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建议限制14岁以下未成年当网络主播

2019-08-27 00:09:20 信息来源:新京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原标题: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发布《中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律政策研究报告》

建议限制14岁以下未成年当网络主播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发布《中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律政策研究报告》,限制14岁以下未成年当网络主播。专家表示应立法明确禁止未成年人注册网络主播,也有观点认为不应该“一刀切”,堵不如疏,要加强引导。

网络直播、短视频持续火热,不少未成年人加入“直播大军”,出现不少乱象。日前,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发布《中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律政策研究报告》(简称《报告》),建议限制14岁以下未成年开直播、发视频,仅允许其在父母同意或陪伴的情况下使用。

晒孕照脱衣 未成年人直播乱象频出

近几年来,网络直播、短视频越来越博得未成年人的青睐。《报告》指出,相关数据显示,4.25亿网络直播用户中,青少年观看直播的比例达到45.2%。

但网络直播内容良莠不齐,更有未成年人涉足网络直播,乱象频出。去年,媒体曝光在快手、火山小视频平台上,怀孕的未成年妈妈扎堆做网络主播,晒孕照、验孕棒、医院产检书吸引眼球。随后,国家网信办要求两平台将违规网络主播纳入跨平台禁播黑名单,禁止其再次注册直播账号。

2017年,美拍直播平台被媒体曝光有小学生等未成年人脱衣直播。美拍回应称,将深刻反省并立刻开始联合处理,并关闭所有认证为未成年人用户的直播权限。国家网信办责令美拍全面整改。

报告建议限制14岁以下未成年开直播

《报告》指出,在如何限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上如今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包括实名认证、限制时间、一键禁玩等多种方式,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旧面临很多现实挑战。

《报告》认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不仅是限制,而是要强化引导。政策制定者要以儿童最大利益为基本原则,堵疏结合。应在保证个人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为未成年人提供网络娱乐空间。对于未成年人的网络直播、发视频等娱乐行为,监管重点应该是内容而不是主体,建议在立法中应区别对待。

对于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报告》建议可允许其在父母同意或陪伴情况下使用相关服务。此外,平台应该将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引入算法推荐、完善技术措施,优先推荐能对未成年人的行为起到正向引领作用的优秀作品。

■ 追问

是否应全面禁止未成年人做主播?

有专家建议立法禁止;不同声音认为不应该“一刀切”

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青联界别提交了《关于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提案》,建议考虑对未成年人担任网络主播作出明确的禁止性规定。

“建议禁止未成年人担任网络主播”的话题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众多网友表示支持,认为网络直播平台内容良莠不齐,未成年人恐被“带歪”,而且未成年人大多缺乏个人保护意识,在直播中可能被诱导泄露姓名、学校及家庭地址等个人信息,隐私泄露也将会给未成年人带来很多潜在风险。

教育学者熊丙奇认为,未成年人主播乱象,有必要立法明确禁止未成年人注册网络主播。由于未成年人缺乏自我识别、管理能力,应该禁止注册成为网络主播,如果有网络直播平台聘请未成年人担任某一视频栏目的主播,可在监护人的同意下接受这个工作。

也有不同观点认为,不应“一刀切”禁止。有网友表示,网络直播应在限制内容上下功夫,而不是年龄,“需要整改的是直播内容,而不是一棒子打死一整个年龄段”。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担心,在未成年人涉足网络直播问题上,以堵为主的保护策略恐难奏效,应该限制使用而不是将他们隔离在网络之外。

网络直播限制14岁以下依据是什么?

专家表示,未成年人具备一定辨别能力界限一般在14岁

对限制使用网络直播的年龄段,一直以来也有不同声音。有观点认为,禁止未成年人直播的年龄应以18岁为限。也有网友建议,应限制16岁以下未成年人开直播。

佟丽华认为,在立法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区别对待。对于14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尤其是16周岁以上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在法律上被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其已具备一定的辨别能力,也需要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应赋予他们自主选择使用网络直播或播发视频的权利。

对于14周岁以下的儿童,因其心智发展还不够成熟,缺乏一定的判断力,可允许其在父母同意或陪伴情况下使用相关服务,企业可采取技术措施屏蔽隐私。

“我们应该看到,网络社交也给未成年人带来了很多积极影响。”在佟丽华看来,未成年人通过网络直播、发布视频可以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例如读书、音乐、舞蹈、手工等,由此找到有共同兴趣的伙伴,也有未成年人通过这个渠道,凭借自己的知识和本领获取一定的收益,增强了自己的价值感和获得感,“如果一律禁止,他们的这些诉求又该如何得到满足?是否又会寻找新的替代方式,引发新的问题?”

■ 链接

未成年人能否做主播 各地规范不一

目前,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对于未成年人能否参与网络直播并无明确规定。2016年12月起,由国家网信办发布的《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并未对未成年人注册作出限制。

2016年4月,北京市网络文化协会携同百度、新浪、搜狐、爱奇艺等20余家从事网络表演(直播)的主要企业共同发布《北京网络直播行业自律公约》,要求所有主播必须实名认证,不为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提供主播注册通道。

2018年,湖北武汉新修订的《武汉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规定,视频直播网站聘请未成年人担任主播或者为未成年人提供主播注册通道,应当征得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同意。

今年1月,《网络直播主播管理规范》中要求:直播内容如有未成年人单独出镜,需要提前向直播平台进行报备,直播平台审核确认资料无误后,才能进行直播。

大多数家长关注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首先就是防沉迷,很多家长甚至政策制定者关注的是如何限制未成年人上网时间。但问题是为什么孩子们越来越沉迷网络?现实世界为什么失去了吸引力?我们是否从儿童健康成长视角在思考这个问题?要看到的是,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不仅是网络的事情,归根结底是现实社会各种问题的集中反映。——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

(记者 许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