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鸡蛋礼盒竟然藏砖头 采购年货礼品不妨多个心眼

2018-02-07 19:24:39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原题:有商家弄虚作假连老顾客都不放过有商家以次充好售出概不负责 春节前采购年货礼品不妨多个心眼

关注理由 制图/高岳

  春节前送节礼、春节期间走访亲友相互拜年,这是春节前后必不可少的“曲目”,其中自然少不了备上各种礼品。如今,春节礼品市场越来越大、商品种类越来越丰富,但同时也有不少问题需要大家注意,以免在好日子里添堵。

  《京都风俗志》有云:“十五日以后,市中卖年货者,棊布星罗。”

  过春节是中国人的大事,过年前自然少不了各项准备,除了采购在过年期间用的各种年货,还要准备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

  春节期间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在各个时期有不同特点。比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般是带糕点、肉类、鸡蛋、烧酒等;进入21世纪后的几年,多是以水果、奶、茶等居多。如今,人们开始注重春节礼品的美观,包装精美的礼盒可谓备受青睐。

  商家自然了解礼品的变化,也看透了消费者的心理,于是,一些以假乱真、缺斤少两、以次充好的“特制”礼盒出现在市场上。

  鸡蛋礼盒里有块砖头

  “之前走亲戚准备买银鹭八宝粥,拿回家之后才发现是‘银鸳八宝粥’。大家买东西的时候如果不细看,不容易看出‘鹭’与‘鸳’的区别。当时,由于着急走亲戚,我也就没去换货。”家住天津市蓟州区的李亮告诉记者。

  李亮说,类似这种假冒品牌的商品让人很反感,好在亲戚之间也能理解。不过,有一类商家弄虚作假的行为还可能让亲戚之间闹不愉快。

  “我就遇到过商家弄虚作假的事情,弄得我很没面子。”李亮气愤地说。

  去年春节前,李亮照例去姐姐家送节礼。考虑到一般的礼品不实用,李亮准备买些排骨和鸡蛋。

  “当时看中一种提篮装的鸡蛋,包装很精美,而且也实用,我就买了一提篮。可谁知,就是这篮鸡蛋让我很丢面儿。”李亮说。

  原来,李亮走后,姐姐的女儿把鸡蛋拿出来放进冰箱。打开提篮后,李亮姐姐的女儿说了句:“妈妈,提篮里有块砖头,不会是舅舅放的吧?”

  女儿说完,李亮的姐姐起身看了一下,但是没有说什么。

  几天之后,李亮的姐姐把这件事告诉了他们的母亲,还叮嘱不要告诉李亮。她觉得这应该是商家搞的鬼,弟弟肯定不会故意为之。

  李亮的母亲听到此事有些气愤,急于知道原因,就问李亮这是怎么一回事。至此,李亮才知道这提篮鸡蛋有问题。

  “我经常去卖鸡蛋的那家店买东西,也算是老主顾了,没想到店老板这么不厚道。”李亮说,知道提篮里有砖头后,他突然想起一件事,那家店的老板娘给他拿这篮鸡蛋时,老板还问了一句“给他这个行么”,老板娘回答“可以,没事啊”。

  知道事情真相,李亮去这家店铺讨说法,对方却不承认有这么回事儿。

  低价背后是短斤缺两

  “其实,春节礼品市场上有个别商家在商品上短斤缺两很正常,商家不这么干怎么挣钱?大冬天的,做买卖的人也挺不容易,只要不是太离谱,还是可以接受的。”辽宁省大连市人王宁对记者说。

  据王宁介绍,在路边水果摊买一箱橘子,老板说是20斤装的,其实能装上十七八斤就算不少了。春节期间买年货的人很多,许多人都是买来送礼,很少有人会计较缺斤少两的问题。

  “但是有一种情况我是不能接受的,比如同一种商品这家卖100元一斤,另外一家卖80元一斤,但是会少称上几斤,这就是赤裸裸的欺诈,对于商家的这种行为我是万万不能忍受的。”王宁说。

