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网约车如何更加安全出行?

2019-11-22 19:34:5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2月3日晚,在兰州中川机场候机楼,岳玲玲(中)和家人将行李放进网约车的后备箱。
  新华社记者 刘 潺摄

近日,交通运输部、中央网信办、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约谈滴滴出行、高德、哈啰出行等8家网约车、顺风车平台公司,旨在共同为交通运输新业态规范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

根据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中国网约车安全发展研究报告》,目前国内每3个打车者中,至少有1人使用网约车。获得城市经营许可的网约车平台已超140家。网约车、顺风车行业给大众带来了不少便利,但其安全、稳定问题也引发社会各界和媒体广泛关注,网约车如何能更加安全出行?本报就此进行了采访。

网约车安全是底线

11月9日凌晨3点,南京发生一起持刀伤人事件,行凶者和受害者分别为滴滴快车的司机与乘客。根据事发时的车内录音,乘客在行程中要求司机超速行驶,遭到司机拒绝后,双方发生了口角,司机刘某将随身携带的匕首刺入乘客右臂。

此事一经报道引发了各界对网约车安全保障问题的热议。

经常使用网约车平台出行的大学生青青表示,虽然该事件中的乘客要求不合理,但这样的事件一出,乘坐网约车更提心吊胆了。另外,平台公司应该有规定禁止司机携带管制刀具,但具体怎么落实是个问题。

网约车司机管师傅则表示:“不能一味地怪罪司机,万一遇到什么意外,司机也需要防身啊。”更多网友提出,独身一人在夜晚根本不敢使用网约车,唯恐新闻里发生的意外、事故降临到自己身上。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安全是网约车的最低限制,保障乘客、司机的安全,成为大众的共识。

莫因个案放大“危险性”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熊丙万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结合发展新形势,把安全整改的成效制度化、标准化,进一步完善企业制度和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是大众的期待。

熊丙万表示,公众不能因为有个案,就放大了网约车安全问题的危险性,但同时必须加强监管、促进平台做好服务,提高出行品质。“网约车平台作为交通运输活动的组织机构之一,应保证交通运输从业人员以及相应服务的安全品质。交通运输部、工信部等7部委联合下发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第16条明确规定,网约车平台公司承担承运人责任,应当保证运营安全,保障乘客合法权益。”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以及各个省市对于网约车暂行管理办法规定的细则,都可作为监管的法律依据。

多平台“出招”保安全

在下线整改435天后,从11月20日起,滴滴顺风车陆续在哈尔滨、太原等7个城市上线试运营。上海政法学院教授赵运锋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滴滴顺风车为重新上线所制定的保障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驾驶员的综合素质,对提高顺风车安全性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携手公安机关对注册车进行背景审查对滴滴平台澄源正本具有重大意义。

此外,美团打车在线下设置了司机“安全小屋”,又开发上线了“驾驶员考试”功能,可以实现每日出车前的安全考试、定期集中考试等功能。首汽约车主要以内部风控为主,加强内部评比,从全国优秀司机中评选出“安全王”、“守护王”和“好评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对于网约车平台上的现有措施,熊丙万表示,不管是安全准入、对驾驶员资质的审核,还是说行驶过程中的紧急联系人措施、紧急呼叫措施以及一些安全提醒信息,网约车平台公司近年来的整体进步值得肯定。

针对平台公司,赵运锋提出了以下改善的方向。首先要对司机的审核应由形式审查向实质审查转变。例如,可增加对司机是否存在犯罪记录的审查、是否存在复杂人际关系审查,并适时增加对司机的心理测试,以切实避免司机本身问题导致的网约车问题的发生。另外,网约车平台应尽快完善投诉处理机制,引导司乘通过合理、合法渠道解决纠纷,避免司乘冲突向犯罪转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