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朋友圈不是法外之地 毒舌贱嘴要负法律责任

2019-03-01 02:29:55 信息来源:钱江晚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在朋友圈里骂“法院和诈骗犯勾结,到处骗钱”,这位原告被司法拘留15天

朋友圈不是法外之地 毒舌贱嘴要负法律责任

蔡某发的朋友圈。由温州鹿城法院提供

近日,温州鹿城区法院对一借贷纠纷案件的原告处以司法拘留15日的处罚,起因就是一条52字的朋友圈。

这52个字概括起来就是“诈骗犯和法院勾结,到处骗钱”。

法院怒了,是谁给你的勇气如此捏造谣言?

法院对她处以司法拘留的法律依据是“法律依法保护合法的民事法律关系,任何人维权的手段、依据必须合法,诉讼参与人参与庭审时必须遵守法庭纪律,维护司法权威,不得捏造、散播不实言论侮辱、诽谤司法工作人员,否则法院可根据情节轻重处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民间借贷官司的原告发朋友圈

称法院和被告勾结到处骗钱

被处罚的是原告。

蔡某,49岁,告了陈某和唐某,说他们欠其10万余元,要求偿还本金及利息。

1月10日,温州市鹿城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此案,庭审后法庭组织了调解,但是没有结果。

2月22日,法庭组织第二次开庭。

也正是在第二次开庭期间,被告唐某向法庭反映,说第一次庭审调解后,原告蔡某擅自用手机拍下被告照片,并使用网名“洁-索朗卓玛-坚坚”在微信朋友圈发文:“对面两个诈骗犯,他们有两个同伙坐在他们右边,同伙名字叫鹿院。老娘在温州还没有谁敢欠我钱,你有鹿院撑腰,我有欠条挡道。”

不仅如此,“她还在我家门口贴了大字报。”被告唐某说,法院第一次开庭结束后,原告蔡某在他家和其父母家门口分别贴了“讨债大字报”,内容为“温州人注意了,这两个人是诈骗犯,勾结法院到处骗钱,就算手握欠条法院也不受理,大家要认清这两个人,千万不要上当。”

这张“讨债大字报”还附上了两被告坐在法庭上的照片。

唐某说,原告蔡某从事赌六合彩、赌球及放高利贷等营生,出借给被告陈某的借款按照“七分息”计算,借款的当天就从本金中扣除全部利息,民间称“砍头息”,借款期限30日,每日须偿还三十分之一的本金。他为被告陈某的10万元借款提供了担保。由于二人无法偿还这笔借款及利息,原告蔡某起诉至法院。

对原告蔡某发的微信朋友圈和张贴的“讨债大字报”等,唐某已经报警。

法庭对唐某反映的情况当即进行了调查核实。蔡某一开始不承认,当法官追问微信截图中的头像照片时,蔡某一时语塞。

法院认为,原告在案件审理过程中,采取拍照、发微信朋友圈并张贴“讨债大字报”散播司法工作人员是诈骗犯的同伙,已构成对司法工作人员的恶意诽谤。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11条第1款第4项的规定,鹿城区法院依法决定对原告蔡某司法拘留15日。

至于蔡某诉陈某、唐某的借贷纠纷案,目前还在进一步审理之中。

朋友圈不是法外之地

晒违停罚单编粗口被拘留

温州蔡某被拘留不仅仅因为违反法庭纪律拍摄照片,主要是在朋友圈“捏造、散播不实言论侮辱、诽谤司法工作人员”,类似在朋友圈诋毁法官的事情比较少见。

类似情况不仅仅发生在法院里——朋友圈晒违停罚单编粗口,也有被处罚的。

去年,金华就发生过这样一起事件,金华交警接到网友举报,有人在微信朋友圈公然辱骂交警。

原来是金华市民何某的母亲开着路虎车在金华市区某路段办事,随意违停,被交警开具了违停单。后来何某看到这张告知单,就拍下照片后配以侮辱性的语言上传至朋友圈。

后来何某也因涉嫌寻衅滋事,被依法予以治安拘留5天。

浙江丰国律师事务所主任陈松涛说,朋友圈不是法外之地,“不负责任地乱说话”有很多法律可以约束你。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有这些行为之一的,都可以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还有一类在朋友圈内嘴贱的民事纠纷,比如在朋友圈内侮辱诽谤他人的,受害人可以及时报警处理,也可以提起民事诉讼维权,告的是侵权之诉,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还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情节非常严重的,还可以通过刑事自诉,起诉对方诽谤罪。(首席记者 肖菁 通讯员 余建华 鹿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