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这些从未听说过的工作,看了汗毛都竖起来!

2019-05-06 05:24:2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你都有啥绝活?

面对灵魂拷问,小新陷入沉思

这些从未听说过的工作,看了汗毛都竖起来!

在央企里

真的有一批开了“外挂”的人

他们用自己研发出的“神技能”

从小小工作台,走向人生大舞台

五一劳动节,大国工匠秀出“神技能”

我保证,看完后你会“怀疑人生”的

“神技能”一:巧夺天工!显微镜下绣芯片

听这个技能的名字就知道,太秀了!

  用比头发丝还细的金线,将芯片与外部电路连通,这种工艺被称为金线键合。一克黄金,拉出10微米直径、661米长的金线,这大概是一根头发丝的8分之1粗细,用这样的金线来键合雷达收发组件,没有机器可以完成,只有靠人,而且全部流程必须在显微镜下完成。

这些从未听说过的工作,看了汗毛都竖起来!

  中国电科第十四研究顾春燕需要把组装的不可能变成可能。这场焊接不用焊枪,没有火星,高倍显微镜下六万赫兹的震动频率,通过她右手的触碰,将中国最尖端雷达设备的收发组件一点点串起。

  这种对芯片的极致要求来自于太赫兹雷达,它是未来战场上对动态目标探测成像的杀手锏,它的极高频率,要求芯片内部器件之间的间隔必须呈几何倍数缩小。

这些从未听说过的工作,看了汗毛都竖起来!

  顾春燕:人家是大江大河上造桥,我们是在那么一点点小的空间里面造桥。为了练技术,她甚至会用尺子反复测量手腕抬起的高度,只为了键合时能让金线的拱起的弧度一致。

这些从未听说过的工作,看了汗毛都竖起来!

你别说焊了

我看着都眼睛都累啊!

“神技能”二:鲁班绝技!给导弹“雕刻”翅膀

我们先从这块“小心心”说起

这些从未听说过的工作,看了汗毛都竖起来!

  这个看上去很普通的立方体,是一把“鲁班锁”,有十二个零件,一百多个接触面,加工它,需要考虑工艺顺序、控制加工精度、配合精度、细节要做到极致,一丁点的瑕疵都会导致失败。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曹彦生通过加工鲁班锁来练就自己的技能,不断探索最先进的仿真制图技术和五轴加工技术,最终,他加工出来的鲁班锁,甚至看不出一丝缝隙。

这些从未听说过的工作,看了汗毛都竖起来!

一斤重的航天铝合金毛坯铣加工到只有三克,没有任何变形,轻到飘在水面上。

  然而他的最终目的是导弹的“翅膀”——导弹空气舵,这是导弹的重要构件,直接影响着导弹的发射及飞行姿态,由于结构复杂、厚度薄,控制形变和对称度难度极大,在失败多次后。曹彦生在车间里待了整整4天4夜,最终做出了误差只有0.02毫米的构件。

↑↑↑

这样操作会让钢铁变贵么?

嗯,还会让它更有用!

“神技能”三:火眼金睛,十分钟不眨眼,焊接火箭“心脏”

你能十分钟不眨眼睛吗

然后用电焊焊接火箭燃料管道

然后管道厚度仅有0.08毫米

然后...好了别说了

有一个人能!

  0.08毫米,这是火箭燃料输送管道壁的厚度,焊枪停留在上面的时间不能超过0.01秒,否则就会焊穿管壁。任何一个漏点,在火箭升空过程中都可能会引发毁灭性爆炸。但航天科技集团的高凤林就是能做到,在0.01秒内精准控制,上万次的操作都准确无误。

这些从未听说过的工作,看了汗毛都竖起来!

这些从未听说过的工作,看了汗毛都竖起来!

这些从未听说过的工作,看了汗毛都竖起来!

这些从未听说过的工作,看了汗毛都竖起来!

  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高凤林,是焊接火箭“心脏”的“中国第一人”。他曾参与40%的长征系列火箭的“心脏”焊接。他表示工作中如果需要,可以做到10分钟不眨眼。

原来,“注意看,别眨眼”

真的不是一句玩笑话

“神技能”四: 刀锋舞者,百米高空走钢丝

高压电、高压线、高距离

这是许多电力工作者的日常

他们的工作状态

就像在刀锋上跳舞

这些从未听说过的工作,看了汗毛都竖起来!

然而在这个高塔上别说跳舞了

很多人睁眼都费劲

这些从未听说过的工作,看了汗毛都竖起来!

为了保障一方用电平安

美丽的电力小姐姐掌握了这项“神技能”

看到这里,小新不由佩服

不知道说什么

要不我也给你爬个塔吧!

这些从未听说过的工作,看了汗毛都竖起来!

“神技能”五: “吸星大法”,手工精确到尺子没法量

你相信两块金属不通过任何材质

粘连在一起么?

这项“绝技”可大有来头↓

当两个金属层表面达到微观层面的近乎于平,高低起伏在几十纳米甚至几纳米时,它们之间会失去所吸附的空气,接触面的原子就会开始扩散,两块金属的原子慢慢融合在一起,就会相互“抓住”对方形成一个整体,很不容易分开。

这些从未听说过的工作,看了汗毛都竖起来!

  叶辉是中国航天科工二院699厂的一名研磨技师。研制导弹的精细程度不言而喻,但这些标准却并不全是靠数控仪器来完成的,叶辉说,最精密的标准,是靠一双手完成的,这个能量我的尺子还没有!

这些从未听说过的工作,看了汗毛都竖起来!