  王宁告诉记者,前几天,他就遇到了这种情况。那天,他准备到市场上买些蛤蛎干送亲友,一般称上10斤装在箱子里就能算一件礼品了。每年,王宁都会买上几箱来送给亲戚朋友。

  “我到市场转了一圈,发现有一家卖的蛤蛎干比其他家便宜。在其他店家,同样品质的蛤蛎干都是40元一斤,而这家售价是35元一斤。我算了一下,如果买10斤的话可以省50元。”王宁说,“当时我也没有细想,认为商家是为了薄利多销,我就买了3箱,一箱10斤。到家后,我准备尝一尝,就打开了一箱。出于好奇,我也称了称分量,发现每箱足足少了两斤多。”

  王宁说,商家利用价格优势吸引到更多的顾客,但是卖家又想有利润,他们就在斤数上给少一些,10斤只给8斤。这样算下来,购买10斤蛤蛎干,按照其他商家的售价需要400元,按照这家的价格需要350元,虽然少了50元,但也少了两斤多蛤蛎干,算下来差不多45元一斤。

  “我家离那个市场比较远,为了这些蛤蛎干真的不值我再跑一趟,也就算了。”王宁说,不过,在那之后,他算是了解了这种“猫腻”,再买的时候就会要求商家给足斤数,价格可以和其他家一样。

  以次充好做表面文章

  在买年货礼品时,除了遇到短斤缺两的现象,不少人还遇到过以次充好的问题。

  再过两天,在北京工作的张龙就要回贵州凯里老家过春节。返乡前,张龙请一些好朋友到家吃饭,算是提前过春节。为了招待朋友,张龙特意买了一箱苹果,“可是,当我打开箱子时,才发现自己被坑了”。

  据张龙介绍,这箱苹果有两层,一层12个苹果。第一层的苹果不仅大而且纹路清晰,品相非常好,但是第二层的苹果明显比第一层的小很多。此外,每个苹果都被贴上标签,把标签撕开,被覆盖的虫洞或者烂掉的部分才会被发现。

  “许多苹果都是用泡沫或者用纸包裹,有的苹果已经腐烂到发黑了,但是如果不拆开单独包装,根本看不出来。”张龙对记者说,“苹果两层的大小不一致也就算了,但是拿烂苹果来卖实在是缺德,这是典型的以次充好。”

  张龙找到商家想讨个说法,但是商家以张龙无法证明确实从此商店购买苹果为由拒绝退货。张龙没有发票作为证据,只能就此作罢。

  “我开始还想和他争辩,但是他们的人一下子围了上来。我一看形势不太对,为了几十元完全不值得,也就不再说什么。”张龙无奈地说。

  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春节期间,商家这些行为确实让人气恼。

  对此,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学副教授吴景明说,这些行为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关于公平交易权的规定,即消费者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计量不正确同时违反了计量法、价格法等与交易有关的法律法规。此外,这种现象还可能构成欺诈,消费者可以请求交易额10倍以下的惩罚性费用。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孟强认为,过年期间,差不多有一个星期的时间购物不方便,出于传统的考虑,人们会准备一些年货。这也为一些不良商家在食品质量和重量上做手脚提供了便利。除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缺斤短两”还违反了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而“以次充好”还可能违反了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

  面对交易量成倍增长的年货市场和消费者维权现状,监管者和消费者应该从哪些方面应对?

  对此,吴景明告诉记者,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管,把好第一关。监管部门在过年期间要辛苦一些,对批发市场、年货卖场、超市等交易场所加大抽查和巡查的力度。另一方面,消费者维权还是要依靠自己。对于成箱的商品、包装好的商品要好好验货,更加谨慎。不能仅听经销商的一面之词,最好是眼见为实。

  在孟强看来,保障投诉渠道畅通也同等重要。小额纠纷时有发生,但大多数消费者不愿意选择用法律维权,因为法律程序耗时耗力,成本也高。但是如果打一个电话就可以投诉成功,以此获得初步的证据,对于消费者维权来说会更有利。(记者/韩丹东 实习生/黄慧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