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美籍华人以兑换美元为名诈骗多名留学生

2018-01-04 15:54:52 信息来源:检察日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美籍华人梅嘉雄先给被害人账户上汇去美金,再让对方将人民币汇到他的账户。被害人并不知道,在美国,一定时间内,汇款人可以取消汇款,钱将打回原账户——

  兑换美元为名诈骗多名留学生

  庭审现场

  2017年11月17日,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检察院以诈骗罪对被告人梅嘉雄提起公诉。梅嘉雄利用自己美籍华人的特殊身份,以同胞之情“打掩护”实施诈骗犯罪。2017年12月7日,本案一审宣判:被告人梅嘉雄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零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4万元。

  被骗后钻研骗术

  梅嘉雄现年25岁,英文名DanielMei,一年前加入美国国籍,案发前在美国旧金山市一家IT公司从事销售工作。

  梅嘉雄生于广东省台山市端芬镇,小学毕业后随父母定居新西兰,高中毕业后被美国旧金山市立大学录取。父母为了方便照顾儿子上大学,举家迁居美国旧金山,父亲在餐馆做厨师、母亲帮工来支撑这个家。

  梅嘉雄读大学时交了一个来自广州的留学生女友。大学毕业后,他在当地谋得一份不错的工作,并于2016年4月加入美国国籍。在父母看来,聪明帅气的儿子很争气,全家人的苦日子总算熬到了头。但他们并不知道,网名叫“夜尽天明”的梅嘉雄多次实施诈骗。

  2011年,当时正读大一的梅嘉雄因为贪小便宜,从网上一名陌生人手里以比银行低的利率兑换外币,以期赚取差价,结果被骗近一万美金。

  梅嘉雄并没有“吃一堑长一智”,而是满脑子复仇怒火:“爸妈老说只要好好读书将来就会有出息,可只读书又有什么用?我的成绩那么好还不是照样被骗?爸妈那么辛苦赚来的钱,就这么没了。既然美国警察不能替我讨回公道,那我只好自己下手了……”

  年仅18岁的梅嘉雄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加上他聪明的脑瓜,很快搞清自己上当受骗的来龙去脉。接下来,他“依葫芦画瓢”,开始了他的诈骗之旅。

  兑换美元为名骗留学生

  2011年4月29日,梅嘉雄给自己取了“夜尽天明”这样一个让人回味的网名,然后在一家论坛上找到发帖说自己急需用人民币兑换美金的中国留学生朱某,以比银行低的利率为诱饵对朱某实施诈骗。

  为取得对方信任,梅嘉雄先主动给朱某账户上汇去约定好的美金,然后由朱某使用国内的建行卡把相应“兑换”的人民币从网上汇到指定的银行账户上。朱某并不知道,在美国,汇款人汇款后如果反悔,是可以上报银行系统取消汇款并将钱款返还原账户的,而梅嘉雄正是利用银行的“便利之处”,在收到朱某的人民币汇款后,取消自己的汇款,收回刚刚汇出的美金。等朱某把人民币汇出后,查不到本应已经到账的那笔美金时,却发现再也联系不上“夜尽天明”。

  梅嘉雄第一次在网上巧设“陷阱”,轻松非法牟利11800元人民币。

  同年8月17日,梅嘉雄在网上找到了第二个下手目标——在澳大利亚求学的大陆女留学生胡某。

  梅嘉雄以同样的诱饵实施诈骗,并加大诈骗金额。他把自己以前通过澳大利亚联邦银行汇款的一张网银汇款页面截图,用修图软件伪造成已经给胡某的账户打过去澳币的样子,用这张假图骗取了胡某的信任。

  自认为“有图有真相”,又对同胞自带一份好感的胡某很快联系上国内的父亲,让其父把相应“兑换”金额的人民币从网上汇到指定的银行账户上。等钱款汇出,胡某查不到本应已到账的那笔澳币时,“夜尽天明”也消失不见了。

  这一次,梅嘉雄骗了47750元。

  多次行骗终“失手”

  连续两次得手,梅嘉雄骗得近6万元人民币,除把自己被人骗去的那笔钱“找补”回来外,还略有“盈余”,这让他窃喜不已,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同年9月30日,梅嘉雄以同样“伪造转账页面截图”手法,第三次作案,骗取留学生寿某人民币2.5万元。

  10月8日,网骗上瘾的梅嘉雄在网上寻找第四个下手目标时,巧遇在网上发布“支付宝充值”与“淘宝代购”广告的国内电商平台淘宝网上的一位店主荣某,并发展出新的诈骗手法——“冒名顶替”。

  荣某经营淘宝网店已经好几年了,此前与他合作从海外代购商品回国的留学生已经大学毕业,准备回国就业。因二人合作日久,已经从合作雇佣关系发展成了朋友,临散伙之前,这名毕业生答应帮荣某寻找值得信任的学弟学妹接手自己的工作继续合作。巧合之下,在网上联系到荣某的梅嘉雄被荣某误认为新的合作伙伴,未加考证便向梅嘉雄汇款人民币3000元,让他代购自己指定的商品。

  不久,正牌“接班人”联系上了荣某,荣某方知被骗。经商日久的荣某认为自己损失不大,就当花钱买个教训,连案也没报。

  在利益驱使下,早已“捞回本”的梅嘉雄却并没有“见好就收”,反而任由贪念疯长:自2011年4月至2016年5月,梅嘉雄使用上述三种手法诈骗8起,非法获利277738元。被害人中既有涉世未深的留学生,也有想赚点外快补贴自己的上班族,还有几位在国内留学生家长。案后查实,梅嘉雄得来的不义之财大多被挥霍一空。

  2016年春,梅嘉雄计划和已学成归国的女友来一场浪漫之旅,于当年5月再“干一票”,为自己攒点旅游经费,并将诈骗所得通过微信转给了其家住广州的女友。当年5月,来自安阳市文峰区赴澳洲留学的刘某被梅嘉雄网骗人民币46100元,其家人得知被骗后报案。正是这“最后一票”进入我国警方视野,在其给女友转账后第三天,梅嘉雄被我国警方立案侦查,并于2016年11月18日被上网追逃。2017年4月30日,当梅嘉雄携女友赴香港旅游出关时被深圳警方抓获,临时羁押于深圳市第三看守所,同年6月9日被移交河南安阳警方。(赵晨光 田晓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