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问题网购 如何监管(以案说法)

2019-12-14 19:48:0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前不久,陈女士趁着“双11”买了一条牛仔裤。可当她拿到货时,却十分生气:“新买的牛仔裤,刚穿上身,一排扣子掉了。我拍照发给客服,要求退货或换货。可客服却表示,他们只是卖家,与厂家没有售后修补的约定,因此不能换货,要想退货得自付运费。”客服还提出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要求陈女士发一个好评,这样就能获得5元钱红包,“足够买扣子缝补了。”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认为,客服的处理不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文规定了后悔权制度,买家收到货后7天之内拥有无理由退货的权利。即使商品没有质量问题,只是消费者不喜欢,都可以要求退货,更何况是如此明显的质量问题。”

  如今,网购已经成为社会公众的生活方式之一。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6.39亿人次。然而,网购在为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知假售假、价格欺诈、信息安全等问题,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有时,我和朋友在微信里聊到某样东西,或在微博、浏览器搜索了某词条,结果,就有网购平台将相关物品推荐给我。这让我觉得自己被监视了。”很多消费者都有一样的遭遇,这都是大数据营销惹的祸。

  刘俊海表示,很多平台与电商都是利益共同体,他们将损害消费者权益作为其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代价,这不仅违背了商业伦理,也违反了法律规定:“法律明确规定,商家在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和隐私信息时,要严格遵循知情、同意、保密、必要、合理等基本原则,征求消费者同意,不能私自提取消费者个人信息。”

  “市场可能失灵,但监管不该失灵。”刘俊海表示,监管部门应该依法用好、用够、用足法律赋予的行政指导、行政调解、行政监管和行政处罚等权利,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消费者与电商平台之间公平的交易秩序。平台也要发挥自律监管的职责,自觉地尊重和保护消费者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营造一种多赢共享、包容普惠、诚实信用、公平公正的电子商务市场生态环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