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邓小平南方讲话怕"得罪"谁?

2019-05-26 21:05:5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几天前,刚到深圳的时候,邓小平说过不愿意见其他干部,怕“见了少数,得罪了多数”。

在深圳实地视察了几天,不断地同省市部分干部谈话、吹风之后,在离开深圳的前一天下午,邓小平却抛开了原先怕“见了少数,得罪了多数”的顾虑,召见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广州军区司令员朱敦法、香港新华社社长周南,以及广东省、深圳市领导人,在更大范围继续吹风,讲改革开放的大局,并高高兴兴地分别同大家合影。

1月22日中午,邓小平略为休息之后,下午两点就着正装从房间里走出来。老人家穿一件深灰色的中山装,显得既精神又正统、严肃。

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广州军区司令员朱敦法、香港新华社社长周南,属于远道而来。他们赶到深圳迎宾馆、进桂园别墅客厅的时候,广东省和深圳市的主要负责人已经在客厅里,邓小平和杨尚昆正和他们谈话。刘华清、朱敦法快步走到邓小平、杨尚昆跟前,立正,恭恭正正地行军礼。周南也快步上来向邓小平、杨尚昆问候。

已经在桂园客厅的谢非、李灏、郑良玉等广东省、深圳市的主要负责人也过来同刘华清、朱敦法、周南互相握手问好。然后,邓小平、杨尚昆坐在中间沙发上,其他人则按照座次在两边坐下。

名义上是大家座谈,实际上是邓小平继续发表谈话。

上午在往返仙湖公园和迎宾馆的路上,邓小平就有不少重要谈话。今天下午在接见部分党政军负责人的时候 又继续吹风。虽然有的话在前两天已经讲过了,也可能他觉得还要再讲透。第二天就要离开深圳了,有的自己还没有讲过的新东西,他必须在临走之前再做交代。

邓小平说,我们有些同志从一开始就反对开放,不只是对办经济特区的问题。不开放,连信息都没有,鼻子塞住了,连世界是什么样子,都不甚了了,还有什么高新尖端?不打入国际市场,更大发展就没有希望。

邓小平说,在改革的问题上也有不少人不理解,甚至反对。例如在开始搞农村承包、废除人民公社制度的时候,不跟着搞的就有一半以上,第二年反对的只剩三分之一,第三年才全部跟上来,这是讲一个省一个省范围的。就大范围来说,那时搞得并不活跃呀,都在看。我们的政策就是允许看,这样的事情就是允许看一看,比强制好。城市改革、工业改革、办经济特区,好多事情允许别人看一看再说。但是,不闯啊,没有这种闯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来。不冒点风险,什么事情都要有百分之百把握,谁敢说这样的话?

邓小平说,我1984年来过,谁能想到深圳的建设才经过这么几年就发展成这么个局面?我就没想到深圳会发展这么快。这次来看了,增加了信心。

邓小平说,改革开放政策,从一开始就有反对意见。并不是一致的,有一段时间反对的意见闹得比较凶。我说不争论,愿意干就干,干多少是多少。这样,原来反对的人才慢慢跟上来了。一争论,就复杂了。一个新事物,开始的时候往往有许多人看不清楚,有说好的,也有说不好的,一争论,把时间都“争”掉了。不争论,就这么试,大胆地试。要敢闯,没有一点敢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勇气,没有一点干劲,干不出新的事业。

邓小平说,现在的证券市场、股票市场,我们中国人过去就懂得的,主要是在上海。现在又搞这个东西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搞一两年,看对了,就放开;错了就纠正,关了就是了。关的时候,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有这么个试的过程,就不犯大错误。

邓小平说,最近都在议论: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地位消灭不了。连资本主义也在讲。但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许多人并不清楚。开始就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百分之百正确,没那么回事。我自己就没那么认为。就是往前走,胆子大一点。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各方面就会走出一个定型的制度,以及制度下面的方针、政策,那时就会更定型。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经验就会一天比一天丰富,越来越多。看看各省的报纸,反映各地都在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不一样。这就好。要有创造性。

