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海鲜市场违规私卖活河豚:10分钟可买到 库房不让看

2017-12-30 11:58:48 信息来源:新华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国家有条件放开部分河豚市场 有商家趁机违规交易——

  海鲜市场违规私卖活河豚

  去年农业部办公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开始放开部分有资质企业加工出售河豚,但因为河豚如果加工不当会导致致命剧毒,个人仍然不得买卖河豚。但近日北京青年报记者走访海鲜市场发现,私售河豚的现象却在北京的一些水产市场上死灰复燃。

  探访

  京深海鲜市场 10分钟买到活河豚

  河豚的美味让很多人垂涎, 民间“拼死吃河豚”这句话更是深深表达了吃货勇猛的心。根据去年相关部门发布的规定,养殖河豚只有经过加工企业按照一定步骤进行加工处理、包装后,明确标识和可追溯才能进入国内市场流通。这意味着河豚只能销售给有资质的生产加工企业,而不能直接对消费者出售。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在一些购物中心里,专门以河豚为主打食材的餐厅吸引了部分消费者尝鲜,据餐厅负责人介绍,他们都是经过层层审批后才得以营业,但在海鲜市场里,私自销售河豚的现象则显得非常隐蔽。

  经过多次对京深海鲜市场进行探访,在各类鱼虾、螃蟹档口中虽然难觅鲜活河豚的踪迹,但对于北青报记者提出的是否能买到河豚的询问,至少有四五家摊主表示可以买到,至于河豚的品种和产地,这些摊主都表示应该是养殖的,其他情况都不了解。

  “河豚五条起售,一斤78元。河豚不让在市场里面随便卖,你要的话我去库房拿,清蒸炖汤都可以。”在一家摊位前,一位女性摊主说,她家虽然不卖河豚,但可以到市场外面一个地方取货,“河豚可以让专业师傅帮你宰杀好,这可不是一般人会弄的”。

  随后,北青报记者又询问到一家摊主,对方表示,河豚卖45元一斤,有一斤以上的也有6-7两重的,顾客可以任选。从他口中记者了解到,他打电话要货的“老李”是专门给饭店供应河豚的。“河豚有毒,我们都知道,一般不会随便卖,原来都是餐厅、酒楼或者会所找过来的,市场有需求就有供货商,我们不会杀,但一般高档酒楼的厨师应该会弄,不然不会过来要货。”记者暗访当天,“老李”不在家,摊主说,“你要是想要河豚,等老李回来给你闪送也行。”

  近期,北青报记者再次走访京深海鲜市场寻找河豚的踪迹,最后一家摊主耗时不到10分钟,就取回来一条6两左右的河豚,据他说库房就在市场里的,但不能带顾客去看。“这种河豚是广东养殖的,具体哪里养殖以及是否有审批手续我们也不清楚,反正我们不会杀,你要找专业的师傅把河豚的毒囊取出来。”文并摄影/本报记者 李佳

  调查

  国内仅4家河豚加工企业 北京尚无

  农业部办公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有条件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加工经营的通知》,对“解禁”河豚的细节作了明确说明。

  河豚必须经过加工处理方可销售,但并非所有的企业都可加工河豚。河豚加工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1.加工企业应当有经备案的河豚鱼源基地;2.具有河豚加工设备和技术人员,具备专业分辨河豚品种的能力,熟练掌握河豚安全加工技术;3.建立了完善的产品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制度和卫生管理制度。

  也就是说,加工企业应当是与养殖基地绑定的,只有是在国家备案的河豚鱼源基地,才能拥有备案的河豚加工企业,同时,该企业应当具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进行河豚加工。“这主要保证了河豚的可追溯,并且便于了解河豚种类及加工技巧。”参与河豚解禁令起草的中国渔业协会河豚鱼分会副秘书长王常玉介绍说。

  王常玉透露,目前国内仅有4家河豚加工企业,分布在河北、辽宁等地,北京地区没有备案的河豚加工企业。这也意味着,北京地区没有企业可以进行河豚加工。

  合法河豚应带有可追溯二维码

  据了解,本次开放的河豚品种只有两种,分别是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否则,对于消费者来说难以分辨所售的是哪个品种,如果是野生的,则更加危险。

  河豚必须是经过加工后才可出售,鲜活河豚不得直接售卖给消费者。这是因为,加工河豚需要专业的技术。“目前掌握这些技术的都是备案加工企业的员工,企业负责对员工进行培训,而且这项操作只能在企业内部进行”。就算是正规养殖企业出来的河豚,尽管养殖过程中已经将河豚的毒素降到最低,但不排除仍有河豚含有毒素,“消费者拿回去后如何加工,我们无法预料,一旦误食,后果非常严重”。

  王常玉提醒消费者,真正安全的河豚,应当是从备案的养殖企业出来的河豚、经过正规加工处理后,进行预包装的,贴有明确标签标示,方可进入市场流通。

  如何确定自己购买的河豚是安全的?根据《通知》要求,河豚加工产品应当包装,包装上附带可追溯二维码,并标明产品名称、执行标准、原料基地及加工企业名称和备案号、加工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检验合格信息等。河豚加工产品应使用统一式样的产品检验合格证明。购买的时候注意观察上述信息。

  背景

  河豚鱼27年后“解禁” 首批开放两个品种

  去年9月,农业部办公厅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有条件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加工经营的通知》,这意味着自1990年起不得流入市场的河鲀(俗称河豚)可以有条件“合法化”食用了。

  《通知》中指出,先行有条件地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两个品种产品的加工经营。参与起草该通知的中国渔业协会介绍说,我国沿海常见的河豚有40余种,这两个品种是人工养殖时间最长、控毒养殖技术和出口内销市场最为成熟的两个品种。农业部自从1993年就成立了“河豚鱼安全利用协作组”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养殖河豚的毒性含量明显降低,且经过无毒加工处理,可安全食用。等试点工作成熟了,再考虑逐步放开其他可行的养殖河豚品种,或者放宽产品上市条件。

  养殖河豚应当经具备条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后方可销售,也就是说,生鲜河豚不能直接进入消费者手中,必须经由加工企业进行加工。由于河豚产品可能含有毒性的特殊原因,为了充分保障消费者的食用安全,要对加工企业实施备案制度。其考核备案的条件十分严格:须自有农业部备案的养殖河豚鱼源基地;须有河豚加工生产设备和技术人员,具备专业分辨河豚品种的能力,熟练掌握河豚安全加工技术;还要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制度和卫生管理制度。“因此,不是任何一家企业都可以养殖河豚、加工河豚的,必须通过由中国渔业协会和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组织的专家考核后,并在农业部进行备案公示,才能获得生产经营许可”。

  同时,《通知》也明确指出,禁止经营养殖河豚活鱼和未经加工的河豚整鱼,禁止加工经营所有品种的野生河豚。对销售野生河豚鱼的企业和个人,将严格依照《食品安全法》规定予以处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