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一项制度改变一条河流的命运

2019-12-13 20:27:0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原标题:练江大小支流又黑又臭垃圾成堆中央环保督察组建议汕头党政领导住到江边

一项制度改变一条河流的命运

● 2018年6月中旬,中央环保督察组到汕头就练江污染整改进行“回头看”,但所看到的练江大小支流,或垃圾随意堆积,或河水又黑又臭。2016年给汕头留下的13个整改项目,竟然一个都没有按时完成。督察组郑重建议汕头市党政主要领导住到江边,直到江水不黑不臭

● 练江有15条支流污染严重,目前每条支流都有一名市党政领导驻点包干,并成立由驻点市领导任组长的专项工作组,建立驻点工作方案、台账和档案,向社会公开发布驻点信息。由此,练江污染治理从点到面全面铺开,并已初见成效

● 为了彻底根治练江的污染问题,汕头市建设了2个垃圾焚烧发电厂、2个印染园区、10个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这三项工程是练江污染治理的关键,也是最为棘手的难题。目前,随着潮阳区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投入运营,全市垃圾已经全部实现焚烧处理

溶解氧从0.05毫克/升到7.34毫克/升,足足提高146倍,从水里没有任何生物到重新看到鱼……一年半时间,谷饶溪已然大变样。

谷饶溪是潮汕地区“母亲河”练江的支流。上个世纪90年代起,练江开始发黑发臭,并逐渐成为中国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谷饶溪亦未能幸免。2018年6月中旬,中央环保督察组到广东省汕头市“回头看”,对练江的污染问题触目惊心,郑重建议汕头市党政主要领导住到江边,直到江水不黑不臭。《法制日报》记者随督察组见证并采写了相关报道。

督察组离开后,汕头市长郑剑戈于6月22日带队住到谷饶溪边。其后,新到任的汕头市委书记马文田也住到了峡山大溪支流。7月9日,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到汕头调研督导练江整治。省长马兴瑞坚持每半年到练江督办一次,并现场调度办公……今年12月初,《法制日报》记者再次来到汕头采访时看到,练江污染治理已初见成效。

环保督察两赴练江

整改项目无一落实

采访中,郑剑戈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同一个城市、同一间会议室、同一个主题,但却由被动挨批到介绍治理成效,这在一年半前,他连想都不敢想。

2018年6月15日,中央环保督察组到汕头就练江污染整改进行“回头看”,但所看到的练江大小支流,或垃圾随意堆积,或河水又黑又臭。在谷饶溪,督察组打上来的水居然黑如墨汁,水里溶解氧低到0.05毫克/升,“河水里基本上没有氧气,别说鱼,根本不可能有活物”。

然而,早在2016年12月,督察组对广东省进行第一轮督察时就对练江污染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整改要求,广东省也制定了整改方案。但当督察组“回头看”时却发现,2016年给汕头留下的13个整改项目,竟然一个都没有按时完成。一年半时间过去了,练江的污染依然如旧。

2018年6月16日,同样是在汕头迎宾馆的这间会议室里,督察组向汕头市党政主要领导郑重地提出三项建议,其中包括住到江边,直到江水不黑不臭。“督察组‘回头看’后提出的‘五个震惊’,让我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郑剑戈说。

“在督察组‘回头看’前,对于练江啥时能消除劣五类,其实我们心里也没底。”汕头市政府一位负责人坦言,练江有治理方案,治理资金也不是完全没有,但却不敢投,“那么多钱扔进去了,如果治不好怎么办”。

广东省生态环保督察办公室主任赖海滨透露,在汕头当地,“从政府官员到百姓,一些人认为练江没法治,也没必要治,甚至一度想放弃治理”。

郑剑戈告诉《法制日报》记者,不敢治的主要原因是没有一套完整可行的制度作保障。

2016年到2018年,督察组两次到练江。从第一轮督察提出问题到一年半后“回头看”发现没有整改,从提出单个项目的整改要求到提议汕头党政主要领导住到臭水边上,针对练江污染问题,督察组开出了两付不同的“药方”。

“正是中央环保督察的制度设计,使得练江整治从根本上扭转了被动局面,过去不敢想、不敢做、做不了的事情,现在都在短时间内取得了重大突破。”汕头市党政主要领导认为,是中央环保督察制度拯救了练江。

党政领导驻点包干

污染治理全面铺开

12月3日,在谷饶镇溪美村老年活动中心的一家办公室里,《法制日报》记者看到了郑剑戈的行李铺盖,推开窗户外面就是谷饶溪。据当地人介绍,督察组“回头看”离开后的第6天,郑剑戈就住到了谷饶溪边。

