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全国“扫黄打非”办: 去年共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3090万余件

2018-01-04 15:56:00 信息来源:新华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新华网北京1月4日电(记者 王佳宁)记者今日从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获悉,2017年,各地“扫黄打非”部门深入开展专项行动,持续强化市场监管,查办大案要案,全年共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3090万余件,取缔关闭网站12.8万余个,查处各类案件10300余起,有效净化了网上网下文化环境。

  突出工作主线,聚焦首要任务

  2017年,“扫黄打非”部门紧紧围绕工作主线,聚焦打击非法出版物及网上有害信息这个首要任务,周密制定工作方案,陆续开展系列专项行动,始终保持对非法出版活动高压态势。

  ——持续强化市场监管。各地各部门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多轮次文化市场集中检查、专项检查,加强对互联网企业、印刷复制企业、物流寄递企业、出版物经营场所、校园周边文化场所等监管,严查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收缴非法出版物,全面清理网上有害信息。

  ——集中开展清查整治。各地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查办了一批重点案件,铲除了一批制售非法出版物的窝点,查处了一批传播有害信息的网站,惩处了一批违法犯罪分子。

  ——从严督导检查。围绕首要任务的落实,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召开10余次会议进行部署推进,联合中央有关部门组织开展4轮次督查、7轮暗访,实现了对31个省(区、市)的全覆盖督查、全方位交叉互检,在全国范围内整改问题隐患560余个。

  抓住网上主战场,整治突出问题

  面对网络传播新业态、淫秽色情信息传播新途径,各地各部门在网上“扫黄打非”主战场中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既各司其职,又紧密协作,积极研商打击策略,准确锁定重大案件。全国“扫黄打非”部门共取缔关闭淫秽色情类网站6万多个,处置网络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450多万条。

  一年来,针对网上不同领域的突出问题,各地各部门在“净网”行动中细化开展违法违规网络直播平台、“两微一端”及非法弹窗广告、互联网低俗色情信息等四个专项整治,取得了良好效果。“扫黄打非”部门依法处罚今日头条、新浪、凤凰、网易、一点资讯等一批有影响力的网站违法违规行为,打掉了“老虎直播”“狼友直播”等一批专门制“黄”传“黄”的直播平台,抓捕了“黄鳝女”“水仙二嫂”等一批社会影响恶劣的主播。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中央七部门开展为期40天的互联网低俗色情信息专项整治行动,各地关停网站、公众号等违法违规主体6000余个,删除低俗色情信息76万条,立案查处网络传播低俗色情信息案件500余起;各大互联网企业也在有关部门督促下,积极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主动清查色情低俗信息2000多万条。

  此外,针对社会公众关注的VR眼镜涉“黄”问题,“扫黄打非”部门积极组织开展专项整治,各地立案2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0多名;针对网络传播“蓝鲸游戏”等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等问题,相关部门迅速开展整治,也取得良好效果。

  强化查办案件,发挥震慑效应

  在“净网2017”“秋风2017”“护苗2017”等专项行动中,“扫黄打非”部门强力开展打击工作,大力查办案件,不断提高案件查办质量和效率,打出了影响和声势。全国共查办各类“扫黄打非”案件1万余起,其中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公安、版权等部门挂牌督办案件147起。查办的案件总体呈现案件类型全、涉案金额高、查处人员多、社会影响大等特点。

  ——“净网”行动打击淫秽色情信息成效显著。全国查处网上“扫黄打非”案件2900余起。浙江、湖南分别查办“老虎直播”、“狼友直播”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各自抓获涉案直播平台主办者、运营者、主播和相关利益人员数十人,涉案金额均在1000万元左右。山东查处全国首起直播平台聚合软件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打掉聚合了“夜狼”等46个网络直播平台的“月光宝盒”平台,抓获涉案人员50余名,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江苏查办宿迁王某等人传播淫秽物品案,摧毁色情网站118个,深挖为网站输送利益的广告联盟,打掉“富投联盟”等广告联盟4个、广告位913个,抓获犯罪嫌疑人50余名,收缴涉案金额2000余万元。

  ——“秋风”行动打击“三假”、侵权盗版效果好。全国查处假媒体假记者站假记者案件77起、查处侵权盗版出版物案件3100多起。查办的多起重点“三假”案件,经媒体曝光后发挥了很好的警示教育作用。河北衡水史某某等人冒充记者敲诈勒索案中,公安机关打掉在河北三市十余个县流窜作案达38次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22名,是近年来破获的犯罪团伙人数最多的假记者敲诈勒索案。海南乐东董某某假冒记者诈骗案中,涉案人冒充南海教育网记者,以帮助村民获得扶贫款为由,诈骗金额达150余万元。河南“12·15”制售侵权盗版图书系列案,查获侵权盗版图书近60万册,涉案码洋达3289万元。安徽合肥谢某等涉嫌销售侵权盗版图书案,涉案人利用淘宝平台销售盗版图书,非法经营额逾千万元。

  ——“护苗”行动打击涉未成年人案件力度大。“护苗2017”行动中全国查缴非法有害少儿出版物20万件,及时清理处置“蓝鲸”死亡游戏等有害信息。江苏、浙江等地查处多起涉未成年人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案件,其中根据家长举报,江苏查办苏州“2·08”特大微信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抓获犯罪嫌疑人9人,查获的淫秽色情群组涉及20余省10多万人,其中包括部分未成年人。北京、河南、辽宁、广东等地查办多起儿童色情信息、涉少儿非法有害出版物案件,广东佛山“6·27”存储销售盗版图书案中,查获《黄冈小状元》系列教辅等侵权盗版图书,涉案码洋1424万余元。

  夯实工作基础,提升工作能力

  2017年各地各部门在实施联防协作、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提升信息化工作水平、发动群众等多方面取得突破。群众普遍反映,“扫黄打非”越来越有影响。

  各地扎实推进联防协作工程,区域问题区域治理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在“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中,各地积极推进,创新举措,密织网络,大力夯实基层工作基础。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国共建立“扫黄打非”基层工作站点47.5万个,基本实现“扫黄打非”基层全面覆盖,构筑起“扫黄打非”基层治理工作新格局。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开展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创建工作,确定北京市朝阳区六里屯街道等首批示范点300个,涵盖街道社区、乡村、学校、企业等类型,有力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扫黄打非”信息化工作进展迅速,有力提升“扫黄打非”工作信息技术水平。全国“扫黄打非”信息管理系统自2017年初正式上线运行以来,系统用户达到3万余人,覆盖全国及省、市、县四级“扫黄打非”办公室及相关成员单位,实现了案件转办、市场检查、成果报送、考核评先等主要工作的网上办理。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上线运行网络有害出版物及信息样本特征值共享数据库系统,一批大型互联网企业加入,共享利用有害出版物样本,已清理网络有害出版物及信息35万余条。

  按照“边打边宣传”的工作要求,各地各部门加强对“扫黄打非”的宣传工作,积极发动群众参与“扫黄打非”。全年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举报中心受理举报12万余件,形成重要案件线索1100多条,奖励举报有功群众100多万元。各地各部门在“护苗”行动中,强化正面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绿书签”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与腾讯等公司合作推出“青少年网络安全课”,引导未成年人安全上网、文明上网。

  据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扫黄打非”工作面临新的更高要求,任重道远。“扫黄打非”战线将积极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切实履行自身职责,切实守好意识形态阵地,切实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努力为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