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正规”操作掩人耳目 “套路贷”手法复杂升级

2019-11-17 19:09:5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日前,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集中宣判了几起“套路贷”诈骗案件,涉案总金额逾百万元,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至十年。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注意到,这些“套路贷”案件中暗藏着诸多玄机,一些“套路贷”涉案人员的“神操作”堪称滴水不漏。在一起案件中,“套路贷”诈骗嫌疑人竟然手握“证据”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害人“还款”,这些“证据”甚至包括经正规公证处公证的假借条。

记者发现,“套路贷”诈骗嫌疑人如今有了“证据意识”,他们通常会让被害人根据“行规”出具虚高借条,再通过银行转账这种“实际留痕”的形式把钱借给被害人。钱款到账后,他们会再要求被害人尽量无痕迹取现,归还虚高部分借款,最终实现“借10万,还100万”的目的。

诈骗者把被害人告上了法庭

全贤(化名)经朋友章某介绍,认识了看上去家底颇为殷实的李某。但令他想不到的是,认识李某3年后,自己会因为一笔根本不存在的借款被其告上法庭,李某在法庭上要求全贤归还“剩下的53万元欠款”。而这笔钱,是在全贤母亲看到虚假借条、被逼无奈已归还100余万元所谓“欠款”后,李某又一次的变本加厉。

实际上,全贤前前后后总共只借了33万元左右,却面临着156万元的还款数额。

2014年10月,全贤从向章某借款23万元。这笔钱,从全贤完全不认识的武某的账户转出,经章某转账给李某,再从李某账户转账给了全贤。当时,全贤出具了一张金额为23万元的借条一张。4天后,慷慨的李某又爽快地借给全贤3万元。

在拿到26万元借款后,李某给全贤普及了借款界的“行规”——你实际借款多少钱,需要出具一张数额为实际借款额数倍的借条,而这个倍数,是“6”。2014年10月22日,为了拿到更多的借款,全贤向李某出具了一张156万元的借条,并附一张收条,他甚至还跟李某到某公证处做了公证。当天,拿了156万元借条的李某,又借款1.61万元给全贤。

3天后,颇有法律意识的李某走了一个正规的转账手续。他通过银行转账156万元到全贤的账户,并要求全贤取现124.3万元。这124.3万元还没在全贤手里捂热,他就不得不在李某的安排下立刻把其中的120.3万元交给了李某。至此,全贤账户里的156万元只剩下了31.7万元,他随后又听从李某的安排,把其中的30万元转账到了武某的账户中。

从最初的26万元,到后来的1.61万元、4万元现金、账户剩余款1.7万元,全贤总共到手33.37万元。他想不到的是,自己刚把30万元转入武某账户,武某就转了5万元给章某的妻子。

知道自己可能上当的全贤,逾期坚持不予还款。李某便以那张数额为156万元的借条向其索债,全贤的母亲被逼无奈之下,只得替全某还款100余万元。2017年2月,李某又以该借条至法院起诉,要求全贤归还剩余的53万元借款、支付相应利息等。这场历经3年多的借款纠纷,最终在全贤主动找警方报案的情况下告一段落。

值得注意的是,李某到案后,对指控的事实、罪名均不认可,他称出具156万元借条、办公证均是被害人全贤自己提出的,而他本人只是“借高利贷”,并无骗取他人钱款的故意。审理中,李某退还了30万元。

房产中介“神操作”:借款30万元,还款130万元

在另一起案件中,“行规”又出现了。刘某是一家房地产中介公司的门店经理,在楼市不好的情况下,他顺带私下从事一些“借贷买卖”。

2016年4月20日,被害人李当(化名)经人介绍找到刘某所在的房地产经纪事务所借钱。李当想借30万元,刘某当场拍板,当日即可立刻拿出20万元借给他。但问题是,这笔几款无抵押,刘某要求李当按照“行规”出具翻倍借条。不仅如此,刘某还要求“走账”,即需要一笔与翻倍借条金额一致的银行流水。

