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揭秘:王光美的传奇家世

2019-06-04 23:14:2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王光美和兄弟姐妹们的合影

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这样一个大家庭的兄妹中,既产生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家主席夫人和电子部副部长等中共高级领导和知名人士,也有人担任了国民党总统的经济秘书、国民党空军总部的作战处长等,虽政见不一,但兄妹间融洽仍同手足……

(本文摘自《百年潮》2010年第7期作者:罗海岩)

十多年前,因为一次采访活动,我作为新华社记者和时任武警水电部队政委的刘源等五人赴藏。在蜿蜒的雅鲁藏布江边,我对他说:您的父亲刘少奇是属于这个国家和党的财产,人们耳熟能详,但你的母亲家族却鲜为人知,让人扼腕生叹,应该写出来才好。刘源笑着说:我哪有空闲啊,你不正可以写吗?

出身名门望族

在王光美家的家谱上,这样记载着她的父亲:王治昌,号槐青,早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专修法律,毕业后东渡日本,在早稻田大学改学商科。回国后在清末科举应试中,考取商科举人。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时,任农商部参事,后升至工商司司长、代理农商部长……王治昌是当时管理中国经济的重要人物之一,深受北洋政府器重,曾被授予“特命全权公使”头衔,参加了两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在英国伦敦出版的《中国名人录》中,他被冠称当时中国政府内的“革新派”人士。

王治昌学识广博,熟读经史,敬佩孙中山等人的革命事业。1925年8月20日,他的留日同学兼拜把兄弟、国民党著名左派领袖廖仲恺在广州遇刺身亡后,被誉为“绝无党派门户之见”的王治昌,愤而退出北京政坛,闲居北京西单旧刑部街,和妻子儿女们过起了平民隐居生活。日伪时期,他坚持不出仕为官。为了生活所计,他把相邻的两个院落先后出租,聊补炊米。解放后,年逾古稀的王治昌由周恩来总理任命,担任了中央文史馆馆员。1956年在京病故。

王光美母亲董洁如出身天津富商世家,毕业于天津北洋女子师范学院,是中国第一批女大学生。她贤惠豁达,教子有方,曾冒险掩护和营救过多名中共地下工作者。解放后,她曾当选为北京市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北京市第四届政协委员。董洁如的叔叔是与李大钊一起就义的烈士。

董洁如先后生下8个孩子,加上以前去世的夫人遗留的3个男孩,全家共11个子女。她对不是自己所生的孩子给予了更多的关爱,前夫人的3个孩子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许多认识董洁如的人,都敬佩她为人的风格。人们没见她着过急生过气,没听过她高声讲过话,显得慈祥恬静,自尊不争。她对所有孩子视同己出,对家庭精心呵护,王光美耳濡目染,也影响了她以后的家庭生活和人生理念。在“文化大革命”中,老人惨遭迫害,被关入监狱达四年之久,1972年7月病逝于北京秦城监狱中。

王光美的兄妹们

王光美排行第七,上有六个兄长,下有四个妹妹。每年入冬以后,是孩子们欢乐的溜冰时节。是时,孩子们每人拿个脸盆,争先恐后地去后院“泼冰”。有的孩子后来成了学校的滑冰队员。王光美除了爱好滑冰,还是学校的篮球队员,强健的体魄,是她后来战胜生活磨难的重要条件之一。

王光美的十多个兄弟姐妹中,最早参加革命的是四哥王光杰。后来改名为王士光,是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主人公的原型之一。20世纪30年代,王光杰先在北京大学数学系读书,后转到清华大学电机系,学习无线电专业。后来担任党内重要职务的姚依林、郑天翔等当时都是他清华大学的同学。

1935年12月北平爆发一二九运动,王光杰投身其中,不久加入了党领导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北平沦陷,清华大学迁往西南内地,王光杰没有随校转移,而是留下参加抗日活动。为了收听苏联伯力一家电台的抗日广播,并把内容记下来进行抗日宣传,王光杰在家里组装收音机和无线电台。王光美还帮他收听收抄过。后来,中共北方局需要在天津建立秘密电台,化名姚克广的姚依林找到王光杰,让他想办法组装一部无线电收发报机,并筹建秘密电台。为了掩护工作,地下党安排了一名叫王兰芬的女青年,以夫妻名义和王光杰在天津英租界租房,作为秘密电台的地点。1948年王光杰从晋冀鲁豫根据地来到西柏坡,向中央汇报解放区的广播电台工作。王光美见他需要手表,就把自己的表送给了他。四哥要王光美和他一起去根据地搞电台。王光美想了想说现在不行了,我可能要结婚了,并把和刘少奇的来往告诉了他。王光杰听了表情很严肃,说你别胡思乱想,刘少奇是我们党的领导!

