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监察委曝光涉黑涉恶和“保护伞”典型案例

2018-12-15 00:10:19 信息来源:法制日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原标题  黑恶势力往往攀附多个“保护伞”

在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过程中,监察委承担着怎样的重任,又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这些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要闻区均有踪可循。《法制日报》记者13日梳理9月至今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开内容发现,各地监察委正在不断深入地开展工作。

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扫黑除恶必须要直面腐败和“保护伞”的症结,监察委为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公开典型案例直面问题

剖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开曝光的5起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典型案例不难发现,有的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直接组织、领导、参加涉黑涉恶违法犯罪,有的庇护、纵容涉黑涉恶活动,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有的地方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惩治不力、疏于监管、失职渎职,客观上助长了黑恶势力的蔓延坐大。

一起案件中,当事人涉嫌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即河南省洛宁县兴华镇董寺村原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狄某涉嫌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案;其他4起为涉嫌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问题,分别为湖南省综治办原主任周某等人涉嫌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广东省惠州市公安局部分民警涉嫌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广西壮族自治区永福县政协原正处级干部刘某涉嫌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电子商务中心原主任梁某等人涉嫌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

记者梳理发现,公开曝光5起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典型案例之前,各地纪委监委便对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进行了曝光。

仅9月1日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网站要闻中,对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开展工作以及曝光信息就多达58条,信息来自湖北、山东、河北、四川、北京等21个省级(含直辖市)的纪委监委。公布信息的纪委监委级别以省级和市级为主,类型包括工作情况、个案分析、批量曝光和统计数据等。曝光案件66件,案件中涉及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117人。

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院长、反腐败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刘泽军说,监察委参与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是整体有效治理这类犯罪的必然要求。

刘泽军分析说,监察委参与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一方面有利于突破“保护伞”的“铁幕”,更深地挖掘犯罪组织的根源,做到除恶务尽;另一方面,从对犯罪事实的有效侦办和整体把握等环节来看,更有利于全面、客观、详尽地收集和呈现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事实,为案件审判结果的公正性提供重要的事实支撑。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刑法研究所副所长彭新林认为,监察机关作为党统一领导下的反腐败专门机构,与纪委合署办公,独立性和权威性空前增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督,依法可以采取留置、查询、冻结、调查、查封等多项重要职权,为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

大起底深挖过筛子彻查

狄某涉嫌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案涉及56名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曝光的5起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典型案例中,3起案件涉案人数较多,其中两起案件涉案人数多达两位数。

值得注意的是,涉黑涉恶势力往往采取多种手段,攀附多个“保护伞”。记者发现,各地监委通过深挖线索“大起底”,移送司法机关人员不乏两位数甚至3位数。

今年前10个月,云南省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涉黑涉恶腐败问题线索393件,已办结225件,移送司法机关19人。

截至12月11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共排查涉黑涉恶问题线索1275件,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充当“保护伞”和工作失职失责案件162件215人,移送司法机关55人。

紧盯涉黑涉恶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地区、行业和领域,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和地方纪委监委始终关注这类案件。

2005年7月至2016年,梁某在担任日照市东港区贸易办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办公室主任、区商务局执法科科长期间,利用职权长期为张某兄弟涉黑犯罪团伙实际控制的某食品有限公司人员违法行为提供保护。

梁某在生猪屠宰活动监管过程中,让不具备执法资格的某食品公司人员参与、配合执法,违反规定由某公司折价处理查处的肉品。收受现金1万元,放任某公司人员暴力执法,致使多名猪肉经营业户被殴打。

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交出一份份答卷,监察委同公安机关等相应部门是如何分工合作的?刘泽军给出四个关键词:依法实施、整体互动、职责分立、互相制约。就侦查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而言,公安机关是主要部门,而对于黑社会性质组织形成和发展所产生的相关问题,特别是“保护伞”问题,监察委则是主要部门。进一步看,监察委在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中对于根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起到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问责不担当不作为

9月至今,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网站要闻区发布的内容涉及山东省的最多,达12条。9月14日通报5起党员干部涉嫌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问题,就包括威海市文登区海洋与渔业局原党委书记、局长曹某为恶势力充当“保护伞”问题。

通报显示,曹某正是张某恶势力犯罪案件中的行业监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张某恶势力犯罪团伙擅自改变海域用途,购买多艘无牌、无证、无船籍的“三无”船舶,组成非法“护海大队”,以过往船舶影响养殖、造成损失为借口,采用扣押船只、暴力威胁等手段,长期实施敲诈勒索、非法拘禁和强迫交易等违法行为。

10月14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网站跟进发布信息,山东威海分包督导严查黑恶势力“保护伞”,蹲点督办典型案件,提级办理曹某涉嫌为恶势力充当“保护伞”问题。

个案剖析使得监察委的工作机制备受关注。刘泽军认为,监察委的工作机制与以往相比,更加有利于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深度挖掘和全面惩治。监察委工作机制注重上下级之间的一体性、协调性以及与同级党委、人大、政府等单位间的明确性、互动性、联合性,体现出党中央的整体管理、统筹协调。

“就解决实际问题而言,监察委工作机制设定打破了黑社会性质组织‘保护伞’植根于地方、处理这类问题掣肘于地方等关键症结,对于惩治这类痼疾将更加有成效。”刘泽军说。

记者梳理发现,紧盯扫黑除恶工作中的不担当、不作为也成为重点。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有关负责人强调,要注重发现和查处因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等造成黑恶势力坐大成势以及工作中不担当、不作为、责任落实不力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9月,山西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任建华集体约谈了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履责不到位的11家部门单位的党组(党委)书记、纪检监察组组长。

湖北省纪委监察委网站上发布,近日,保康县委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集中约谈会,县委书记张世伟对襄阳市督导组督查反馈问题涉及的水务局、交通局、城关镇等16个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集中约谈。湖北强化责任倒查,对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不担当不作为、失职失责的,严肃追究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目前,已问责相关人员89名。

在彭新林看来,监察委紧盯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不力问题,是积极回应群众期盼和社会关切。

对于监察委参与扫黑除恶专项行动的效果,彭新林补充说,通过查处党员干部涉黑涉恶腐败案件,深入剖析案件成因,发现问题症结,查找在思想教育、权力运行、监督制约、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和漏洞,制定风险防控措施,完善制度,起到以案促改、健全长效机制的作用。(记者张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