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马蜂窝”被捅 记者体验“刷单江湖”一单赚3.5元

2018-10-25 03:20:31 信息来源: 钱江晚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估值175亿的“马蜂窝”被捅,2100万条“真实点评”据称1800万条抄袭

刷点评、刷游记、刷点赞……马蜂窝事件捅出背后“刷单江湖”产业链钱报记者体验一回“刷手”小赚3.5元

新华社 资料图

“马蜂窝”被捅了。

10月21日,一个名为“小声比比”的微信公众号,发布题为《估值175亿的旅游独角兽,是一座僵尸和水军构成的鬼城?》的文章,披露著名在线旅游产品平台马蜂窝旅游网,涉及产品点评抄袭甚至作假行为。

根据文中数据显示,作为马蜂窝核心资产之一的2100万“真实点评”中,有1800万条是通过机器人从携程等竞争对手那里抄袭过来的。

马蜂窝随即作出反应,表示将正视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审查漏洞并采取积极改进措施,针对文中歪曲事实的言论和已被查证的有组织攻击行为,马蜂窝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自身权益。

马蜂窝和质疑者你来我往

质疑文章援用了乎睿数据团队所供数据,称在马蜂窝上发现了超过7000个抄袭账号,平均每个账号从各大旅游点评平台上抄袭搬运了数千条评论,合计抄袭572万条餐饮点评,1221万条酒店点评,占总点评数的85%。

除了点评,游记、问答等马蜂窝核心内容,据乎睿数据团队分析,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洗文、抄袭问题。

世界杯期间因广告“一炮走红”的马蜂窝,陷入信任危机。

10月22日,马蜂窝旅游发表声明,称已对全站游记、攻略、嗡嗡、问答、点评等数据进行核查,并查处了涉嫌虚假的信息。马蜂窝还强调,点评内容仅占全站数据的2.91%,涉嫌虚假点评更是微乎其微。针对文中歪曲事实的言论,马蜂窝将采取法律手段。

22日晚,乎睿团队信息发布人“梓泉”公布了一份“诉讼服务告知书”显示,马蜂窝起诉深圳乎睿数据有限公司、丁子荃名誉侵权案已获立案。

双方你来我往。10月23日,“小声比比”再度发文《我承认,我们是有组织攻击马蜂窝的》。

乎睿数据表示,成为被告很意外,同时希望此事能增强大众对市场规范化的信心。

23日,钱江晚报记者联系到了马蜂窝旅游网的公关人员,对于目前的情况,他表示不方便多说,但一直强调,对于“小声比比”和深圳乎睿数据有限公司的动机,有质疑余地。之后马蜂窝旅游网将继续对此事作出回应。

明码标价:点评20元、游记500元

实际上,互联网平台数据造假,一直都不是新鲜事。

2014年,马蜂窝CEO陈罡就曾在微博,公开炮轰去哪儿网通过虚假评论造假,并认为这种刷评行为已经动摇到了行业诚信的根基。

有业内人士指出,“注水”数据出现的主要原因,源自市场竞争中维护平台活跃度的需要。

钱江晚报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某旅游平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游记、点评抄袭的情况并不鲜见,“最早是抄孤独星球,一些原创的攻略,后来慢慢扩散到点评抄袭”,而且这已经是一门生意。

在淘宝上,输入“点评”“推广”“马蜂窝”等关键词,就会跳出几十家刷点评的店铺。随意点开一家,对方自称长期潜心研究旅游用户及平台规则,可以为客户提供游记定制、推广以及商户提及等相关业务。除马蜂窝外,携程、去哪儿、驴妈妈等品牌也有相应的推广服务。

钱报记者以民宿推广为由,联系了两家店铺。其中一家向记者开价,撰写加上发布,一条点评20元,“保证50字以上,6级账号发布,很划算。”随后他向记者发来一份范例,如果不经提醒,完全看不出这是一份虚假的“营销”点评。

“游记一篇500元,阅读量保1万以上,点评20元,攻略点赞一次0.2元,分享一次0.25元。” 从游记定制,到虚构点评,甚至点赞分享,这些都是明码标价。

记者体验“刷单江湖”赚了3.5元

一个假点评,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在网络上,花钱找人点评刷单,快速提升流量,早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流程基本是:各类电商卖家向“刷单”平台提出需求,再由平台分配给各个“刷手”。

通过网页搜索,钱报记者以兼职赚钱为由,联系了一位“刷单”平台代理。很快对方就机械式地发来一系列要求,下载语音聊天软件,进入对应频道收听介绍,分发培训视频和资料,最后在缴纳完押金后,会安排相应培训师进行培训。

客服告诉记者,该“刷单”平台主要代刷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的单子,每单5到20元不等,偶尔也有软件注册、评论的“福利单”,每单10到50元不等。

刷单的过程,无非就是按要求在商家处进行虚假“消费”,再按照要求给商家刷上评语和照片。由于“交易”的费用由平台承担,刷单平台客服要求记者缴纳199元押金成为白金会员后,才能进行刷单工作。同时,他还承诺成为会员后,“不仅可以切换多种平台工作,做满200淘宝单,还可以退押金。”

在网上,这样的平台不少,记者又在刷单平台米粒网上注册成为“刷手”。

注册成功后,在任务大厅可以看到6页总共上百条的“刷单”任务。记者抢下了其中一个任务,任务下方有着“旺聊”“评语”“货比”“停留”等类似暗号的关键词,这代表着商家对“刷单”的要求。

据了解,“货比”就是要求浏览2-3家其他商家的类似产品,“停留”意味着要在卖家页面上浏览至少3分钟以上。类似的,“旺聊”和“评语”即代表下单前,“刷手”需要伪装成买家,在“旺旺”上向卖家咨询产品,完成订单后还要给予相应评语。

花了20分钟,记者完成了上述步骤,并按要求上传了截图证明。不久店家确认任务完成,记者收到了10元的交易退款和10.3个悬赏米粒。按规则,平台会在每单抽取15%手续费后,按0.4元/个的价格对所谓悬赏米粒进行回收。

换言之,这一单记者赚到了3.5元。

有刷手告诉记者,兼职做做,每天收入100元左右,不成问题。

此前有网站刷单被罚150万元

“刷单”这样透支行业公信力的行为,有关部门也在整治。

去年6月,全国“炒信入刑第一案”就在杭州余杭区法院进行公开审理。“90后”刷单组织者李某某被公诉机关以涉嫌非法经营罪起诉,最后判处有期徒刑5年9个月。

而在今年6月,余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也查实了“美啪啪”网站存在帮助电商的违法事实。该网站组织天猫、京东等第三方交易平台的商家,以免费试用的名义进行虚假交易,进而提升商品交易量。

最终,余杭区局判定“美啪啪”网站行为属组织虚假交易,并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条款,责令当事人停止上述违法行为,处罚款150万元。

如果电商平台从其他平台抓取用户点评信息,是否触犯相关法律呢?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网络营销委员会专家龚铂洋在接受钱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乎睿数据提供的相关数据属实,那么从道义上说,马蜂窝旅游网就必须从企业价值观和诚信经营上进行自省,最起码,作为一家知名度很高的旅游平台,不实的“真实评价”必然会影响消费者的选择以及权益。

“UGC(用户原创内容)是一个平台最重要的资产之一,所以从法律上说,如果马蜂窝旅游网抄袭其他平台评论的行为属实,那么也可以被视为侵犯了对方的知识产权,可以被追究相关责任。” 但龚铂洋坦言,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法律并不是很健全,监管也有限,因此要从根源上解决这类问题,还是要从立法层面入手。(记者 陈伟斌 俞任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