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弘扬抗战精神,我们义不容辞”

2019-06-04 23:16:3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弘扬抗战精神,我们义不容辞”

——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志愿者群体

刘华东 王昊魁 曾冰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弘扬抗战精神,我们义不容辞”

“小朋友,你心目中的英雄是谁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以下简称“抗战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问随父母来参观的小男孩。

“奥特曼!”小男孩脱口而出。

老奶奶笑语盈盈,拉着小男孩的手走到一旁的展区。“今天奶奶再给你讲一位英雄,她的名字里也有一个‘曼’字,她叫赵一曼。赵一曼是一位英雄,也是一位妈妈……”

这位老人叫王秀花,是抗战馆的一名志愿讲解员。她声情并茂的讲解,让闻声而来的游客逐渐围成一圈,听到赵一曼给孩子写完绝笔信英勇就义时,有的游客已泪眼婆娑。

永定河畔、卢沟桥边,每天到抗战馆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在这里讲解展陈文物和抗战故事的,除了18位专业讲解员,更多的是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志愿讲解队伍。他们是退休职工、是学生、是社会工作者,但穿上志愿者马甲,他们都是抗战馆志愿者。

“记得是2007年,我在报纸上看到抗战馆招聘社会志愿者的信息。我看到之后很激动,马上就报名了。”十几年前报名参加志愿者的经历仍然历历在目,王秀花告诉记者:“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就是听这些英雄烈士的故事长大的。我觉得英烈精神激励了我们这一代,肯定也会激励下一代,这样的传承不能断代。”

“那些经历就像一幕幕电影画面,经常出现在脑海里。”志愿者王宜凡退休前是一名中学老师,在北京市怀柔区支教期间,他曾数次实地走访抗战遗迹。“多少英雄为了国家独立而英勇战斗,如今他们中的大部分都已经牺牲或者去世,我们要是再不讲,知道这些历史的人就更少了。”为此,王宜凡坚定了要把听过的抗战故事讲给孩子们听的信念。

“要英勇冲锋,歼灭敌寇……”4月4日,在“清明节的铭记——尊崇英雄烈士 厚植家国情怀”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这首《新四军军歌》再次响彻抗战馆。合唱队伍里的林汉京背着军号,唱得格外卖力。林汉京是抗战馆几个管乐团和合唱团的组织者之一。

“弘扬抗战精神,我们义不容辞!这不只是一句简单的口号。”退休前从事国防工作的林汉京说起这话中气十足,“我们一定要让青年人了解过去的历史,让他们知道‘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道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抗战馆做一名志愿者,并不轻松。抗战馆的馆址位于北京市西南部,很多志愿者来服务的车程都在一个小时以上,很多老年志愿者为了避开早高峰,每天一早就戴上志愿证、穿上志愿服装、背着水壶出发了。“志愿者与讲解员相比时间上更自由。”林汉京说,讲解员通常要在一个小时内完成讲解工作,而志愿者则可以延伸讲解历史故事、历史人物,讲解的时间往往超过两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英雄烈士也是活生生的人,雕像、文物虽然是冰冷的,但英雄的精神是有温度的。我们的任务,就是把大家从戏说、恶搞那里拉回来,让年轻人认识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王秀花对记者说。

近几年,王宜凡健康状况不好,来抗战馆也从一周五次变成了一周三次、一周一次,但他始终坚持着这份志愿服务。“也有人对我当志愿者不理解,说‘好不容易退休了,不到处旅旅游、看看孙子,受这份累干什么’。但我每次讲完,看到观众们深受感动的眼神,我就知道这些付出是有意义的。”王宜凡说。

(本报记者 刘华东 王昊魁 本报通讯员 曾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