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煤矿尘肺病补助发放成谜

2019-07-14 20:54:0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焦点访谈丨谁修改了我的档案?谁领走了这份补助金?

  矽肺是尘肺的一种,是长期在井下作业的煤矿工人易发的职业病,也是工伤的一种。不久前,湖南省常德市下属的国有煤矿羊耳山煤矿关停,常德市财政拿出800多万元,对煤矿企业之前退休的工伤和职业病患者发放一笔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但是,一些长期在井下工作并患有矽肺病的工人却发现,自己的名字不在补助名单上,相反,一些很少下矿的职工却领到了补助,疑点颇多。

点击进入下一页

  羊耳山煤矿是湖南省常德市下属的国有煤矿,2017年因资源枯竭,生态环境保护等多种原因,常德市政府决定将企业关停。在关停工作结束之后,2018年底,市财政决定拿出一笔钱,对在企业退休的工伤职工发放一笔一次性补助金。

  按照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35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要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补助金额根据伤残等级的不同,支付21个月到27个月的工资。按照这个标准,这个煤矿的工伤人员能领到8000元到1万多元的补助金。

  煤矿企业的工伤人员大多数都是因为得了矽肺职业病被确定为工伤的,他们大多长期在井下一线工作,身患矽肺意味着尘肺,堵塞了肺泡呼吸困难,病情一旦发展到矽肺二期,就基本失去劳动能力,只能在家休养。工人们听到政府要给他们发放这笔工伤补助金,非常高兴,可是随后在煤矿公告栏上公布的公示名单,却让他们难以理解。

  李宽月今年65岁,在羊耳山煤矿的一线干了近30年的采掘工,因矽肺二期2001年退休。矽肺损害了他的身体,20多年来他只能在家休养,靠退休金生活,原本他对这次补助抱了很大的希望,可是他并没能列入名单,这是为什么呢?

  湖南常德市人社局老工伤管理科科长谭云龙告诉记者:“属于1996年9月30号之前受到工伤伤害的,发生工伤受到工伤伤害的,他是按照1951年政务院工伤劳保条例里面规定的工伤待遇项目进行享受,但是这个1951年的劳保条例里面,没有明确确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这个待遇项目。”

  原来,在1996年,原国家劳动部发布了266号文件,文件中第一次提到了要对工伤致残人员发放一次性工伤补助金,因此1996年9月30日成为一个重要的节点,在此之前发生的工伤不在此次补偿范围内。应该说这是依据国家的相关法规制定的时间节点,也是合情合理的,那么职业病的发生时间是如何计算的呢?对此法规也有明确的规定。

  谭云龙说:“职业病的诊断报告出来的时候,那一天等于就是工伤发生时间。”

  李宽月的职业病证显示,1997年11月常德市职业病鉴定委员会诊断证明他患有职业病二期矽肺。按说他是符合这次发放一次性工伤补助标准的,可是为什么发补助的时候,却说他的工伤时间是发生在1996年9月30日之前呢?

  经反复查询,他了解到,原因出在他的档案上。在他的个人档案里有一份关键的文件,叫做《湖南省企业职工劳动能力鉴定表》,中间写有:1997年经市尘肺鉴定所鉴定为二期矽肺。在这下面还写了一句话,1998年10月当地医疗技术鉴定小组出具意见:该同志诊断为二期矽肺,建议按职业病病退处理。按理说这就已经证明李宽月的工伤发生时间的确是在1996年9月30日之后,是符合领取补助的要求的,可是在表格的上下还添加了两排小字:1980年普查为一期矽肺。1994年普查为二期矽肺。据此,市人社局的工作人员认为,这显示李宽月也有可能是在1996年之前确诊职业病的。

  这两排小字是谁添加的,又为什么添加,现在谁也无法说清。就这样,在资料缺失,档案里疑点重重的情况下,尽管这批老工人手里拿着1997年发放的职业病证,这次补贴发放,他们还是被排除在外了。

  和李宽月一样,和他同时退休的一线工人大约有几十位,档案里都出现了让人疑惑的情况,被排除在外。由此看来,这次工伤补助金发放的条件是特别严格的,稍有存疑就不予考虑,可是一些老工人反映,在发放补助的名单中,有一些人的经历存在疑问。

点击进入下一页

  按照工人们的说法,补助名单上的500多人中,有不少人根本没怎么下过井,更不可能是矽肺病患者。按照对待这些老工人的经历来看,这次发放补助的认定过程非常严格,如果这些人并不是职业病患者,怎么可能通过审核呢?

