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证监会、廉政公署联手捕人,涉IPO贪腐案

2019-06-30 18:41:49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深夜又出大消息,香港证监会出手,联合廉政公署,刚刚抓了港交所一个前高层,还有两名相关人员。

港交所前高层被抓

涉嫌卷入上市科贪腐案

6月26日晚间,香港证监会官网刊登,证监会廉政公署采取联合行动,在行动中拘捕了港交所上市部首次公开招股审查组一名前联席主管及两名与他相关的人士,怀疑他们在该两间上市公司的上市申请审批过程中涉及贪污及公职人员行为失当。

以下是公告原文:

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与廉政公署采取联合行动,搜查两家保荐人公司的办事处。证监会是运用其在《证券及期货条例》下的权力进行有关搜查。

廉政公署公布其搜查了另外多个地点,当中包括两间上市公司及一间财经印刷公司的办公室。廉政公署在行动中拘捕了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上市部首次公开招股审查组一名前联席主管及两名与他相关的人士,怀疑他们在该两间上市公司的上市申请审批过程中涉及贪污及公职人员行为失当。

作为上述联合行动的一部分,证监会正在对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联交所)执行或处理上市及其他事宜的方式进行特别检视,而该等事宜或与上述调查有关。

证监会作为法定监管机构,在《证券及期货条例》下有责任监督、监察及监管港交所及联交所的活动。

由于调查仍在进行当中,本会现阶段不会作出进一步评论。

香港的廉政公署什么地位?相信不用基金君多解释。

“香港,胜在有你和ICAC”,廉署的这句口号广为流传。纵观香港历史,在短短十几年间,从一个贪污严重,消防员救火都要收取贿赂的社会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廉洁的城市之一,这一成果离不开廉政公署的努力。

对外界来说,香港廉政公署(英文缩写ICAC)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存在,他们办公独立、不接受访问、不主张暴力,甚至“连外面的朋友都没有”。

港交所回应

据香港信报报道,香港廉政公署拘捕了香港交易所上市部首次公开招股审查组一名前联席主管及两名与他相关的人士,怀疑他们在两间上市保荐人公司的上市申请审批过程中,涉及贪污及公职人员行为失当。

港交所对此回应称,获悉廉政公署正对一名涉嫌舞弊的港交所前雇员进行调查,相关舞弊行为据称发生在其任职港交所期间,廉政公署没有对港交所或港交所的其他员工进行调查。港交所目前不能就正在进行的调查发表进一步评论。

港交所此前被爆丑闻高层涉贪

 曾“放水”30多家企业IPO

6月初,曾有香港本地媒体报道称:负责新股(IPO)审批的港交所前高层,联手保荐人及律师行在IPO过程中涉‘不当审批’及向个别上市申请人‘放水’,协助不完全符合上市要求的公司通过新股审批,涉及超过30宗上市申请,包括已上市的建筑股及餐饮股。

据媒体报道称,一名港交所IPO审查小组联合主管,涉嫌向30多家不符合上市要求的公司“放水”,其中包括已上市的建筑股及餐饮股,目前已离职,其办公室重门深锁,私人物品亦被禁止带走。

港交所相关发言人表示,港交所是受到严格监管的上市机构,有既定而有效的内部流程和机制,包括上市审批程序,该行之有效的机制确保香港交易所的操作保持高度诚信和专业操守,包括处理任何不当行为,港交所致力于维护香港作为领先金融市场的素质,持续发展和市场高度透明,也不对个别员工事宜作评论。

香港生物科技协会对这位前高层的介绍资料为,其于2013年加入港交所,为港交所上市科IPO审查小组联合主管,管理一个由70名员工组成的团队,负责监管新上市公司的申请程序,包括新上市公司的交易、发布指引、制定IPO政策和审核招股说明书。在此之前是德意志银行高评级小盘股研究团队的主管和负责人,在金融和银行业工作超过15年。

香港IPO是怎样的过程?