“6月22日晚上,郑剑戈到谷饶溪驻点办公,连夜参加谷饶镇党政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谷饶镇政府一位负责人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市长到谷饶镇办的第一件实事就拆违,“谷饶溪河道边一片1.3万平方米的违章建筑存在了30多年,5天之内被彻底拆除”,违章建筑被拆除后,腾出的空地开始铺设排污管网。

峡山大溪支流是马文田的驻点地。今年5月8日,马文田刚担任汕头市委书记第二天,便来到练江暗访。5月15日,他到包干的峡山大溪边驻点办公,组织研究部署练江污染整治。

在峡山大溪驻点时,针对当前在建污水处理系统仍为雨污合流,无法充分发挥污水处理设施的减排效益情况,马文田亲自组织研究、论证,亲自指导推动“源头截污、雨污分流”示范工作,并将这项工作在汕头市全面铺开,切实从根子上解决练江污染问题。

据介绍,练江有15条支流污染严重,目前每条支流都有一名市党政领导驻点包干,并成立由驻点市领导任组长的专项工作组,建立驻点工作方案、台账和档案,向社会公开发布驻点信息。截至11月底,汕头市领导班子带头驻点居住193人次,市主要领导在练江驻点调研现场办公104次。

“住到臭水边不是应付督察组,是要真解决问题。”汕头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说,练江污染最严重的15条支流被市党政主要领导包干进驻后,练江污染治理从点到面全面铺开。

赖海滨说,“等靠要”“光说不练”等问题一直困扰着练江的污染防治。2018年6月,督察组“回头看”时也指出,汕头市治污不投入,无论是截污管网还是污水处理厂建设均严重滞后,而这也是练江多年来“只有规划没有变化”的根本原因。

以前是没钱投也不敢投,而督察组走后的一年半时间里,汕头市在建的主要重点项目总投资达到239亿元,包括10个污水处理厂二期及配套管网,2个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15条重要支流清淤、堤岸加固以及各村各街道的截污管网等。截至11月底,练江综合整治累计完成投资210.34亿元,其中2018年6月16日以来新增投入122.95亿元。

三项工程全面启动

根治污染指日可待

制衣及印染行业既是汕头的主要支柱产业,也是导致练江污染的罪魁祸首。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在练江两岸聚集了近千家纺织印染企业。由于长期无序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大量纺织印染企业长期非法排污,导致练江水长期泛黑发臭。

除了印染废水直排外,汕头市练江流域城镇居民生活污水也多是直排入江,让练江不堪重负,成为全国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

为了彻底根治练江的污染问题,汕头市建设了2个垃圾焚烧发电厂、2个印染园区、10个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在汕头市看来,这三项工程是练江污染治理的关键,也是最棘手的难题。

2018年6月,督察组离开后,汕头市下定决心解决这三大难题。目前,随着潮阳区垃圾焚烧发电厂投入运营,全市垃圾已经全部实现焚烧处理。

12月3日,《法制日报》记者在潮南区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看到,这个印染中心90%的工程已经完工,污水处理厂一期已在运行,二期在明年6月底前也将投入运营。园区实行集中供气,污水集中处理。“园区全部建好后,132家印染企业即可入园,印染企业污水直排,特别是偷排问题将从根本上得到遏制。”该园区相关负责人说。

2018年6月,督察组“回头看”时曾到过潮阳区和平镇林昆上村的练北大坑。当时,这条河因又黑又臭而被督察组点名。日前,《法制日报》记者故地重游时发现,河水已经不黑了,还在水里看到了鱼。住在河边的一位70多岁阿婆说,这一年多,练北大坑的水变好了很多。

去年6月15日,“回头看”督察组曾在谷饶溪的一座小桥上取水样,并现场检测水里的溶解氧。当时检测结果显示,水里的溶解氧仅为0.05毫克/升,几乎是无氧状态。2019年12月3日,汕头市环境局的执法人员在同一地点现场取样,取出来的水已较为清澈,水里溶解氧达到7.34毫克/升,相对提高了146倍,而且水中又有鱼了。两岸绿化后,这里已成为附近居民散步的好地方。

12月4日,广东省18个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日报发布,其中汕头市海门湾桥闸国考断面11月浓度均值已到达地表水V类标准,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汕头市练江污染治理的成效。(记者 郄建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