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当心突发性耳聋找上你

2016-03-04 15:07:19 信息来源:南报网发布者:艾森网点击量:

昨天是一年一度的全国“爱耳日”,这个日子旨在提醒我们关注听力健康。近年来,突发性耳聋,这种原本是中老年性的疾病,出现了明显的年轻化趋势。精神压力大、听耳机时间太长都会引起这种耳科急症。虽然不至于威胁生命,但突发性耳聋若不及时治疗,对听力的损伤往往很难逆转。

开发软件一个月不休息

30岁IT男耳朵听不见了

连续开发软件一个月,30岁男子突然听不见声音了。近日,浙江省中山医院针灸科主任高宏主任中医师接诊了这名患者。高主任说,现在很多年轻人工作压力大,得突发性耳聋的越来越多,这种病听着不是威胁生命的大病,但要治愈其实还很麻烦的。

这名男子是杭州一家IT公司的软件开发人员,未婚。今年初,公司接了一单软件开发任务,时间很紧,春节前要完成。公司成立了一个5人项目组,给项目组包了个酒店,成员吃住都在一起,封闭开发。

这名男子就是小组核心成员。这些日子,他每天都在高强度用脑。时间紧任务急,每天都要晚上一两点才睡觉,有时候写程序写得太兴奋,睡觉也不踏实。在吃方面,他就更不讲究了,饿了就随便吃点,不饿就不吃,一日三餐不定时。这样连续过了一个月,中间一天也没休息过。

2月初,就在这个软件即将完成时,这位程序员一天早上醒来,左耳突然“嗡”的一声,开始持续耳鸣。“就像有台机器不停地在我耳边轰鸣,我听别的声音都蒙蒙地像隔着一层什么似的。”他告诉高主任。

耳鸣了一天没有好转,他左耳听声音越来越费劲,到第二天,他发现打电话时,对方要很大声地讲,他才能隐约听到一点。他去医院检查,发现中高频的声音要提到70分贝以上,他才能听得见,属于重度听力损失,正常人应该在0—20分贝间就能听见。

男子接受了口服激素、扩血管、营养神经、高压氧舱等治疗,但效果并不明显。他开始焦躁起来:自己还没结婚呢,要是从此变成了聋子,还怎么找姑娘?

所幸他对针灸治疗还比较敏感,在高主任这里治疗3周后,听力总算开始好转,听低沉些的声音和正常人差不多了,但听尖锐高昂的声音还是差一点,要完全治愈还要一段日子。

年轻人突发性耳聋增多

多与过度劳累、情绪紧张有关

浙医二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陈鸣说,现在年轻人患突发性耳聋的在增多,比如他起码就有3位医生同事得了这个病,“一个是B超科的医生,一个是放射科的医生,还有一个是外科医生,现在还没治愈,因为太忙了,耳聋了也没好好治疗和休息,所以治不好。”

浙江中医药大学耳聋康复研究所所长王永华教授说,突发性耳聋被称为“文明病”,因为它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经济的提升有着密切关系。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防聋中心的数据,近20年,各国突发性耳聋发病率都有5%—8%的增加,而且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变快,上班族压力大、辛苦、情绪紧张焦虑等,会造成耳朵里的血管一时性或者长久性的痉挛,而耳朵里的神经细胞对缺血缺氧是非常敏感的,一旦血管痉挛营养供应跟不上,神经细胞3—5分钟就会凋亡,从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听力损失。”

王永华教授碰到过一位40岁左右的患者,年终福利因种种原因被扣掉了,气得他和厂长大吵了一架,拳头差点拔出来。结果第二天早上一起床,右耳朵突然听不见了。

多是在睡觉时发病

病程超过两周就很难治愈

“空气质量不好,人们的呼吸道系统感染增多,病毒、尘霾等过敏源会跑到耳朵里引发耳聋。长期使用耳机、身处迪厅、卡拉OK厅等噪音污染的地方,则会让内耳能量透支,疲劳过度,导致听毛细胞的受损而造成不可逆的耳聋。”王永华教授说。

还有生活饮食的富营养化、高脂血症等会使血管里形成小血栓,小血栓随着血液流到耳朵里,就有可能把耳朵里的小动脉堵牢。所以突发性耳聋很多都是在睡觉时发病的,患者往往一觉醒来时发现耳朵听不见了,因为人们在安静时血流速度会变慢,血栓就更容易堵住血管。

陈鸣主任医师说,出现耳鸣时要注意:一过性的几秒钟的耳鸣不用太慌,如果几小时下来一直在耳鸣,就要引起重视。突发性耳聋不好治,有三分之一能治愈,三分之一可部分恢复听力,还有三分之一可能治不好。“这个病是缺血引起神经损伤,神经损伤了就不可逆了,所以越早治疗越好。”

王永华教授也说,“突发性耳聋的听力在48小时内会下降到最低点,病程拖得越长越治不好。一周内治疗尚可渐渐恢复,若两周内还没起色,那再治下去效果也不见得会好。我常跟学生们说,治疗这病就像浇花,花还未枯死时你去浇水,它还能活过来;等枯死了再去浇,浇再多水也没用了。”

为保健耳朵,3位专家提了几点建议:

1.调整工作节奏,保持轻松的心情。

2.饮食要清淡一点。生活上有规律。

3.有耳鸣时,戒烟、酒,以免症状加重。

4.少用耳机,注意噪声防护,减少接触噪声源或者佩戴防护耳罩、耳塞等。

5.不要常常挖耳与掏耳。

6.坐飞机在升降时要咀嚼口香糖,以避免气压损伤性中耳炎。

【链接】

教你一套护耳操

浙江省中山医院针灸科主任高宏为大家提供一套穴位护耳操,可以缓解耳鸣,预防突发性耳聋。这套护耳操有7个动作,操作简单,觉得自己听力不大好的都可以在空闲时做一做。

一、按揉耳前三穴

张大嘴巴,耳朵前面会出现一个纵向凹陷,耳门、听宫、听会3个穴位就排列在这个凹陷里,上下来回按揉这个凹陷部位,可以缓解耳鸣及听力下降。

二、捏耳

用食指和拇指相对,揉捏耳廓,至双耳发热。

三、按揉风池穴

颈项后枕骨下左右各有一个凹陷,风池穴就位于此处。用双手拇指指尖分别按在同侧风池上,用力揉按1分钟左右。

四、按揉外关穴

掌背在手腕处通常有些横纹,从横纹起往手臂方向数两寸,两骨中间,有一个外关穴,被称作是瞬间恢复听力的“聪耳神穴”,用拇指指腹按揉此处约1分钟,双手交替进行。

五、鸣天鼓

两掌搓热,掌心分别捂住左右两耳,手指托住后脑部,食指压在中指上,使食指从中指上重重地滑落,弹击后颈发际处,可听到“咚咚”之声,如击天鼓。

六、掌心震耳

两掌搓热,掌心分别用力贴紧左右两耳,完全封闭耳孔,然后两掌突然松开,听到“叭”的一声,起到震耳的作用。

七、搓耳

两手的食指、中指叉开,中指在前,食指在后搓擦耳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