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三名大学生“老板”的创业故事

2018-01-29 18:22:23 信息来源: 法制日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资金短缺成最大瓶颈守法经营是最大前提

  三名大学生“老板”的创业故事

  调查动机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仅是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新兴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方式。在此背景下,有能力有点子、敢闯敢试的大学生成为“双创”生力军。然而,大学生社会经验不丰富,在创业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问题。如何帮助创业大学生提高风险应对能力、在法治轨道上大展拳脚,成为社会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创业大军。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2017年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显示,在国家“双创”政策引导下,大学生创业意愿持续增强。有26%的在校大学生有强烈或较强创业意愿,与2016年相比上升8个百分点,其中,有3.8%的在校大学生表示一定要创业。

  大学生创业日趋普遍,但投身创业大潮的大学生面临哪些困难、在创业过程中存在哪些风险?《法制日报》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资金短缺影响大

  《2017年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显示,缺乏资金和经验不足仍然是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最大障碍。不少大学生认为,资金短缺问题是他们在准备创业或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

  胡相宜是长安大学广告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她在大三时申请了一个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得了7000元的项目资助。

  获得资助后,胡相宜成立了自己的设计工作室,主要经营内容包括明信片、书签、肖像画的手绘以及手办(现代的收藏性人物模型——记者注)的定制,偶尔会举办一些公益活动,比如去幼儿园教儿童绘画、泥塑。

  现在,胡相宜的工作室只有3个人,她主要负责订单的制作,另外两人负责接单。

  “其实7000元是我们这一届最高的资助水平了,但对于工作室的运营来说还是不够。房租就是个很大的问题。为了节省房租,我借用了我男朋友租的公寓。对设计人员来说,各种材料也很烧钱,光数位板(绘图板)我就花了将近3000元,更不用说手办的制作材料了。”胡相宜说。

  对于胡相宜来说,手办是她的主要收入来源。一个20厘米高的手办价格在200元到1000元不等。不过,手办的制作周期长,资金回笼速度比较慢。

  “曾经有个订单因为某个零件没有寄过来,半年才做完。”胡相宜说。

  目前,胡相宜已经上大四。她告诉记者,在为期一年的项目执行过程中所创造的各个作品,都丰富了自己的简历。

  “我项目组的队员做项目的热情和行动力远不如我,中期以后,几乎完全靠我一个人,很难找到同心协力的队友,盈利又少。所以,在校大学生创业要想不半途而废是不容易的。”胡相宜说。

  抗风险能力不强

  《2017年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发现,“消费电商”“餐饮住宿”是大学生创业的主战场。与2016年相比,餐饮、农业、信息技术等行业仍是大学生创业的主要领域,其中,选择在住宿餐饮行业创业的大学生占比22%,消费电商领域创业占比19.3%。

  徐进从长安大学毕业已经两年。上大二时,徐进开通了校园公众号“长大小助手”。最顶峰时期,这个公众号的关注人数有1万人,他的团队人数最多时也达16人。徐进开通的公众号先后设置有购物、外卖、快递代取、同城旅游、闲置物售卖、校内交友等板块。

  徐进的创业理念比较靠前。他说,开通“长大小助手”微信公众号,最初的目的就是服务好校园生活的最后一公里。

  “通过这个公众号,会有人帮你取外卖、取快递(收费项目一元一次),会有平台帮你找男女朋友,会帮你约附近的朋友一起去登大雁塔等。内容很多,所以一开始很受欢迎。”徐进说。

  不过,随着外卖平台等生活服务类手机软件在大学生中的流行,公众号里的部分内容吸引不了用户,变得形同虚设。最后,徐进只能大力发展同城旅游。比较成功的一次是2015年中秋游户县的旅游项目,吸引了300多同学报名,还包括60多名外校学生。这之后,由于团队人员各奔东西,徐进有心无力,只好将公众号以4000元价格卖给了西安市某旅游公司。

  “我们这群学生看似热情满满,其实抗风险能力比较差。在户县旅游活动中,参加旅游项目的同学不听劝告,破坏了农户的葡萄园,项目收入全部赔偿给农户了,团队成员一分钱都没分到,我自己还垫付了一些。”徐进说。

  对于这次创业经历,徐进表示有些遗憾,“我一个个人公众号,怎么可能与大的互联网平台竞争?我们没有庞大的资金支持,有点儿困难就倒下了”。

  法治意识最重要

  侯杰(化名)是西安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就有创业想法,也做过一些尝试。毕业后,他与同学创立了以在校大学生为目标客户的旅游公司。

  “西安的高校多、学生多,而且旅游景点也多。我一开始是打着‘学长带你游陕西’的口号,开始带同学去旅游。第一次活动有13人参加,活动内容是去汉中看油菜花。我一路担当保安、导游、司机、摄影师多个角色,非常累,但是这个过程让我下定决心要把这件事做下去。”侯杰说。

  “我遇到的困难和很多人相似,但我一路得到了不少帮助。学校非常支持学生创业,给我们免费提供了一间校内的办公室。团队的小伙伴也很愿意出钱出点子出力,找到好的创业同伴真的非常重要。另外,大学生创业也要重视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我有一个学姐在旅游公司上班,我从她手里也拿到了很多不错的旅游资源。”侯杰说。

  创业一路走来,侯杰的一个重要体会是,只有牢固树立法治意识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从萌生出创业的点子到最后付诸实践,最难的就是跨出第一步。第一步不是说你挣到多少钱,而是说以一个合理合法的面目出现在市场上。西安高校的旅游市场有很多像我们这样主打低消费的旅游团队,我们是在工商局注册过的公司,不是乌合之众。注册的过程是有点麻烦,但是注册之后的很多活动都得到了法律保障。只有合法,你才会被消费者信任,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走好每一步。”侯杰说。(本报记者 杜晓 本报实习生 曹明珠 制图/李晓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