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2019年全国海关将对洋垃圾瞒报行为进行重点打击

2019-01-26 00:34:09 信息来源:法制日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封堵洋垃圾“国门利剑2018”一号工程显威

今年重点打击瞒报洋垃圾行为

实施5轮打击洋垃圾“蓝天2018”专项打击行动、加强固体废物装运前检验、口岸布控查验和企业稽核查、倡议并成功开展“大地女神”第四期国际联合执法行动……

2018年,为坚决压制住洋垃圾走私冒头趋势,海关总署将打击洋垃圾走私作为一号工程,重拳出击,猛打狠打。一年来,全国海关共立案侦办走私“洋垃圾”犯罪案件481起,查证各类走私废物155万吨,固体废物进口下降46.5%,切实维护了国家环境安全。

据悉,今年全国海关将对洋垃圾瞒报行为进行重点打击。

出借倒卖许可证受遏制

近日,海关总署将汕头海关缉私局侦办的“1801”特大走私固体废物案评为2018年十大典型案例之一。此案不仅涉及的走私废五金、废塑料等固体货物数量巨大达40多万吨,且涉案团伙主要是利用他人《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进行走私,其作案手法也十分典型。

据了解,海关曾对废塑料行业取得《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的全部1155家企业进行专项稽查,发现问题企业236家,其中各类违法企业中,涉嫌买卖进口固体废物许可证企业就达72家。

针对废五金加工利用行业,2018年海关对申领《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的全部291家相关企业开展专项稽查,发现问题企业31家,其中部分企业进口资质与加工能力不匹配,甚至没有任何加工能力,一些有证企业为了谋取非法利益,将自己进口废五金配额倒卖给走私团伙或者其他加工企业,使得市场出现了“有证企业不加工,加工企业没有证”的奇怪现象。在专项稽查中,广州、长沙、石家庄、厦门、南京等5海关共查发此类违法情事15起,涉及货物总量8987吨,货值9105万元。

上海海关查获的“非法‘中介’出借倒卖许可证”案便十分典型。涉案公司恒佑公司是一家持有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的正规企业,可以合法进口并加工固体废物。但由于设备环保要求高、行业竞争激烈等因素,生意并不好做。恒佑公司由于每年都有进口固体废物的额度,如果当年不能完成规定的进口额度,第二年额度就会相应下调。为了保留进口额度,以便东山再起,恒佑公司违法将进口固体废物许可证出借给了进口固体废物的“中介”许某某。上海缉私部门发现,许某某通过层层关系,还拿到了包括上海恒佑在内的数家正规企业的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

案件侦办过程中,上海海关缉私警察曾对许某某假借恒佑公司许可证走私进口的废棉进行了跟踪,最终一路追查到浙江苍南的兄达纺织和晨光纺织两家加工企业。

“狭小昏暗的简易棚里,杂乱堆放着废旧衣物和纺织下脚料,现场棉絮飞扬,工人只佩戴着口罩,刺鼻的酸臭腐败味一直弥漫到周围居民区……”办案缉私警眼前呈现的便是如此情景。兄达及晨光两家企业均无加工固废的环保资质证明。

为此,2018年,海关总署署长倪岳峰亲自坐镇指挥,全国海关针对洋垃圾走私展开了5轮次高密度、集群式、全链条的集中打击,全力封堵拦截洋垃圾走私入境,特别是对倒卖许可证走私固体废物违法犯罪活动进行了重点打击。

在2018年3月29日至4月2日,海关总署组织开展的“蓝天2018”专项行动第二轮集中打击中,打掉走私固体废物犯罪团伙25个,初步查证各类走私固体废物11万吨。行动中,天津、石家庄、上海、南京、杭州、厦门等14个海关,对走私禁止进口废矿渣和倒卖许可证走私固体废物违法犯罪活动进行了重点打击。此次行动中,海关就立案侦办通过倒卖许可证方式走私固体废物案件28起,查证废五金、废布、废塑料等涉案固体废物4.5万吨。经查发现,少数国内具有环保资质的进口和生产企业违规倒卖进口许可证,导致通过许可证进口的固体废物直接流入不具备环保资质的小作坊和集散地,在加工利用过程中极易对当地环境造成污染。