新中国成立后,王光杰任电子工业部副部长,在电子行业德高望重。“文化大革命”中,他被诬为“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臭老九”,加上和王光美的关系,在秦城监狱被关了8年。在狱中他无事可做,就索性写起书来。在监狱里的小纸片上,他写满了密密麻麻的70万小字,足足钉了39本。出狱后,他一口气出版了12本无线电和雷达方面的专业书。

2005年,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几位抗战老战士和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坐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主席台上。其中一位面容清癯、精神矍铄的老人就是抗日战争中著名的空军英雄,曾打落八架半敌机的王光复。此次中国政府邀请旅居海外的89岁的王光复和夫人来华参加纪念活动。胡锦涛主席给他们颁发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

五哥王光复,抗日战争中,他在国民党空军服役,是一位优秀飞行员。他在对日空战中,先后驾驶战机打掉日寇飞机八架半(半架指与另一美国飞行员共同击落)。抗战期间,中国飞行员击落敌机的最高记录是九架,王光复居于第二位,成为当时著名的抗战空军英雄。

抗战胜利后,王光复曾回家一次。当时国共两党已现分裂,王光美和家里的兄妹们围住他七嘴八舌:你为什么站在国民党一边?你有没有向共产党投炸弹?王光复急忙申辩:“我在国民党军队里打日本鬼子,我没有也不会向共产党投炸弹。”

王光复在国民党军队里深受重用,曾任空军大学教官、飞行监察室主任、空军总部作战处长等。50年代初,国民党知道了王光复和王光美的兄妹关系,他因此而受到排挤。王光复一气之下,提前退役,携妻子和一儿一女离开台湾赴美国定居。改革开放以后,王光杰去美国访问时,这两个多年站在对立阵营的兄弟俩,在美国相拥而泣。时空的变迁,使许多记忆和情谊消蚀,许多东西化为过眼烟云,但一切都隔不断血脉和手足之情。晚年的王光美和王光复的联系越来越多,她的影集中,珍存着许多王光复过去和现在的照片。此时他们都历经沧桑,拥抱生命的夕阳了。

二哥王光琦,曾为国民党总统李宗仁顾问,毕业于清华大学,后在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硕士,学成后回国。

抗战胜利后,李宗仁被任命为北平行辕主任。赴任前他对熟识的胡珉父亲说,他要去北平了,但在北平一个熟人也没有。胡珉父亲就推荐了女婿王光琦。当时国共内战时期,王光美的父亲非常谨慎。他多次盘问王光琦,为什么和李宗仁搞到一起。王光美和妹妹曾躲在屏风后面,好奇地偷听王光琦的解释。

李宗仁当选国民党副总统后,聘请王光琦为经济顾问。北平解放前夕,王光琦拒绝离开大陆而留下来。后在对外贸易部从事国际贸易研究。

六哥王光英,因出生时父亲正出访伦敦,所以取名“光英”。他曾任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八、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美和他只差两岁,两人小时一起上学,一起回家,充满儿时的欢乐。王光英喜欢弹钢琴、唱京剧、看球赛,还当过拉拉队队长。他的朋友很多,经常带着一大堆人到家里来。旧刑部街28号的房子,就租给了王光英一个同学宗德纯。后来王光英和他一起在天津办起了工厂。

王光英先后两次表示要弃商参加革命,都未得其果。1944年,王光英看到兄妹们追求进步,也寻找机会,想到延安参加抗日斗争。地下党的负责人崔月犁在北海公园旁边的路上,约他谈话。王光英开门见山:“我想请你介绍我去延安。”崔月犁笑着说:“你不是在天津办了工厂吗?”王光英说:“那是为了谋生找个出路,但我认为真正的出路是在延安。”崔月犁耐心告诉他:革命是多一个人好,但你到了延安,党恐怕还要你做生意,你不要把做生意同革命截然分开,为共产党做生意,不也是为革命作贡献吗?听了崔月犁的话,王光英留了下来。

1949年春,王光美陪刘少奇回到旧刑部街的家中,王光英非常高兴,穿上笔挺的西服,还为刘少奇买了一条围巾作为礼物。见面后,他对刘少奇说,自己刚30岁,不愿意当资本家了,要靠近共产党,或者搞技术。刘少奇听了对他说:共产党员、干部,我们党内有许许多多,但是能在工商界起作用的却不多。你如果穿着工商界的衣服,屁股坐在共产党、工人阶级一边,那就很好,也可以为党工作嘛!刘少奇的几句话,明确了王光英一生的努力方向和座右铭。

“文化大革命”中,王光英由于和王光美的兄妹关系,被捕入狱达8年之久。改革开放后,他创办了中国光大(集团)公司,任董事长和总经理,领导光大公司用中外合资方式完成了围海造田等多项重大工程,参股建设了53层的京广大厦等5家酒店和大厦,从白手起家到拥有有百余家企业,使光大集团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晚年的兄妹俩仍一往情深,很难用言语来表达。当王光英说道,光美嫁给刘少奇,她无怨无悔时,王光美说:老哥,你也无怨无悔啊,你沾我的“光”沾得够戗!兄妹俩都有些动情。王光美见状对王光英说:我们先别动感情,我先给你拿点镇静药吃……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