他让李当签下了40万元的借款合同以及收款收据。当日,李当的账户即收到一笔来自第三人夏某的40万元转账。与前述案件被害人提现还款不同,这一次,李当没有提现,他将其中的20万元经两次转手后转回给了刘某。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注意到,“套路贷”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会只给被害人设下一个陷阱,并且,它的“胃口”不会只是两倍还款这么小。第二天,刘某称可以将剩下的10万元再打给李当,但总计30万元的借款,仍然需要按照“翻倍”这个行规书写借条。这一次,倍数是“3”。刘某让李当签下了90万元的借款合同、收据,并同时承诺会把李当前一天签署的40万元借款合同归还给他。

这天,李当收到了第三人夏某转来的90万元,并根据刘某的要求取现80万元交还给他。但刘某却并未将之前的40万元借款合同归还给李当。至此,李当实际借款30万元,却写下了40万元、90万元两张借条。

一个月后,李当还款了。他根据刘某的要求,将9.2万元归还至第四人沈某的账户,而沈某收到该笔钱款后将9万元转给了刘某。两个月后,刘某让扮演打款角色的第三人夏某以上述两份借款合同、收据及银行转账凭证等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李某归还本金130万元及利息。

被诈骗人起诉的李当,终于报案了。2018年8月1日刘某被公安机关抓获,相继被刑事拘留、取保候审。在取保候审期间,刘某又脱逃,公安机关再次将其抓获。到案后,刘某称其没有实施诈骗行为,其经营地产经纪事务所主要从事房地产买卖、租赁的居间业务,没有从事任何小额贷款的相关业务,对案件事实和罪名均不认可。

借钱平账,赔了房子

除了用“行规”诈骗的,还有的“套路贷”套来套去,最终“套”走被害人一套房产的。

2018年,被害人周某为借钱将其在外欠款“平账”,经人介绍找到被告人章某借钱。

2018年8月3日,被告人章某伙同被告人严某等人,诱使周某分别向严某、刘某、李某虚高借款30万元、60万元、40万元,合计130万元,并让周某当场打欠条。当日,看似极其爽快的章某转款30万元、60万元至严某、刘某的银行账户,并授意二人带周某至银行制造资金走账流水虚假给付。

周某将严某转给其的30万元取现20万元,将刘某转给其的60万元全部取现,计80万元交给于某、刘某等人。后严某陪同于某、刘某及周某等人前去平账。

这80万元,并未全部用来“平账”。于某、刘某等人借故留存现金59万元,并转入章某的银行账户。次日,章某从中转款40万元至李某的银行账户,再转至周某的银行账户,完成了李某借款40万元给周某的“资金走账流水”。之后,这笔钱被再次取现,交给于某、刘某等人继续平账。

20天后,章某哄骗周某用自己名下的房屋向其事先联系的陈某抵押借款130万元。其中,30万元转账还款给被告人严某、43万元转账还款给刘某、40万元转账还款给李某。严某、刘某收到钱款后再全部转账给章某。

周某发现自己借款十几万元但被骗走了一套房,遂报警。值得注意的是,被告人章某因本案被刑事拘留之时,尚因其他“套路贷”诈骗犯罪案件正处于服刑期间,其到案后照样没有如实供述主要罪行。

上述3起案件中,骗了100多万元还在不依不饶起诉被害人的李某被一审判决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剥夺政治权利一年,罚金人民币15万元;辗转多个账户转账欲骗取130万元“还款”的中介刘某一审也被判决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罚金人民币10万元;从事“套路贷”屡试不爽的章某再次因诈骗罪受刑,两刑合并执行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2万元。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上述“套路贷”案件判决生效后,法院还将根据“追赃挽损”“打财断血”的工作要求,继续通过执行程序追缴犯罪所得,并依法执行罚金刑,从经济上对“套路贷”犯罪进行打击,“对潜在的‘套路贷’犯罪苗头进行警示和抑制”。

(记者 王烨捷 通讯员 邵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