在实施了5轮“蓝天2018”专项打击行动后,洋垃圾走私,特别是利用他人许可证的走私受到遏制。海关未发现新发生的利用他人许可证走私进口限制类废物案件。

中国海关提供58.4%报案量

“你们是世界环境的守门人。”2018年11月20日,联合国副秘书长埃里克·索尔海姆经视频向在上海举行的“大地女神”第四期国际联合行动总结会致辞,盛赞中国海关在打击固体废物走私等跨境环境犯罪中所做的努力。

“当前全球生态环境持续受到威胁,引起世界各国各地区日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其中,固体废物非法跨境转移对全球生态环境平衡的破坏十分严重。在全球固体废物处理过程中,有些不法企业为了追求一己私利,违反有关国际公约和国内法律,非法跨境转移、倾倒工业生产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人为导致全球生态环境的失衡。这一问题亟待解决,刻不容缓。”海关总署署长倪岳峰在世界海关组织“大地女神”第四期国际联合行动总结会上如是说。

据了解,在全球联合阻击固体废物走私中,中国海关贡献了58.4%报案量。如,2018年9月13日,英国环保部门通报:在拟出口至中国的集装箱中查获疑似固体废物,有13个集装箱已发往上海,预计总重达300吨。得到消息后,中国海关总署缉私局迅速指挥上海海关缉私局开展全程严密监控。重压之下,13个集装箱中的9个被迫中途返回英国。剩余4个集装箱货物最终也未向上海口岸申报进口,被退运回国。

这只是世界海关组织成员联合阻击全球固废走私中的一个案例。中国海关高度重视通过国际执法合作打击固体废物走私等跨境环境犯罪,保护全球生态环境。在2018年打击废物非法越境转移的“大地女神”第四期国际联合行动中,各国(地区)通过世界海关组织海关执法网络通讯系统,累计通报查获案件214起,发出预警信息37条,查获固体废物32.6万吨,各项成果创历届联合行动之最。中国海关在此次行动中贡献巨大,向世界海关组织海关执法网络报送案件125起,占全部报送案件的近六成。

近年来,中国海关先后倡议发起和积极参与了“补天”“大地女神”“眼镜蛇”等打击消耗臭氧层物质、固体废物和濒危野生动植物走私的国际联合执法行动,查获了一大批有重大影响力的走私案件,摧毁了一大批跨境走私犯罪团伙,有效遏制了走私蔓延势头,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荣获克拉克·巴文奖、联合国环境署亚洲环境执法奖等诸多奖项。

推进洋垃圾处置及退运

2018年12月4日,南宁海关隶属防城海关退运国家禁止进口固体废物2110.74吨,这是当年防城海关监管退运的第12票固体废物。

查扣固体废物的处置一直是个难题。如果“销毁”是在我国境内处理,难免会对国内生态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并产生高额的处置费用,因此,采取退运方式将洋垃圾从哪来退回哪去,是实现海关把关职能,维护我国环境安全的最好选择。

为此,各地海关将固体废物退运作为案件办理的重中之重,为避免其长期滞留港口对环境造成污染,相关海关约谈、督促并责成收货人和承运人履行退运法定义务,加快办理货物退运手续,并与海事、边检等单位协调船舶靠泊事宜,竭尽全力不让固体废物滞留国内。11月21日,在青岛海关隶属威海海关监管下,此前查获的1436.3吨禁止进境固体废物被退运出境;25日,青岛海关隶属日照海关退运非法入境固体废物3.18万吨;2018年1月至10月,仅上海海关就成功将11批次固体废物退运出境,涉及固体废物614吨。

2018年,天津海关下重拳开展“固废清港行动”。针对港区内多年难以解决的超期未报关和无主固体废物,天津海关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作,积极筹措资金,对长期滞港的不合格无主货物进行无害化销毁处理;另一方面,强化口岸监管,充分发挥技术执法手段,对于疑似固体废物或属于禁止进口商品的,第一时间启动鉴定和责令退运程序,切实防止新增不合格“洋垃圾”滞留港口。自去年9月中旬开展行动以来,处理“洋垃圾”10773吨,实现了天津港“洋垃圾”见底清零,守卫了口岸绿水青山。

“对于执法部门而言,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我们不可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而要‘久久为功’。”倪岳峰在近日举行的全国海关工作会上作出新部署:2019年,全国海关要将禁止洋垃圾入境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举措,锲而不含、一以贯之地继续实施好“蓝天2019”专项行动,高压严打,重点打击瞒报走私洋垃圾行为;从严把握,强化口岸监管、风险防控和后续稽查;建立跨领城、跨部门横向联动机制;深化国际执法合作,联合打击。(蔡岩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