  在央视《挑战不可能》节目中,叶辉和助手潘刚,将两个铸铁平台通过研磨紧紧相贴形成组合体。然后让这个组合体承受500公斤以上的拉力,并保持五秒钟不被拉开。

这些从未听说过的工作,看了汗毛都竖起来!

在2015年的“九·三”大阅兵上,在天安门前接受检阅的导弹方阵里的武器装备,一些装备关键零部件也出自叶辉之手。

“神技能”六: 无中生有,小发明创造大价值

身边有一个发明家是什么体验

那就是什么东西都不敢扔

因为他都可以用来搞发明

  谭文波是油田里的“土发明家”。他领衔发明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桥塞坐封工具,投入使用上千井次。解决一线生产疑难问题30多项,技术转化革新成果4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为企业创收近亿元。

然而实验过程中常常伴随不确定因素,很多次谭文波都是跟危险擦肩而过。

这些从未听说过的工作,看了汗毛都竖起来!

这些从未听说过的工作,看了汗毛都竖起来!

这些从未听说过的工作,看了汗毛都竖起来!

这些从未听说过的工作,看了汗毛都竖起来!

这些从未听说过的工作,看了汗毛都竖起来!

这些从未听说过的工作,看了汗毛都竖起来!

  让我们细数一下他的成绩单:2008年,他利用废旧材料修好了一辆装载德国进口液压泵,为公司挽回损失100余万元。2010年,他利用闲置材料改造工具,使原本需要2次往复提下工序缩短为1次。2011年,他研制的项目在提高现场应急作业能力上一年节省130余万元。同年8月,他又发明了连续油管液压助排器,将工作效率提高30倍。2014年5月,研发出新型电缆桥塞坐封工具,在世界范围内首创实现了以电能为动力取代火工品的作业方式。截至2017年12月,该技术在新疆油田桥塞封闭作业中应用1300多井次,创直接经济效益近6000多万元。

  看着一笔笔数据

表示真的很想跟发明家交朋友

“神技能”七: 妙手回春,核燃料医生零失误

谈“核”色变?

今天核燃料医生告诉你

你的担心多余啦!

  核燃料是核电站的“心脏”,中国广核集团的乔素凯负责的是与核燃料相关的一切工作,包括燃料接收、检测以及装卸和维修,通俗地讲,就是更换“心脏”、维修“心脏”。乔素凯和他带领的团队是国内唯一能对缺陷核燃料组件进行水下修复的团队。

这些从未听说过的工作,看了汗毛都竖起来!

核燃料棒被放置在含有硼酸的水池中,可以屏蔽其产生的辐射。这也就意味着,核燃料组件的修复必须要在水下完成。

这些从未听说过的工作,看了汗毛都竖起来!

  换料修复工作一旦开始就不能停,而在控制区是没有卫生间的,一个班6个小时,核燃料操作员不仅要集中注意力,还得不吃不喝不上厕所。26年来,乔素凯和他带领的团队共为国内22台核电机组完成了120多次核燃料装卸任务,创造了连续56000步操作“零”失误的纪录,及换料设备“零”缺陷的成绩,用心守护着核安全。

“神技能”八: 登高望远,靠的是手上功夫

设备精度不足怎么办?

没事!上手盘它!

  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名列全球第四、亚洲第一,不仅在我国探月工程中接收信号、发送指令,还“凝望”着更遥远的深空,被形象地称为“天马望远镜”。

这些从未听说过的工作,看了汗毛都竖起来!

  要实现灵敏度高、指向精确等性能,望远镜天线的核心部件方位俯仰控制装置的齿轮间隙要达到0.004毫米。完成这个“不可能的任务”的,就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着近30年钳工经验的夏立。

  然而当时磨床设备的加工能力只能达到百分之几毫米,精度等级相差10倍。他决定手工磨出来。用3天时间,他将托盘平面高低相差磨到相差0.002毫米,顺利完成装配任务。

这些从未听说过的工作,看了汗毛都竖起来!

FAST射电望远镜

  夏立是一名钳工,如今评选为“大国工匠”,在博士扎堆儿的研究所,博士工程师设计出来的图纸能不能落到实处,也要听听他的意见。

“神技能”九: 化骨绵掌,柔情呵护复兴号筋骨

钢铁的汉子碰到钢铁转向架

保证给你安排的明明白白

  复兴号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动车组列车,最高运营时速350公里。然而最初中国高铁在列车转向架生产过程中遇到了“卡脖子”,因为转向架不规则焊缝接头很多,在焊接中,掉一个焊渣、有一个气泡都可能造成重大事故;每一个焊件都必须表里如一、没有瑕疵;每一个焊件都得是艺术品。

这些从未听说过的工作,看了汗毛都竖起来!

中车集团的李万君当时他和工友们为了攻克这个难题,每天加班到晚上10点是家常便饭。“虽然攻关的过程很辛苦,但是成功的喜悦是难以表达的。”

这些从未听说过的工作,看了汗毛都竖起来!

  最终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他们总结出一套“下坡焊创新焊接法”,不仅生产效率提高了4倍,而且合格率达到100%,解决了最先进的自动焊机都无法完成的难题,填补了我国在这一技术领域的空白。如今虽然获得各种荣誉后,但他依然手握焊枪,奋战在工作一线。
 

看到这里想必你已经明白了

哪有什么“神技能”

所谓的中国劳动者的“外挂”

靠的都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琢磨

在机械到达不了的领域

在常人无法忍受的地方

只有通过修炼才能成为大国工匠

央企的发展、国家的复兴

离不开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

今天致敬所有中国劳动者

你们就是中国发展的“外挂”

节日快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