  记者随后展开了进一步调查。以表格中一位姓刘的职工为例,按照材料上的说法,他是一位矽肺二期的职业病患者。一般来说,身患矽肺病,必须要有多年在井下直接采煤,直接接触粉尘的历史。记者和人社局的工作人员一起查阅了该职工的个人资料。在刘姓职工的档案里,有一份职业病诊断报告单,写着他有井下采掘14年的历史,可是仔细看档案,他1987年从财会学校毕业,一直在煤矿供销科担任会计员,而在另一份工资表中,他的职务工种却涂改成了掘进。

  不仅是这一个人,记者随后又调阅了名单上多人的资料,情况类似。一位姓李的职工,档案里有一份二期矽肺的职业病诊断书,上面写明他有井下采掘20年的历史,可是根据矿里的资料介绍,他1981年来矿参加工作,长期从事后勤行政工作,先后担任过放映员、商店经理等,这20年井下采掘的历史从何而来呢?在他的工资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工种一栏有明显的涂改痕迹,改为了掘进工,而曾经放映员的工作被涂改成了放炮员。

  对此,谭云龙说:“我只能评价,他这个档案管理非常不规范。为什么他这个情况和职业病诊断报告单那个信息有出入,这由企业解释,我解释不了。”

  人社局的干部说解释不了其中的矛盾,记者电话联系了李姓职工和刘姓职工,想向他们了解核实是否长期在井下工作,却没有得到回应,对方都挂掉了电话。

  经记者核查,这些领取补助的矽肺病退休人员,确实有不少是和真实情况存在矛盾的。实际上,对于这些矛盾存疑之处,工作人员却没有紧追不舍严查到底。那么作为关键证据的职业病诊断报告单,究竟是怎么出炉的呢?记者随后到常德市职业病防治所了解情况。

  经了解,在2009年以前,由于没有采取严格核实身份证以及严查职业史等,一些职业病诊断的真实性不能确保。湖南常德市职业病防治所所长樊国华回忆说,当时确实存在一些利用提前退休政策而人为制造矽肺病的情况:“一下把他赶到社会上去了,没经济来源了,当时就可能采取了一些另外的措施,采取一些方法(办病退)。”

  一些当时提前办理了病退的职工,这次也纳入了补助的范围。尽管领到了补助金,他们中的一些人对自己患矽肺病的情况并不清楚。

  记者问:“当时是说你是矽肺二期?”某病退职工说:“这个我还真不懂。”记者问:“你是一期还是二期你知道吗?”该病退职工回答:“这个我真不懂。”

  这么多明显的矛盾存在,负责这次煤矿关停的主管部门对于补贴核查的流程到底是怎么要求的呢?

  湖南常德市国企改制专项工作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傅奉义说:“实际上我们以职业病诊断书一些有法律效力的为基本依据,同时也讲究他是不是职业病,成不成一个证据链条,所以说我们有一整套的东西,乃至工资表,乃至发生工伤事故的安监局的有关东西,他在安全事故中是一个什么角色,等等这一些,尽最大的努力,去保证它的一个真实性。”

  如果真的像这位主任所说的那样去做的话,又怎么会出现这样一些档案造假的人这次领到了补助呢?据了解,为了彻底解决关停羊耳山煤矿的相关问题,常德市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工作队,然而工作队对于这些明显造假的档案并没有认真核查。

  常德市羊耳山关停工作队队长伍中福说:“我工作是摸清情况,向市里面有关部门呈报,不需要我来甄别,都是本人档案里面的东西,我有什么依据来质疑他档案的真实性呢?”

  到底有多少该领而领不到,不该领却领到补助金的职工,还有待当地有关部门的调查。但就记者调查的结果看,当地在确定谁该领谁不该领的问题上,工作还应该细致、细致,再细致,以人为本,一碗水端平。发放伤残补助金,确实应该有个标准。既然划出了标准,就不应该放过疑点,让标准有污点;既不能让人钻了空子,更不能让为了煤矿发展而真患上矽肺病的职工寒了心。记者采访结束之后,常德市委市政府表示,要核查问题,加大甄别力度,通过各种措施救济老工伤职工。希望有一个各方满意的结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