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深圳海关破获关区大宗“红油”走私案

2019-07-02 16:15:5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7月1日,深圳海关对外发布,在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的统一部署和指挥协调下,深圳海关联合惠州市公安局、深圳市海防打私办等执法部门,共同开展代号为“使命2019-09”的大规模打击“红油”走私专项行动。5月24日,420名联合缉私人员,在广州、东莞、惠州等地同步开展抓捕行动,共抓获走私“红油”团伙全部犯罪嫌疑人38名,现场查获“红油”94.67吨,经调查案件初估涉案案值高达1.5亿元。

深圳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近年来深圳海关成功破获的最大宗成品油走私案,彻底摧毁了活跃在珠江口海域的成品油走私犯罪网络。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境内外原油价格持续保持较大价差,成品油走私呈现活跃态势。对此,深圳海关始终积极应对走私态势变化,坚决贯彻落实海关总署打击成品油走私行动部署,牢牢掌控辖区走私风险,重拳出击,战果丰硕。

“红油”突现惠州,引深惠两地执法部门联合调查

今年3月份,惠州市公安机关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有十分隐秘的走私入境“红油”出现在惠州区域。他们立即将线索通报给深圳海关缉私部门,“红油”走私活动引起两地反走私执法部门的高度关注。深圳海关和惠州市公安局迅速成立联合专案组,对相关走私犯罪活动展开周密调查。

据了解,香港政府对流动渔船等用油实行免税政策,为以示区别,特在其使用的柴油中加入红色添加剂,俗称“红油”。根据香港法律规定,香港本地供应普通车辆等使用的柴油须正常缴纳相应税款,而“红油”则可免税款,但是“红油”只能作燃料及海事用途,不可作普通车辆等的燃料。“红油”作为免税商品,在香港每吨“红油”的批发价格约为5200元到5500元,而内地柴油价格在每吨6600元到7200元,每吨中间存在2000元左右的价差。在利润的驱使下,不法分子不惜铤而走险偷运“红油”入境,赚取差价。

深圳海关缉私部门表示,近年来在各部门持之以恒高压打击和综合整治之下,深圳关区成品油走私活动大幅减少。但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走私分子仍然蠢蠢欲动,不断升级变换走私手法以逃避打击。

走私新路线,珠江至东江流域走私网浮出水面

海关和公安部门调查发现,这个“红油”走私路线较为新颖,并不是以前通过广东东部海域非设关地直接偷运进入惠州地域。为规避深圳海关等执法部门打击,该走私团伙不惜费力气穿过珠江口绕道东江水域,再择机在沿线的非设关地简易码头走私入境,这种路线更为复杂、走私成本也更高。

据了解,作为珠江水系干流之一的东江,顺着地势从广东东北向西南流向,流经惠州惠城区和博罗县地域,经东莞进入珠江三角洲,航道复杂。珠三角经济繁荣,珠江沿岸近年来又有很多大型工程,珠江上运沙船、工程船等往来穿梭,每日多达数千艘,走私分子就趁着拥挤的航道浑水摸鱼。

一些可以合法使用“红油”的不法港澳流动渔船船主,采取改装加大油箱的方式,将单艘船的载油量由正常30吨左右提高到50至80吨,甚至一些运沙船可以携带200吨左右的“红油”,沿着珠江绕进东江流域后,偷卸在一些偏僻的沙场简易码头,再采取“蚂蚁搬家”手法,通过油罐车转运至广东博罗、增城等地,脱色后向内地市场销售牟利。如不严防死守、严厉打击,走私团伙每日走私入境的“红油”可达数百吨。

海关相关人士介绍,由于内地禁止使用“红油”,因此走私分子需要把走私“红油”的红色染料过滤掉,还原成普通颜色的柴油,然后再出售。

走私团伙涉黑,海关斩断走私链

近年来,在海关等多部门的持续打击和社会综合整治过程中,“红油”地下脱色工厂已经很难存在,因为一经发现就会立即被执法部门查处捣毁。屡次受到打击惩治的该走私犯罪网络主要成员,不断翻新走私手法。

深圳海关调查发现,该走私团伙想尽千方百计逃避执法部门查处,他们一般在深夜才将船靠岸卸油,且将固定脱色装备移动化、简易化,将其缩小后安装进改造的货柜车中,多在夜色的掩护下寻找偏僻区域脱色,脱完后在凌晨时分就立即通过珠三角快捷的高速公路网将油运走,不设临时储油点,减少被执法部门查处的风险。随后再将脱色洗白的“红油”,低于市价贩卖给珠三角的小工厂、小油站和一些工地的工程车辆。

海关缉私办案人员经过抽丝剥茧的调查,逐步掌握了这个“红油”走私团伙复杂的走私网络和链条。据查,这个大型的走私“红油”网络由海上运输团伙、陆路运输团伙、脱色团伙、销售团伙等组成,各个团伙之间分工明确,组织严密,隐蔽性极强,且骨干成员涉黑,有着较强的反侦查经验。

5月24日凌晨,抓捕时间成熟,深圳海关缉私局和惠州市公安局的数百名干警们,分别扑向遍布珠三角的数十个涉案“黑油窝”,成功将该批“油蚂蚁”连窝端掉,彻底斩断了该地下“红油”走私链条。

坚持高压严打,强化综合整治

深圳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贩卖脱色“红油”的地下“黑油”点,在冲击合法石油企业生产经营的同时,还扰乱了正常的成品油进出口贸易秩序,也带来诸多社会安全隐患。

据了解,“红油”脱色加工一般选用强硫酸、碳酸、强化剂、漂白粉、避色强等褪色原料对油品进行脱色处理。脱色点和脱色设备简陋,操作不当极易引起火灾等重大消防事故。脱色后的污水、废油随意排放会污染当地的土壤和饮用水,危害人体健康。

此外,由于脱色时加入了强硫酸等褪色原料,会对使用的机器设备有腐蚀作用,使机器容易老化生锈,并容易造成堵塞。机动车辆长期使用脱色红油,会造成发动机磨损加快,车辆油泵受硫酸的化学作用容易破裂,过滤器容易受损及堵塞,车辆行驶噪声较大。脱色的“红油”也会比正常柴油燃烧快,实际使用效率低,为节省成本而购买使用脱色“红油”其实得不偿失。深圳海关呼吁,切勿为了贪图便宜而购买使用走私“红油”,不仅损害自己利益,还引来牢狱之灾。

据深圳海关介绍,“红油”是海关总署“国门利剑2019”打私专项部署的重点商品之一,广东省、深圳市也对打击非设关地成品油等重点商品走私进行了专门部署,对于“红油”等成品油走私,海关将会重拳出击,绝不手软。深圳海关将继续加强与香港以及地方公安机关等执法部门的协同配合,敦促港澳流动渔船行业协会强化自律;采取“海边堵、市场管、处罚严”的措施,加强海陆联动和多部门联合作战,突出端窝打点,强化科技监控,严厉打击成品油走私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正常的进出口贸易秩序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杨阳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