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黑客侵入上牌系统盗取1500万副号牌 公然叫卖“靓号”

2018-04-05 20:55:32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黑客侵入上牌系统盗取1500万副号牌

  涉及全国24省份;警方控制56名涉案人员;利益链条巨大,涉案数额难以估计;涉事黑客正读研

  普通车主一牌难求的“靓号”,却可通过黄牛“定制”。近日,四川省凉山州公安局破获一起网络“靓号”倒卖团伙案件。通过黑客技术侵入在线选号系统,盗取全国范围内“靓号”资源,总数超过1500万副,通过层层代理出售,以此获得暴利。

  黑客入侵上牌系统获取的5个8的号牌。

  四川凉山警方共控制56名涉案人员,范围遍及国内各地。其中,一名负责侵入选号系统的黑客,曾是留学海归,被捕前正在读研,已经通过倒卖车牌,买下三套房。凉山警方称,这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一起“非法入侵互联网选号系统倒卖车牌号牟利案”。

  公然叫卖“靓号” 一两万一副

  “好车靓一阵子,好车牌靓一辈子”、“快快快,各种靓号都有,需要的抓紧,着急,在线等”。数年前,出售车牌靓号的信息,一度随处可见。

  凉山州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一名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多年前,机动车牌照采取现场选号形式,常有申办下“靓号”后转手出售的案例。不过,近年来,随着在线选号系统的推广,连号、或者具有一定吉祥寓意的“靓号”,同样需要通过系统随机分配,一度火热的“靓号”倒卖市场,也逐渐悄无声息。

  2017年10月,凉山州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正式启用全国版“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互联网选号系统,并投放川WP、川WQ号段车牌,一共48000副。没多久,2017年11月初,警方在日常巡查中发现,网络上再次出现贩卖车牌“靓号”现象,包括凉山州的车牌“靓号”也在其中。

  “初步调查发现,凉山的一些车牌靓号被公然售卖,网上叫价一两万元不等。”此外,这些号牌并非零星散卖,而是数量较大,可选很多。对此,凉山州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立即对新投放的号牌进行初步核查,调查发现,上述车牌并非伪造仿冒,而是通过选号系统获得的真实号牌。

  这让警方感到不解。一名交警告诉新京报记者,网上自选号牌系统由公安部推出,全国联网,均为随机号牌,不具备批量产出“靓号”的可能。暗访中,一些卖家表示,车牌“靓号”是“地方交警部门控制”,自己“有路子”可以“搞到”。

  对此,凉山州交警一名负责宣传的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交警部门没有控制选号系统的权限,因此不存在“交警部门控制靓号”一说。在这一前提下,网络贩售“靓号”的来源,则显得可疑。

  靓号极短时间内被“批量秒杀”

  凉山交警发现,德昌县一名杨姓车主,在2017年底花费1.1万元,通过网络购得一块尾数为“999”的车牌。根据这一信息,警方对杨姓车主进行问讯,其交待,在购车之后一直想选个“好点的车牌”,但是通过系统多次选号后,始终感觉不满意。

  于是,杨姓车主通过网络,认识一名人在西昌的男子,在提出自己的要求后,这名男子很快送来一块尾数为“三同号”的车牌。

  发现这一问题后,凉山州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抽调人力,对凉山籍居民中,所有通过选号系统,获得具备“三同号”的号牌者进行筛查,并对选号操作日志进行复核。

  警方调查发现,这些“三同号”的号牌,曾经批量被获得,并且间隔时间极短。“这些靓号在被选时,后台不到一秒就被提交一次选号请求,而且是批量提交,完全不符合常理。”一名参与筛查的办案人员介绍,按照正常情况,系统开始选号后,车主需要输入车架号、发票等一系列信息,这一过程,常人需要至少数分钟才能完成。在一次选号不成功,进入下一次,则需要再次重新输入。也就是说,两次选号过程中间,一定会有较长的间隔时间。

  但是,警方获得的操作日志显示,这些“三同号”的号牌,几乎都是被“秒杀”。“人为选号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初步分析是使用了抢号软件。”上述办案人员说,警方初步判断,“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存在被黑客非法侵入的可能,“通过黑客手段‘秒杀’车牌,在这种情况下,普通人根本不可能获得‘靓号’。”

  犯罪嫌疑人分工明确等级森严

  办案人员介绍,通过黑客手段进行的网络犯罪,不同于普通刑事犯罪,在调查中,不仅需要办案人员有极强的法律、网络等方面知识,还需要快速固定犯罪证据,“一旦作案人员销毁电子数据等关键证据,就很难进行查办。”

  刷到“靓号”后,团伙在朋友圈发售卖消息。

  经过警方调查,一个经营多年,通过黑客技术侵入网络选号系统,“秒杀”靓号出售的团伙,开始浮出水面。

  警方查明,从2014年开始,这一团伙利用网络技术,侵入多地车牌选号系统,非法获取包括北京、四川、山东、江苏、广西等在内的24个省份的号牌资源,总计1500余万副,并非法获取多个网站个人通行证数据2亿多条。

  在获得这些资源及数据后,团伙成员通过网络平台,大量招募各省份出售车牌的代理人及黄牛。

  “利益链条巨大,涉及的具体数额难以估计,但是仅主要成员就至少非法获利数千万元。”办案人员介绍,这一团伙有着明确的分工,互相之间通过网络联系,等级森严,呈现出“金字塔”状。

  团伙之中,拥有黑客技术,能够侵入系统的王阳、李亮为链条顶端,主要负责软件设计、非法获取车牌数据等;两人之下,还有全国级、省级、市级等各级代理人,主要负责销售市场,并帮助车主获得所需的车牌靓号。除此之外,人数最多,技术含量最低的,就是负责开拓市场,联系选号车主的销售人员,俗称“车串串”。

  凉山警方近日对涉案人员实施抓捕。截至目前,警方已经控制56名涉案人员。

  ■ 追访

  海归做黑客“刷靓号” 上海买下两套房

  黑客王阳与女友一同被捕。平日里,王阳负责侵入系统,女友则充当销售代理。

  凉山州警方介绍,生活中,王阳经常跟女友说,“选号,就是选房。”从事“靓号”买卖三年多,王阳获利巨大,在被捕前,已经买下三套房,其中包括上海两套房,重庆一套。

  专案人员回忆,警方在将“黑客”王阳控制时,王阳表现得十分淡定,面对问讯,其始终不承认自己的行为是犯罪。“他认为这就是‘人工智能’,和现在的抢票软件类似”,办案人员说,“实际上,这两者完全不同”,王阳使用非法手段,侵入国家事务计算机信息系统,本身已经构成犯罪,其非法倒卖号牌获利,性质更为恶劣。

  警方控制的犯罪嫌疑人之一。凉山警方供图

  在此之前,现年30岁出头的王阳,是所有人眼中公认的“学霸”,家里条件不错。王阳的父母都在高校工作,其父曾在大学里教计算机方面课程,得益于此,王阳从小就接触计算机。不过,随着父亲离世,王阳开始缺乏约束,并最终走上歧途。

  警方调查认为,王阳“具有相当高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娴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是一个典型的“技术控”,曾在日本留学和工作。回国后,国内一家知名网络技术公司,曾经以50万年薪,聘请王阳从事软件开发,被直接拒绝。彼时的王阳认为,通过写软件卖车牌号牟利,“赚得更多”。

  被捕前,王阳正在四川一所名校计算机专业攻读在职研究生,其女友也是英语专业毕业的研究生,被捕前在一家外企工作。目前,两人均被移送审查起诉。(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新京报记者 王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