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孩子独入蹦床摔骨折经营方被判全赔

2019-06-17 00:37:4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近日,被“抖音”带火的蹦床成为新晋网红,一度跃居最受广大小朋友和家长喜爱的娱乐活动之首。然而,蹦床的安全隐患却被很多人忽视。近日,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法院就审理了一起因蹦床导致儿童受伤的案件。

6岁的小可与同龄男孩子一样活泼好动,作为家长的刘女士选择玩蹦床来“释放”小可“无处安放的精力”。办理了简单的蹦床馆入馆手续后,小可跟朋友小泽一起进入蹦床区域,刘女士在外面等候。

没想到,一会儿工夫,意外发生了。

“我在蹦床上一个格子玩的时候,被一个胖胖的小朋友跳地弹起来了,然后我就右胳膊着地摔了下来,妈妈我疼。”小可抱着胳膊哭着对妈妈说。见小可受伤,刘女士立刻将他送往医院治疗,经诊断为右孟氏骨折,当天就办理了住院手续并进行手术治疗。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固定、桡骨闭合复位髓内针固定术、右尺骨钢板螺钉、桡骨髓内针取出手术,这些成年人听起来都心惊胆战的手术,难以想象6岁的小可是怎样承受过来的。

事后,刘女士找到蹦床馆索赔,不料遭到拒绝。为此,刘女士将蹦床馆诉至法院,索要医疗费、护理费、精神损失费等赔偿。

刘女士认为,蹦床馆工作人员因为小可身高超过1.1米就不让家长陪同进入,又不能照看好小可,导致事故发生,蹦床馆对此应该负责。

对此,蹦床馆则认为,小可受伤是第三人行为造成,应当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蹦床馆辩称,他们悬挂的《入场须知》明确注明,未成年人入场者需由监护人签署《蹦床馆安全须知》,未满12岁的儿童需由家长陪同进入床区,否则责任自担,同时严禁多人在一张蹦床上运动,“当天并没有工作人员要求我签署《蹦床馆安全须知》,小可能够在监护人未签署《蹦床馆安全须知》的情况下进入蹦床区域,说明蹦床馆没有尽到安全管理责任。”刘女士在法庭上表示,相关安全提示也没有对一张蹦床的运动人数等内容予以规定。

双方各执一词,法院决定调取监控录像并组织原、被告双方进行现场勘验。最终查明,事故发生时蹦床馆未悬挂《入场须知》,也没有强制要求小可的监护人签署《蹦床安全须知》,在没有监护人陪同的情况下就让小可进入了蹦床区域;《蹦床安全须知》等提示对于一张蹦床的人数限制等内容没有规定,整个蹦床区域内划分不同蹦床空间,每个蹦床空间(每张蹦床)相连均呈开放状态,蹦床馆亦没有严格执行一张蹦床一个人的规范。

法院审理后认定,上述情形都是导致小可受伤的原因,据此判决蹦床馆应承担小可的全部合理损失。

以案释法

蹦床馆不得拒绝家长陪同进入

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规定,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蹦床馆作为向社会公众提供体育游乐服务的机构,对在其经营范围内活动的游客应负有安全保障义务,尤其是针对使用蹦床的未成年人,应当充分注意该游乐设施的特点,尽到合理的照顾及安全保障义务,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损害发生,否则就应承担相应责任。

如何才能避免悲剧上演呢?法官提醒,蹦床运动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蹦床馆作为商业性游乐服务的提供者,应在场内安装监控摄像,尽可能做到监控覆盖全场,一方面有助于通过监控实时观察场内状况,一旦发现摔倒碰撞等问题可以及时发现及时救助,另一方面发生纠纷时,也容易厘清各方责任。同时,蹦床馆应尽到安全告知义务,要求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知晓安全须知内容并签署安全协议,不得拒绝家长陪同入内。此外,蹦床馆应提前制定好完善的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日常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和实操实练,在遇到安全事故时能够迅速作出反应和处理,有效将损害降到最低。蹦床馆还应根据场地大小和容纳游客数量设置安全引导员,在遇到游客有危险性动作时及时制止,确保场馆内无安全死角。对于家长,法官提醒应尽到监护义务,尽心看护儿童,确保安全第一,也可提前购买相关保险,在经济上做到未雨绸缪。(记者 徐伟伦 通讯员 马云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