙。

  根据骗税案件查获信息,专案组顺藤摸瓜,破获了以区某为首的配票虚开团伙,通过联系河南、山东等地企业,向上述两家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1890份,金额1.75亿元,税额0.29亿元,并按开票金额6%收取手续费,资金通过敏远公司法定代表人赵某实现回流。

  专案组通过出口业务流程信息层层追查,查获了以赵某某为首的配单中介团伙,为毅缘、敏远两家公司骗取出口退税,伪造虚假出口合同、报送单等资料,并按出口1美元收取0.12元人民币手续费,外汇资金通过地下钱庄实现回流。

  通过涉案人员交代,查实上述湖北两家公司伙同广东省纺织品进出口棉纺品有限公司,采取同样手段,以广东该公司的名义骗取出口退税款4060.44万元。

  省税务局稽查局负责人表示,骗税专业性、隐蔽性、团伙性等特征明显,以往重点放在打击骗税和虚开主体方面,对报关行、货代中介机构和代账财务人员等“媒介”违法犯罪惩治不够。今后,将对相关中介机构开展拉网式清理,整治骗税“配单”卖方市场,对查实的涉案机构和人员纳入黑名单库管理,实施联合惩戒,加大犯罪成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