邓小平说,深圳的经验,就是敢闯。

李灏说,深圳特区是在您的倡导、关心、支持下才能建设和发展起来的。我们是按照您的指示去闯、去探索的。

邓小平说,工作主要是靠你们深圳做的。我是帮助你们、支持你们的,在确定方向上出了一点力。

下午3时,工作人员进来告诉邓小平和杨尚昆:地方上的其他领导都到齐了。邓小平和杨尚昆马上起身,健步走出桂园,来到前面小花园。其他领导也都跟在后面。

广东省、深圳市的其他党政军负责人早已齐集,正在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或坐或站好自己位置。但由于人太多,又要对号入座,半天都未能搞好。

邓小平和杨尚昆走出客厅后,就站在草坪中间聊几句。

杨尚昆告诉邓小平:“我还要多留一两天,他们要我多看看。”

邓小平点点头,说:“好哇。多看看。”

杨主席看到那边来了自己熟悉的干部,马上主动过去打招呼。

刘华清则乘着这个空隙,带着朱敦法来到邓小平面前,再次向邓小平介绍说:“这是广州军区司令员朱敦法。”

朱敦法马上立正,向邓小平恭敬地行了一个军礼。

刘华清又对邓小平说:“淮海战役的时候,他是一个连长。”

邓小平问朱敦法:“那时你多大?”

朱敦法回答说:“21岁。”

世人都晓得:40多年前,邓小平是淮海战役的总前委书记。他看着眼前这个整齐地穿着中将制服、两鬓已经有些灰白的军人,或许在感叹时光流逝;也可能在欣赏这个屡立战功的部下的快速成长,笑着说:“那时你是一个娃子连长啰。”周围的人听了,都笑起来。

下午3点10分,邓小平、杨尚昆就在桂园的小花园接见党政军负责人,分批同大家合影。

深圳市委、人大、政府、政协班子成员都早早地整装到迎宾馆等候与邓小平、杨尚昆合影,唯独漏了市委常委杨广慧,给他一生留下很大遗憾。

是何原因呢?因为那时杨广慧刚好到北京参加全国宣传部长会议。

按惯例,全国宣传部长会议是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宣传部长参加。深圳只是一个副省级的计划单列城市,本没有机会参加,但偏偏这一次却因为深圳是经济特区,特别通知深圳市委宣传部长也要参加。1月18日杨广慧接到中宣部的通知之后,不觉犹豫起来。他把我叫到办公室,说:“老吴。你看,小平同志就要来了,我又要到北京开会。”

我当然很理解他的心情,就说:“北京的会议是19日报到,20日才开会。小平同志明天就到了。要不,向李灏书记反映一下,让你先见一见小平同志?”

老杨高兴地说:“要真能这样,就太好了。你参加接待工作,见李书记时反映一下。有什么好消息立即告诉我。哪怕迟一天到北京,我也等。”

我很快就认真地向李灏汇报了杨广慧的愿望。李灏听后笑了,点点头,表示对部下心情的理解和支持。19日晚上,在迎宾馆六栋二楼开碰头会之前,李灏郑重其事地对邓办王主任说:“我们市委宣传部长是从中宣部调来的,本来今天要到北京参加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但他又很想能见到敬爱的小平同志,或者小平同志同市委班子合影时他能参加。所以,我们这位市委常委还在深圳等着呢”。

王主任听后笑着说:“你们这位宣传部长的心情我很理解。但这是不可能的事。如果真有合影,那也是等到老爷子考察结束之前。叫你们那位部长赶快到北京开会去吧。”

当晚,我就在电话里把情况告诉杨部长。第二天一早,他就赶到北京开会去了。

所以,1992年1月22日下午,邓小平与深圳市四套班子成员合影的历史照片中,就遗憾地缺少了市委常委杨广慧。

当天下午,邓小平同省市负责人分批合影之后,接着还高兴地同迎宾馆的服务人员、医护人员和部分交通干警合影。

晚上,深圳市委、市政府在迎宾馆宴请谢非、周南、王瑞林、孙勇等领导人和中央、广东省的工作人员。深圳市的部分工作人员也参加了。

这既是感谢,又是庆功。邓小平几天来的视察进行顺利,安全保卫上未出任何差错。更加重要的是邓小平身体状况和精神都很好,情绪越来越高,还发表了那么多重要谈话。所有的人都相信: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一定会出现新的局面。

迎宾馆的宴会厅里觥筹交错,起坐喧哗。几天来工作的繁忙辛苦,执行任务时的严肃紧张,此时都松弛下来,仿佛要一醉方休。

 本文摘自《邓小平南方谈话真情实录——记录人的记述》第十七章,吴松营 著 人民出版社出版

来源:人民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