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洗稿”举证难度大维权成本高 必须加大处罚力度

2018-12-18 01:11:04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打击“洗稿”重塑良性内容生态

解决这些问题,单靠一两个公司、平台的努力不行,必须靠行业自律、监管部门出台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法律可明确界定的抄袭或洗稿内容,直接判断处理,存在争议的交由平台随机邀请的成员参与合议;认定为洗稿的不仅内容会被替换,还将对违规账号进行处罚……最近微信公众平台推出“洗稿投诉合议小组”,引发不少新媒体从业者的关注。在不少人看来,引入人工合议看似费时费力,但或许是对洗稿最有效的打击。但也有人质疑,合议的尺度依然很模糊,界定起来主观性强、难度不小;审核效率慢、时效性差,恐怕不足以保护原创内容的权益。

单就微信这一次推出合议机制来说,虽然姗姗来迟但也表达了反对洗稿的鲜明立场,迈出了整顿秩序的重要一步。提起洗稿,不少人还记得今年5月份的“差评”风波,腾讯投资涉嫌靠洗稿起家的自媒体平台“差评”,犯了原创自媒体人的众怒,最终融资目标没有达成。事实上,洗稿行为让不少自媒体人深恶痛绝,也日益成为网络空间藏污纳垢的一角。从花样百出的洗稿方法,到层出不穷的洗稿软件,再到枪手集团化规模化运营,近年来屡见不鲜的报道,揭示了洗稿背后的灰色利益链条。

起诉侵权吧,举证难度不小,成本太高,况且洗稿毕竟和抄袭不同,是否构成侵权,业界尚有争议。就平台方而言,标准化的监管固然重要,但是很多洗稿行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的故事、重要语句类似,但没有一段话完全相同,有的剽窃核心观点,但是读起来似乎内容完全不同。凡此种种,让洗稿行为陷入“法律管不着,平台没法管”的境地,客观上也给不少违规者以可乘之机。

正因如此,引入合议机制,加大对洗稿行为的甄别力度,不失为一种主动作为和管理创新。但也要看到,即便合议机制真的能够发挥实效,要想根治这一顽疾,恐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要知道,微信公号只是内容生产的一个出口,把微信上的管住了,平台之间的洗稿行为如何治理?再比如洗稿行为屡禁不止,根源是利益的驱动,只要“做号”依然被当作生意,内容生产依然唯流量论英雄,就一定会有投机者趋之若鹜。解决这些问题,单靠一两个公司、平台的努力不行,必须靠行业自律、监管部门出台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斩断洗稿行为的利益链条,重塑内容生产良性的生态环境。

当然洗稿行为还涉及一个成本和收益的问题。现实中,一些抄袭者被诉诸法院,得到了相应的判决,但这些人不以为耻,依旧我行我素;有的洗稿行为被发现、被曝光,洗稿者反而振振有词、强词夺理。这些怪现象原因何在?关键在于处罚没有触碰到痛点,违法违规成本太低。抄袭洗稿的名利双收、登上事业巅峰,苦心孤诣从事原创的却投诉无门,这显然不是一个良性的内容创作环境。必须加大对洗稿行为的处罚力度,触碰到痛点方能让其知道敬畏,否则尊重原创、呵护创新的风气也就难以形成。(桂从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