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三部门联手严打涉婴幼儿食品药品案

2019-10-18 21:09:1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食药安全无小事,近年来食品药品安全的整体形势有了明显改善,但是形势依然严峻。昨日(1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文,决定自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全国联合开展“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专项行动,保持打击食药安全违法犯罪高压态势。

昨日(1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召开发布会,三部门联合发文,决定自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全国联合开展“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专项行动,坚持依法从严打击,对违法行为“处罚到人”,保持打击食药安全违法犯罪高压态势。

重点办理涉及婴幼儿食品和药品的案件

此次的专项行动,确定了办案重点,要求重点打击发生在校园及其周边、餐饮聚集区、农贸批发市场、种养殖生产基地、菜篮子产品主产区、农村和城乡接合部、食品和副食品批发市场、冷库物流中心等区域的案件,以及呈现规模化、组织化、链条化的案件。

重点打击涉及婴幼儿食品和药品的案件;利用网络、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电视购物栏目等实施的案件;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舆论高度关注的案件等也是重点打击范围。

对违法犯罪人员实行从业禁止、终身禁业

此次专项行动强调落实“处罚到人”,对违法犯罪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主要负责人等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追责,实行从业禁止、终身禁业。

对再犯从严从重进行处罚,将其依法依规纳入“黑名单”,对其实施联合惩戒,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专项行动的工作部署中,强调了举报投诉的重要性。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执法稽查局局长杨红灿表示,要落实举报奖励制度,鼓励企业内部知情人举报食品生产、经营等环节中的违法犯罪行为,拓宽案件线索来源渠道,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探索惩罚性赔偿制度 让违法者付出代价

最高检检察委员会委员、第四检察厅厅长郑新俭表示,检察机关要探索建立食品药品安全领域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制度,让违法犯罪者付出沉重代价。

此外,检察机关要加强对犯罪数额的引导取证工作,通过制定类案证据指引、提前介入引导侦查、提出补充侦查意见等举措,引导侦查机关全面收集产品价格、产品数量、销售金额等证据,夯实认定犯罪数额的基础,为法院依法对犯罪分子施以财产刑提供依据,摧毁犯罪分子再犯的能力。

他强调,要依法向法院提出从严处罚量刑建议。“对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的被告人,检察机关依法就主刑和附加刑向法院提出量刑建议,对严重犯罪的,提出不适用轻缓刑、免刑,宣告从业禁止令等建议,配合法院追缴违法所得、收缴作案工具等。”

此外,对法院判处轻缓刑、免刑不当的案件,坚决提出抗诉,加大惩治力度。

注意职务犯罪和涉黑涉恶违法犯罪线索

发文要求,检察机关办理案件中,要注意发现并移送一批职务犯罪和涉黑涉恶违法犯罪线索。

市场监管部门、药品监管部门要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优势,主动作为,有案必查,查案必实,认真梳理、依法移送在举报投诉及案件办理中发现的涉黑涉恶违法犯罪线索,促进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此外,检察机关要通过制发检察建议,有效促进依法行政,及时堵塞制度漏洞。

市场监管部门、药品监管部门要严格执行行政处罚法、《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办案行为,统一裁量基准,完备执法装备,防范办案风险,不断完善查办案件管理制度。

【数据】

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全国检察机关以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劣药罪,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这四个罪名共批捕5299件8401人,起诉12601件20513人;建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上述罪名案件3259件3669人;监督公安机关立案1332件1552人。

看点1 疫苗安全

处罚违法企业相关责任人 追责追刑到个人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我国首部疫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将于12月1日正式施行。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吴利雅表示,将制定出台配套制度。“为督促指导各级药品监管部门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加强疫苗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监管,在保证疫苗质量安全的情况下,与有关部门配合加快相关配套制度文件的制修订工作。”

针对疫苗安全问题,吴利雅表示,要从源头防范疫苗质量风险,做到对疫苗生产企业检查的高频次和全覆盖,依法严查重处违法违规生产行为。同时,还要处罚相关责任人,追责追刑到个人。要与相关部门联合采取诚信惩戒措施,对违法者实行行业禁入。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要求,要依职责强化储存、运输、配送以及预防接种中的疫苗质量监管,重点对冷链控制和流向追溯进行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此外,她表示,要落实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制度,落实疫苗企业年度报告和信息公示制度,加强疫苗销售配送管理,建设疫苗电子追溯体系;加大疫苗批签发检查检验力度,改革完善批签发。

看点2 新规修订

优化流程 进一步加快新药审评审批速度

吴利雅表示,正抓紧配套规章制度的制修订。“药监局已经拟定疫苗药品配套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技术指南工作计划,正在按照安排抓紧开展规章和文件制修订工作,完善配套制度,确保法律法规的顺利实施。”

她表示,要继续大力推进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畅通优先审评渠道,优化审评审批流程,进一步加快新药审评审批速度,释放制度红利,鼓励药品研发创新,让群众用得上好药。

对药品安全监管的执法工作,吴利雅表示,要充分运用飞行检查、有因检查、派驻检查、日常检查和药品抽验等多种手段,加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和延伸检查,对发现的违法行为依法严肃查处,严格处罚到人,并及时公开处罚信息,会同相关部门开展信用联合惩戒。

看点3 网红“带货”

将对“刷单”“假评论”等违法行为重拳出击

现场直播、网红“带货”已经成为新的电商生态,如何保障“网红”食药品安全是当下出现的新问题。

杨红灿表示,市场监管总局对网红食品现象高度重视,对正确地使用网红途径做宣传不反对。

“但是,一些商家揣着‘赚一笔是一笔’的思想,把价格定得虚高,却不太重视商品质量。甚至一些网红食品,尤其是保健食品,非法添加西药成分事件偶有发生,群众反映强烈。”

他表示,将对利用网络、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电视购物栏目等渠道实施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重拳出击。

电商第三方平台应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并对“刷单”“假评论”涉嫌违反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此外,对受众广泛的食品,进行重点排查,一旦发现不合格食品立即进行立案查处,绝不手软。

最后,杨红灿提到,会依法对处罚信息向社会公开,对有问题、有隐患的食品予以及时曝光,从而让每一个消费者都能心中有数,放心安全地享用美味。(记者 王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