新股破发率高

据上证报此前报道,香港IPO审核制度并非“注册制”,而是“双重存档制”,即由港交所和香港证监会共同审批,但事实上香港证监会很少干预一般的IPO审批,港交所起主要把关作用。

具体到港交所内部,上市第一道审批由上市科执行。一旦企业满足最低上市门槛,上市科在决定IPO成败上有较大的话语权。”

据证券时报报道,按照港交所的上市流程,上市科就是企业在IPO中需要面对的一道最重要的关卡,企业上市前需要重金聘请一堆投行、会计师、律师来制作长达几百页的上市招股书,然后递交到上市科,这个团队的人就开始审核材料。在审核之后通常还有上市委员会的聆讯,上市科需要在上市委员会面前解释这家公司为何能够上市,是否满足了上市条件。

对于上市科权力的制衡,香港证监会2016年向市场咨询,希望能够在上市科和上市委员会之上增设“上市政策委员会”和“上市监管委员会”,但没能通过,主要担心增加一个环节就意味着上市需要更长的时间,从而影响香港IPO市场。

2018年3月9日,港证监会与联交所签订《归管上市事宜的谅解备忘录》补充文件(以下简称“补充文件”),在《补充文件》的安排下,新的上市政策咨询小组成立,成员包括12名来自港证监会、上市委员会、香港交易所和收购及合并委员会的高层代表,主要作为一个建议、咨询及督导平台。

但有市场人士认为,港证监会与联交所成立的这个上市政策咨询小组,只有建议的权利,实际意义并不大。

据一位投行人士透露,曾经有一家香港本地餐饮集团递交上市申请,上市科反馈要求公司对食材的采购流程和物流仓储进行整改。若完全达到合规要求,公司可能要为此耗资上千万,上市进程也将推后半年以上。找上市科有关人士通融后,公司只稍作整改并承诺未来改进,即被“放行”。

有市场人士称,传闻所涉及的“前上市科高层”在过去几年基本把持了港交所所有建筑股和餐饮股IPO的审批。

自2018年截至今日,港交所一共迎来267家公司上市,其中有174家股价处于破发状态,占比65%,股价腰斩的达63家,占比24%。新股表现令投资者失望,尤其是当初顶着新经济光环上市的“独角兽”企业,有的市值已缩水过半。

李小加:再完美的制度,

都不可能完全杜绝"蛀虫"!

港交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在今年6月14日出席上市仪式后,回应关于港交所前高层涉嫌IPO不当审批的报道。李小加表示,对于香港的上市发行制度的自我纠错能力、自我清除能力充满信心,若有“蛀虫”会及时清除。

6月上旬有媒体报道一名负责公司上市审批申请的前港交所高层员工,联同保荐人及律师行于过程中涉“不当审批”,协助不完全符合上市要求的公司通过新股审批,涉及超过30 宗上市申请。该传闻引发市场对于港交所上市发行制度的讨论。

李小加对于上述情况回应称,香港交易所的一贯政策是不评论个别人士、个别案件或者个别员工的具体事情。他表示,有注意到外面有很多猜测。至于这些猜测是不是事实,只能待时间证明。

对于上市发行制度,李小加充满信心,他认为这是一个标准非常清晰、自由裁决量非常有限、市场主导的披露制度。在这个制度之下,无论是谁在监管过程中,权力都受到了非常清晰的制衡和检验,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出让一间公司来上市的决定。这个机制的核心就是要把权力限制住,令贪腐的空间大幅缩小。

李小加说,“再完美的制度我们都不可能完全杜绝‘蛀虫’,不可能完全杜绝‘烂苹果’,但是只要发现一旦有‘烂苹果’,一旦有‘蛀虫’,那会毫不犹豫把它清除掉。我对于我们这个制度的自我纠错能力、自我清除能力充满信心。”

港交所2018年荣登全球IPO “募资王”

港交所的数据显示,2018年共有207家企业在港上市,首次公开招股(IPO)集资额达2778.5亿港元,位居全球第一。港交所因而也被称为2018年的全球“募资王”。

 

登顶全球“募资王”的同时,港交所新股的破发也非常惨烈。安永的报告显示,2018年港股市场有32%的新股首日破发,证券时报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6月,港股2018年上半年发行的新股破发率达到72%。

新股的大量破发,也让市场出现港交所“IPO放水”的传闻。

港交所数据显示,2018年证券市场日均交易额为1093.2亿港元,同比上升23.9%,衍生产品市场中期权及期货成交为286656880张,均创下历史新高。2018年度三大IPO分别为中国铁塔、小米集团和美团点评,金额分别为588亿、426亿以及331亿港元。

2018年,港交所还实施了25年来最大的上市制度改革,出台了“容许未能通过主板财务资格测试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容许拥有不同投票权架构的公司上市”等新规则,有效吸引了新兴及创新产业企业来港上市。全年共有28家新经济和生物科技公司在港上市,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额达1360亿港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