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四川检察机关履行新职能 公益诉讼 全省近半年办理304件

2018-01-07 11:03:13 信息来源:新华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原标题  直击四川检察机关履行新职能公益诉讼 全省近半年办理304件

 

  1月2日,岳池县白庙镇泽华农场。无人机取证,检察官回访调查农场乱排致污案件。

  1月2日,岳池县白庙镇。曾经造成污染的养牛场。

  1月2日上午11点过,广安市岳池县白庙镇泽华农场上空,一架无人机正在盘旋。

  这是岳池县检察院用来回访取证的利器。很快,农场各个角落的实时画面出现在检察官的手机上。“我们在办理一起涉环保的公益诉讼案件,如果行政机关履职到位,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就可以结案。如发现行政部门怠职,检察院可能就会提起公益诉讼。”该案的承办检察官曾英说。

  这是四川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的一个细小片段。数据显示,自去年7月,公益诉讼作为检察院的新职能正式在全国推开后,四川已办理了304件公益诉讼。作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公益诉讼跟大家息息相关。2018年伊始,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来到具体办理公益诉讼的基层检察院,详解我省公益诉讼到底是如何办理的。

  探索之路

  2014年10月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

  2015年7月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决定,授权最高检在北京等13个省区市开展为期两年的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

  2017年6月27日

  经过两年试点和充分调研后,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修改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决定,正式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

  2017年7月1日

  全国检察机关正式提起公益诉讼工作,四川检察机关正式办理公益诉讼案件。

  2017年11月22日

  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批,同意由通江县检察院起诉巴中通江县至诚镇政府,这是我省法院受理的首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

  名词解释

  公益诉讼

  公益诉讼,包括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这是按照适用的诉讼法的性质或者被诉对象(客体)的不同划分。诉讼法理论认为,利益受到了损害,受害者就有权向法院起诉,请求司法救济。其中,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四大领域,由检察院等特定机关开展行政公益诉讼。

  A新职能

  去年7月启动 通江办理全省首例行政公益诉讼

  去年12月23日,四川省人民检察院通报了全省首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巴中通江县至诚镇因将生活垃圾倾倒在河边,检察院发现后发出《检察建议书》,但镇政府处置不力,生态环境未得到有效修复。去年11月22日,经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批,同意由通江县检察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目前,通江县人民法院已受理此案。

  公益诉讼,是检察机关一个新的职能,起步于2014年。三年多来,公益诉讼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探索、试点、实施,到如今遍地开花的法治历程。2015年以前,对于一些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很多都无人提起诉讼,而公益诉讼有效填补了这一空白。

  “最初提出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是在2014年。”四川省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处副处长吴华斌说,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强调,由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有利于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完善行政诉讼制度,也有利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2015年7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决定,授权最高检在北京等13个省区市开展为期两年的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

  经过两年试点和充分调研,去年6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修改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决定,正式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7月1日,全国检察机关正式提起公益诉讼工作。

  “四川省检察机关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正式办理公益诉讼的。”吴华斌说,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25日,四川全省检察机关共办理公益诉讼304件,其中,行政公益诉讼286件,占比94%。

  B新机制

  直击公益诉讼 检方动用无人机调查排污案

  1月2日,记者来到较早试水公益诉讼的岳池县检察院,完整记录了他们办理一起涉环境保护的公益诉讼案件的经过。

  上午11点过,在岳池县白庙镇泽华农场,一辆检察院的警车停了下来。3位检察官准备完毕后,一架无人机升空,用摄像头俯瞰着农场的各个角落。很快,实时画面出现在了检察官的手机上。“牛粪进行了干湿分离,环境也好了。”承办检察官曾英和同事低声讨论着。

  几个月前,曾英无意中听到这个农场严重污染周边环境的情况,随即前来调查取证。“那次来,农场周边的农田、水泥路上都是牛粪,蚊虫乱飞,还没进入这个村子,就能闻到臭味。”多次取证发现,该农场废物未经处理,直接向周边倾倒,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周围群众生活。而相关职能部门和乡政府存在怠于监管的违法行为。

  岳池县检察院随即启动了公益诉讼诉前程序,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之后,在多个部门的监督下,泽华农场进行了整改。“这次我们来,就是用无人机取证农场是否按照要求进行了整改,这也是公益诉讼的诉前程序。”曾英说,如果环境得到了恢复,公益不再受损,根据办案有关规定,可以结案。若发现行政部门仍存在怠职行为,检察院可能会提起公益诉讼。从调查的情况来看,环保部门、畜牧部门和白庙镇政府履职有力,农场的整改比较到位。

  32份检察建议 多部门联动治理养殖污染

  这起案件,岳池县检察院共发出32份检察建议,其中一份送达岳池县环保局副局长常晓飞手中。“我是学法律的,看到这份检察建议,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常晓飞说,他当即问执法大队为什么没有掌握这一线索。

  “确实没有接到相关举报。”执法大队杨兰林回答。

  “马上查!”常晓飞下令。

  经调查,环保部门发现该农场虽有环评,但并未按照环评要求实施。“未按要求配置干湿分离设备、沼气池不达标且未投入使用、牛粪堆码间不足。”杨兰林说,执法人员很快查明了存在的问题。

  调查结束后,环保部门对该农场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罚款8万,限期整改。下达处罚决定书后,环保、畜牧等部门随即开展了一次覆盖全县农场、养殖场的整治行动。“我们又发现了20多家养殖场存在环境问题。”常晓飞说,环保工作以前总是靠各个部门单打独斗,效果有限,这次从点到面的环境治理,多亏检察院发现线索,并出面进行协调。通过这次联合行动,环保部门还与检察院建立了案件信息共享制度、重大疑难问题例会制度。

  “环保等行政部门办理的案子,我们可以随时调取。”岳池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唐波说,这种机制的建立,能有效推动行政部门依法行政,也有利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农场老板张琼华说,虽然被罚了8万元,但对牛粪规范化处理后,一个农林公司找上门,用封闭罐车将牛粪拉走,“200元一吨,算下来一年可以卖10万元。”

  C新做法

  广安打造公益诉讼大数据平台

  违法办案将自动预警

  就在岳池检方办理农场污染案的时候,广安市检察院检察长黄国清正在全力推动全市的公益诉讼,他将2018年作为公益诉讼主题年。

  黄国清说,一组数据能够反映广安目前公益诉讼的开展情况。2017年,广安检察机关共办理行政执法检察监督案件107件,发出检察建议92件,获行政机关采纳86件,督促收回国有土地出让金4586万元,督促有关部门回复被污染的土地1200余亩,督促政府投入1000万元改善当地水域治理……2018年,广安检察院还将重点推进华蓥山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公益诉讼不是为难政府,是帮助政府开展工作。”

  据了解,开展公益诉讼后,广安检察院随即加紧了平台建设。“这套平台将打通检察机关与所有的行政部门,实现信息共享。”黄国清说,平台打造完成后,行政部门的执法行为将自动与平台内的法律、法规和责任清单进行比对,通过大数据分析的方式,看行政机关的处理是否存在违法,一旦某一个案件处理违法,平台就会自动预警。检察官就可以根据报警提醒第一时间介入。

  目前,这套平台已联入国土、环保、卫计委等12部门,3月1日将正式运行。9月1日,广安市44个局都将联入,“一旦完成,检察院对行政部门的监督,将彻底实现从事后监督到跟踪监督的转变。”黄国清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