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浙江破获的最大“套路贷”案主犯判刑

2019-10-20 18:36:2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10月18日上午,温岭法院对“4·26特大网络套路贷”犯罪集团首要分子吴永杰进行一审公开宣判,以敲诈勒索罪判处吴永杰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80万元。

今年30岁的吴永杰,福建人。当天,他穿一身黑衣站在被告席上,耷拉着肩膀。开庭前,吴永杰的母亲坐在旁听席哭哭啼啼,一直说儿子不是“头头”;法庭宣判后,她跪倒在法官面前,一直说儿子没有犯罪而是冤枉的。

吴永杰中等身高,身体消瘦。曾经,在母亲眼里,他应该是个优秀的儿子,拥有本科学历,也曾入伍当过兵。可是,他拿着退伍费以及亲戚朋友借来的钱,走上了歪路,侵害了人民群众财产与人身安全,扰乱金融市场秩序,造成极大的社会危害性。

网贷1500元

滚成本息8万元

借条打了20万元

“4·26特大网络套路贷”系列案是迄今为止我省破获最大的“套路贷”案,涉及全国受害者上万人。

案发源于温岭的一名被害者小林(化名),被滚雪球般的网贷逼得走投无路。去年4月26日,他来到温岭公安局报案,称其和家人遭遇网络骚扰和恐吓。

去年2月,小林收到一条关于小额贷款的广告短信,因手头紧急需用钱,便点击了里面的链接。联系对方,对方称是福建福州的网贷公司,证照齐全。

随后,他掉进了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借1500元,实际到账只有1100元,对方以先付利息的名义扣减了本金。借条的金额要写3000元,归还期限为5天,逾期费每小时500元。此外,林某还需提供支付宝账号,微信号以及手机通讯录信息。

5天时间到了,小林还不出这笔钱。经工作人员推荐,他向另一家网贷公司借款,用于填补还贷缺口。就这样,借新款还旧账。就这样到了3月16日,小林累计网贷家数达60余家,本息已超过8万元。虽然已被迫支付了2万余元,但虚高的借条显示,他的欠款竟达到了20余万元。

3月17日,小林未能按时还款,网贷公司就用“呼死你”软件不断电话骚扰他以及手机通讯录内人员,并扬言要将PS他头像的“因招嫖还账欠款”信息发布到网上。无奈之下,小林的家属又替他支付了3万余元,但网贷公司仍不罢休。

小林的遭遇不是个案。该案的被害人遍布全国各省市,该团伙通过网贷平台与被害人签订虚高借款合同,如逾期就通过恐吓、软暴力等威胁手段进行追讨。至少有两名受害人不堪压力,选择了轻生。

以吴永杰为头目

发展下属13支团队实施犯罪

法院经审理查明,2017年8月,吴永杰伙同吴某、许某、王某(均另案处理)创办了福建省龙腾肆海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批准从事网络金融放贷业务,同时采取威胁、骚扰等手段强行催收贷款。

2018年1月,吴永杰和其他3人因故分家后,选择“单飞”,成立了龙腾小贷、九洲金融等13支网络金融放贷团队,其中,他在3个团队拥有40%的股份,2个团体拥有50%的股份,其余的拥有100%的股份。

该犯罪集团有明确的组织、领导者,成员之间分工明确,互相配合严密,形成了以总公司为统领发展下属多支团队实施具体犯罪。

据办案法官介绍,吴永杰智商较高,自己会开发相关软件;他招来的手下人员,好多是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是他当兵期间的军训学员。

该团伙在犯罪实施过程中,由审核员从中介等处获取被害人信息进行核实筛选,收集被害人通讯录等信息,后将被害人名单转交给负责财务工作人员。

财务工作人员通过数字合同、借贷宝等网络借贷平台,骗取被害人签订与实际借款情况不符的借款合同。

在被害人借款逾期后,通过电话、短信“轰炸”、群发被害人借款信息、编辑侮辱信息、PS恐吓图片等方式给被害人及被害人通讯录联系人,对被害人或其亲友施压滋扰威胁,迫使被害人支付高额利息、续期费、逾期费。

2018年6月1日,吴永杰被温岭公安抓获;今年6月4日,温岭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此案。

至案发时,该犯罪集团敲诈勒索金额共计540余万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吴永杰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与人结伙,采取威胁、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敲诈勒索罪。吴永杰伙同他人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系恶势力犯罪集团。吴永杰系恶势力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截至日前,该犯罪集团已有170余名被告人被温岭法院以敲诈勒索罪宣判,刑期9个月至15年不等。

小心!“套路贷”套路重重

近年来,部分民间借贷的放贷人为转嫁风险、持续获取超额收益并规避合法性审查,滋生出多种“套路化”放贷行为,而以“借贷”为名,引发的诈骗、非法拘禁、敲诈勒索、寻衅滋事等犯罪也随之增多,目前在全国已形成“套路贷”新型犯罪。

10月18日,记者从温岭法院了解到,截至目前,该院共审理涉“套路贷”案件42件199人,审结38件191人,涉案金额达上千万,惩处了一批通过职业中介、网络媒介,对群众财产和人身进行侵犯的被告人。

据温岭法院刑庭副庭长应荣辉介绍,涉“套路贷”刑事案件存在着以下几个特征:

(1)犯罪组织公司化。成立了公司,对外发放广告、进行招聘,且组织严密,内部分为审核、财务、催收等专门团队,并由专人负责。

(2)额小债高。在“套路贷”犯罪中,被害人实际借款金额一般在2000元到2万元之间,且到手数额只有70%左右。但经放贷人以“逾期费”“续期费”“家访费”等名目累加费用后,被害人需还款金额大多超借款金额两倍,极易造成以贷还贷的恶性循环。

(3)侵害目标特定化。犯罪分子确定被害人的方式,由职业中介介绍、其他网贷平台转介绍或者通过其他被害人介绍。

(4)作案手段模式化。第一步,以借款软件为渠道,签订多份借据或高于实际放款金额和法定利率的借款合同;第二步,利用转账等手段,制造虚假给付痕迹;第三步,出现逾期后告知被害人可支付“续期费”以延长借款时间并垒高借款“利率”;第四步,在被害人无力归还后采用暴力、软暴力形式向被害人本人或家属催收。

(5)涉案被告人年纪轻初犯率高,学历高但法律观念淡薄。18-30岁人员约占86.05%;大专及以上学历远超其他犯罪类型案件,占比达56.14%。多数为刚踏入社会的年轻学生,社会经历较为简单,基本无前科、劣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