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63名农民出借身份证帮人购农机获刑 实际获利多在数百元

2018-06-12 23:57:20 信息来源: 新京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原标题:63名农民出借身份证帮人购农机获刑

  三名农机经销商以诈骗罪获刑;63名获刑农民,实际获利多在数百元

6月7日,牛书军的农机销售点。新京报记者 王煜 摄

  牛家亮的微信里有一个群,名为“仙人庄社区矫正”。微信群由河南省开封市鼓楼区仙人庄乡司法所建立,27名群成员,都是仙人庄乡的缓刑、假释人员。其中26人因同一罪名入刑——骗取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

  2017年3月至8月间,开封市鼓楼警方在办理农机经销商孟庆安、陈成行、牛书军三人所涉的案件中,将包括上述26人在内的63名以出借身份证形式,帮助三人申报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的农民逮捕。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63人陆续因诈骗罪获刑。

  一审法院认定,上述63名获刑农民,个体所涉补贴金额,多在数万元左右,而实际获利则在数百元。

  依据公诉人意见,案件所涉农机补贴资金,实际并未落入经销商或农民手中。据此,涉案人员是否构成诈骗罪,成为案件焦点。2018年5月22日,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将三名农机经销商的一审判决发回重审。与之相对的是,全部63名涉案农民,目前绝大多数未提出申诉。

  63名农民获刑

  “仙人庄社区矫正”群,高峰时有超过三十名成员,后来陆续有人因为刑满退群。

  李亚文是群内一员。生于1992年的李亚文,是仙人庄乡良坟村人,他告诉新京报记者,自己“犯事”是源于一次身份证外借。

  2015年1月份,好友牛家亮找到李亚文,提出“借身份证用一阵”。牛家亮与李亚文是同村人,一起长大,彼此知根知底。李亚文说,自己没有多想,便将身份证交给牛家亮。

  牛家亮告诉新京报记者,亲戚牛书军委托他帮忙借身份证,用来申报农机补贴。农机补贴,全称为“农机具购置补贴”,是农业部门对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人或组织,购置和更新农业生产所需农机具给予的补贴。

  牛书军是一名农机经销商。1997年从开封市农机公司下岗后,开始从事农机具代理销售。他妻子李坤告诉新京报记者,生意红火时同时代理3到4个品牌,有6名雇员从事销售和售后服务。

  李亚文说,身份证借出没几天,接到农机销售人员电话,对方说,已经用“李亚文”名义购买农机,并申领购置补贴。按照程序,农机管理部门会通过电话核查。“那边跟我说,如果人家问有没有买农机,就说刚买过。”

  大约一个月不到,李亚文接到农机局核查电话。根据之前对好的口径,李亚文回答了相关问题。事后,李亚文得到500元报酬。

  2017年8月,开封市鼓楼警方以涉嫌诈骗罪逮捕李亚文。当年11月7日,开封市鼓楼区法院一审认定,李亚文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一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

  判决书显示,法院认定,李亚文在明知经销商利用其身份信息骗取国家农机补贴款的情况下,仍提供其本人身份证和粮补卡等证件,并向农机部门核实农机情况的工作人员提供虚假证明,以虚假购买一辆自走轮式谷物联合收割机的方式,骗取国家农机补贴款40500元,并分得赃款500元。

  与李亚文有相同经历者,仅在仙人庄乡就有数十人,涉及新城集、仙人庄、龙王庙等下属各村。

  新京报记者获得的多份判决书显示,2017年3月至8月间,开封市鼓楼警方在办理开封市鑫丰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经理孟庆安、副经理陈成行,以及开封市鑫源农业机械销售处负责人牛书军涉诈骗罪两案中,通过追溯销售源头,共逮捕63名相关人员,其涉案情形,均为向农机经销商“提供其本人身份证和粮补卡等证件,并向农机部门核实农机情况的工作人员提供虚假证明,骗取国家农机补贴款”。

  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63名涉案人员陆续因犯诈骗罪获刑。新京报记者梳理判决书发现,63人中,年龄最长者案发时66岁,最幼者24岁,其中90后3人,大多数人年龄在40岁左右,职业均为农民,绝大部分居住在仙人庄乡及周边地区。

  判决书内容显示,从涉案金额看,最高者被控骗取国家农机补贴83000元,有2人,最低者8700元,有1人,多数在25000元至4万元之间。不过,一审法院开封市鼓楼区法院认定,上述63名涉案人员“实际分得赃款”,绝大多数为200元或500元,有1人获得100元,甚至有数人仅以“请客吃饭”的形式取酬。

  上述63名涉案农民,因涉及农机补贴金额、所获报酬不同而各有差异,绝大多数的刑期在1年半以内(缓刑2年)。如今,大部分人仍在假释期。

  经销商求“变”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63名涉案农民借出身份证的时间,全部为2013年以后,其中相当部分是2013年1月份。

  开封市一名农机经销商告诉新京报记者,这一时间并非巧合,其背后是国家农机补贴发放政策的变化。2013年1月之前,农机补贴专项资金直接划拨给农机生产厂家,“生产一台补贴一台,”经销商以补贴后的价格进货,再转卖给农户。但是,“2013年以后,需要农民在购买农机后自己去申报补贴,然后钱打入卡里”。

