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假公益组织卷走白血病女孩救命款

2016-03-28 16:19:32 信息来源: 新快报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绮雯原本以为,通过网络公益众筹快速的传播能力,筹够了善款即能手术,然而,误信不靠谱的“众筹平台”后,她还要等待多久才能“重生”呢?

 

  绮雯原本以为,通过网络公益众筹快速的传播能力,筹够了善款即能手术,然而,误信不靠谱的“众筹平台”后,她还要等待多久才能“重生”呢?

原标题:假公益组织卷走白血病女孩救命款 称你就应该被骗

艾森网消息:3月22日,广东电视台《社会纵横》播出一则揭露微信捐款谜团的新闻:肇庆女孩黄绮雯今年刚刚18岁,三个月前被诊断出急性淋巴白血病,医生告诉绮雯的妈妈,如果不化疗,绮雯只有一个月的时间,还有一个机会就是骨髓移植。

《新快报》报道,因为父亲与绮雯的骨髓匹配度达80%,只要具备40万元的移植费,绮雯就可以“重生”。但是高额的医疗费用并非绮雯一家能担负的。生命与时间赛跑,父母不 得不四处筹钱。为了减轻父母的压力,绮雯想起了最近很火的“网络公益众筹”。她偷偷关注了一个微信公众号:“白血病公益救助会”。不料,在短短三个月中, 绮雯的心情却“过山车”般,被该公众号从殷切的希冀,带到摧残的谷底。

3月25日,绮雯站在新公益记者面前,这时候她已经接受了电视台两次采访。化疗后的她脸色苍白,但她依旧勉强打起精神,重述了一次案情。“希望报道出去,不要让骗子得逞。”这是她说得最多的话。

起因

关注了个公众号“白血病公益救助会”

故事从确诊白血病的一刻说起。今年1月,莫名其妙的剧烈骨痛,让18岁少女黄绮雯陷入重病的漩涡。正值花季的她被诊断出急性淋巴白血病,如果不治疗,生命就要在一个月内“倒数”。

绮雯爱画画,爱笑,长着一头漂亮的秀发。确诊前,她在校期间一直努力学习,按理,她应该安坐课室与同学一起备战高考,一起为将来的人生打拼,但这突如其来的病,改变了一切,也让绮雯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

生活在肇庆四会市,绮雯的家境比较困难。“我家一家四口,弟弟就读于四会市仲泰小学,母亲因患先天性单肾,经常腰酸背痛,腰膝无力,丧失劳动力,不能参加 社会工作,只能留在家中处理一些轻便的家务,全家人的经济来源仅靠父亲一人在一家私人企业做电工的收入,月收入微薄,仅能满足日常的开销,因此,我就读四 会中学高中年级期间均向学校申请困难学生学费减免,以减轻家庭负担。”

但是,白血病的到来,让一切变得被动。“医生说,父亲与我的骨髓匹配度达80%,骨髓移植唯一治疗病情的方法,但移植费高达40万元,我们一家根本无法支付。”

让绮雯内疚的是,为了给自己治病,父母耗尽家财,后续的化疗和移植费用缺口更是庞大得很。但如果她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随时会有生命危险。绮雯不想父母伤心,此时,她想到了最近很火的“网络公益众筹”,试图为自己筹集治疗费,为父母分忧。

虽然上化疗药时,绮雯已经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但她的身体还是受不了,头像针扎,眼睛又涨又痛,头晕,呕吐。尽管病床上的绮雯身体极度虚弱,她依然坚持着跟一个微信“好友”保持联系。原来,绮雯偷偷关注了一个微信公众号“白血病公益救助会”。

绮雯与“白血病公益救助会”工作人员取得了联系后,对方要求她提供一些资料,包括白血病报告结果、身份证照片、病床照等。“‘白血病公益救助会’的工作人 员说,会安排志愿者过来进行确认。事情顺利地进行着。随后,对方又要求我提供一篇求救的文章,并由工作人员审核后发布到平台上,一切做完后,公众号的工作 人员给我发来微信支付二维码,说会附在文章最后,方便捐款人打款。”