  开封市农机局一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说,政策之变的目的,是保障农民直接享受到优惠,以及防止生产商虚报产量,套取补贴资金。

  除政策之变外,地区补贴指标也有不同。一名关注此案的开封市鼓楼区人大代表告诉新京报记者,以开封市为例,农机补贴资金每年由市里按照比例,统一划拨各区县。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地区补贴指标紧张,另外一些地区由于城市化进程较快,农民需求较少,会出现资金闲置。

  今年5月份,新华社援引河南省农机购置补贴辅助管理系统数据称,开封市城区之一的禹王台区,中央补贴资金使用比例仅为8.18%。

  仙人台乡新城集村村民许建义告诉新京报记者,周边不少村民因区里当年年度指标用完等原因延期,自己所购置的农机,使用已经超过3年,目前仍未领到补贴。这导致一些指标紧张地区的农民,会跨区到指标有富余的地区购机。

  经销商牛书军的妻子李坤说,实际操作中,在与出借身份证的名义购买者签订合同后,牛书军会与名义购买者、实际购买者三方签一份协议。新京报记者获得的部分协议显示,文中明确,尽管行车证及牌照以名义购买者办理,但机器“日后所有问题”与名义购买者无关。此外,牛书军还为双方准备一份协议,以“转让”的形式,完成农机所有权转移。

  由于时间跨度相对较长,牛书军会将农机的名义和实际购买者对应整理成表格。在其被捕后,警方依据这一表格,陆续将涉案农民控制。

  “我也知道这样是违规违法的”

  “我也知道这样是违规违法的。”李坤说,她也曾担心这一销售行为被主管部门查处,但是由于“周边的经销商都这么做”,因此也没有太在意,“想的就是,即便是被查了,可能最重的处罚就是吊销销售资质,以后不让卖了。”

  事情的走向,远远超过李坤的预期。2017年6月30日,开封市鼓楼区检察院以涉诈骗罪,对牛书军提起公诉。起诉书显示,检方审查查明,牛书军先后通过36人的身份信息,办理虚假农机购买手续,以及虚假农机购置补贴手续,“骗取国家农机补贴款合计256.9万。”

  李坤向新京报记者表示,从结果上来看,国家农机补贴款最终进入购机者手中,牛书军并未从中抽成,“因为是按照补贴后的价格卖出去,实际上付给农民的几百元报酬,也是从销售利润中支取出来的。”

  一名农机经销业内人士介绍,农机补贴标准公开透明,经销商想要获取更高利润,几乎只有两种手段,一种是通过向厂家增加订单,压低出厂单价;另一种是通过代办补贴手续,提高销量。前一种方法适用于资金较为充足的大经销商,后一种方法,则在中小规模经销商中普遍通行。

  2017年3月至8月间,开封市鼓楼区检察院先后以涉诈骗罪,对三名涉案经销商牛书军、孟庆安和陈成行分别提起公诉。庭审中,三人是否构成诈骗罪成为控辩双方焦点。

  牛书军的辩护律师、河南轨道律师事务所律师常伯阳认为,牛书军使用他人身份证申请农机补贴款,其目的“只是为方便购机农民”,其使用自有资金垫付与补贴相当的金额在先,将国家补贴款划走在后,不构成非法占有;此外,牛书军实施欺诈行为,并非出于占有他人钱财的目的,不能被认定为构成诈骗罪。

  孟庆安和陈成行的辩护律师则提出,对两人套取国家补贴的事实没有异议,但不具备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的主观要件,没有社会危害性,不应视为诈骗行为。

  上述辩护意见,一审法院并未采纳。开封市鼓楼区法院认定,购机者和农机产销企业分别对其提交的相关申请资料,以及购买机具的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也就是说,除有资格依法申报、实际购置农机的人员占有农机购置补贴款外,其他任何人对农机购置补贴款占有,均属非法占有。”牛书军等三人套取国家补贴款的行为,“表面上看似乎未得利,但其非法占有农机购置补贴款后的处置行为,更是保持价格优势的手段行为,利益仍归于个人。”

  因诈骗罪名成立,且数额特别巨大,牛书军一审获刑13年,并处罚金10万元;孟庆安获刑10年6个月,并处罚金5万元;陈成行获刑10年,罚金4万元。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农业部办公厅2014年9月9日签发的“农办机(2014)22号”文件中称,“农机具还是在农民手中,还是用于农业生产,补贴实惠最终落到了农民,符合中央农机购置补贴导向,达到了政策目的,不宜简单视为违法违规行为,也不宜将此认定为给国家造成资金损失。”

  基于这一文件精神,三人分别提出上诉。2018年5月22日,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撤销一审判决,发回鼓楼区法院重审。

  新京报记者从开封市鼓楼区法院获悉,截至2018年6月8日,63名因出借身份证而获刑的农民,绝大多数未提出申诉。

  李亚文告诉新京报记者,毕竟做错了事,心里很悔恨。他说:“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自己会先回去,查一查法律怎么规定的。”(记者 王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