变数

收捐款统计与捐款数额明显不符

很快,《青春绽放的白血病 黄绮雯的呼喊:“救救我”》的微信文章便出现在“白血病公益救助会”公众号平台上。文中,除了微信支付二维码之外,还在最后一行特别注释:“患者情况全部 属实,本协会联合广州市志愿者协会已经通过当地政府,患者所在医院查证,请大家放心募捐。”

“救助会”帮绮雯建了一个微信群,让绮雯将自己的亲戚、朋友拉进群,方便一起转发慈善的链接。“据说,建群是为了方便捐款,人多力量大”,绮雯说,微信群的人数多达500人,大家都十分积极地为她转发求助文章。

就在大家积极为绮雯筹款时,绮雯的同班同学发现了“不对劲”。“就在同学们扫描了二维码捐款时,大家都发现,对接的账户名,根本不是绮雯的名字;另外,据 同学反应,一时间,有几十个同学向我捐了款,但是奇怪的是,我仅收到9个人的捐款,合计才50多元。”——捐款统计与绮雯收到的捐款明显不符,钱去哪儿 了?

绮雯很想知道“为什么”?“我当时很虚弱,但依旧坚持用微信向‘救助会’工作人员发问,对方却坚称,救助会平台显示的捐款二维码是我的名字,可能是我们的 手机出现了问题……”尽管绮雯觉得该解释有所搪塞,却找不出反驳的理据,然而心生怀疑的不止她一个,微群里,绮雯的同学要求该“救助会”的工作人员出示其 从事公益救助的证据时,对方更是“黑脸”回应:“以后不要再找公益组织救你了,没人会帮助你。”

随后,绮雯马上打电话找公益组织的负责人寻求解释,对方不仅“拉黑”了她,一个自称“白血病公益救助会”名为李芳的工作人员,还专门发信息给绮雯发了让她伤心至极的话:“你就应该被骗!”

结局

“公益组织”疑是空壳公司

满载绮雯期盼的“公益众筹”,顿让人大失所望,大伙儿给捐出的“救命款”更是“失联”,一连串的变化让绮雯寒心。“心里很失望,觉得一条可以延续生命的道路,就这样关闭了。”

绮雯不甘心,除了已经向家乡当地的公安机关报警外,她希望拆穿骗子的骗局。“我是生命与时间赛跑的白血病患者,他们居然昧着良心对我行骗,我相信这个公众 号还会骗更多人。尽管捐款可能都追不回来,但我要用自己的经历,告诫大家,警惕这个公众号,以及不要随便相信这种来路不明的‘公益组织’募捐。”3月12 日,绮雯打通了广东电视台的报料热线。

“爱心人士给绮雯的捐款到底有多少?而这些‘救命款’又去了哪儿?该公益机构是否存在?”带着问题,广东电视台的记者徐海洋对“白血病公益救助会”展开了 调查。徐海洋先根据公众号所登记的工商信息,找到了账号的主体:“深圳市华泰暗夜科技有限公司”,并驱车前往所在地。寻找一圈后,并没有找到相关的组织机 构。“经过询问,一名在该地工作7年的市民告知,从未发现过此机构的存在,就算有这家公司的快递件,都一直没有人收取。所谓的‘白血病公益救助会’,很可 能是一家空壳公司。”调查结果让徐海洋陷入了无奈。

目前,绮雯的求助信依旧挂在“白血病公益救助会”公众号上。新公益记者点开页面,在识别捐款二维码后,看见弹出一个转账页面,此处并无收款人的任何信息, 输入金额确定捐款后,页面显示的受捐助者不是绮雯,而是“向求助在线客服转账”,收款人并非求助人,捐款会去哪里呢?记者带着疑问添加了公众号显示的咨询 客服微信号,至今仍未通过验证。

据了解,广州市志愿者协会于2009年成立,并于2012年已更名为广州市志愿者联合会,所以现时民政局并无“广州市志愿者协会”这一名称。而该微信公众 号是于2016年2月建立的,所以公众号所提及的与广州市志愿者协会达成一致的说法并不成立。广州市志愿者联合会相关负责人昨日回应称,联合会与此公众号 毫无关系,联合会是不会从事任何与个案募捐相关的合作事项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