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北京小区地下空间公益性再利用:种蘑菇 办灯展

2017-12-26 17:28:10 信息来源:北京晚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华严北里57号楼地下空间成了食用菌种植基地。

  小区地下空间公益性再利用令人大开眼界

  种蘑菇 办灯展 妙招真不少

  2017年的《我们日夜在聆听》栏目持续关注了地下空间治理、背街小巷治理、共享单车停放等问题。尤其是地下空间,从单纯治理转换为公益利用,不仅解决了大家担心的安全隐患问题,也通过改造为社区居民找到了新的活动场所。

  地下不安稳 居民最担心

  今年6月,东城区聚龙花园小区的居民们反映,小区居民楼的地下空间住的租户越来越多。记者实地走访时看到,在这个地下室里,有数十个隔断间,如迷宫一般:私拉的电线、自建的厨房……当时小区地下空间的租住人数为400余人。

  我们对居民们反映的问题进行了报道,在区民防局、综治办、东直门街道办事处紧密配合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隔断墙拆除了,安全隐患也消失了,大家都很满意。

  南池子大街101号院位于南池子历史文化保护区和太庙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带内,院子里曾多次出现违建、私挖地下室的问题。今年8月,院子里一处长期堆放的渣土引起了居民们的注意,经过仔细检查,大家发现渣土下有一个地下室入口。地下室深约3米,内部面积大约30平方米,被相关部门认定为违规开挖的地下室。鉴于这种情况,执法人员对院内正在进行的施工叫停,相关部门对产权人、设计方、施工方进行约谈,制定了回填方案。本栏目持续关注着101号院的变化,直至“尘埃落定”,居民们也纷纷叫好。

  转变新观念 不能总空着

  居民楼地下空间,一般分为普通地下室和人防空间两种类型。今年,北京市住建委的一组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今年,为期3年的地下空间综合整治行动很见成效,整治行动所针对的是本市2193处违反规划用途的散租住人普通地下室。

  地下室租住人的问题解决了,更多人又有了疑惑,经过治理以后,腾出来的空间该用来做什么?

  很多人认为,地下空间就应该一直空着,实际情况则不然,空着不用,地下空间可能出现的漏水、设施破损等诸多问题无法在第一时间被监控到,遇紧急情况,人防空间的状况可能无法达到要求。该如何再利用,同时让市民满意,一直是相关部门在积极探索的问题。

  公益性利用 花样还挺多

  除了把地下空间还原成存车棚、改造成活动站以及物业办公室外,还有哪些新方法更让大家拍手叫好?记者走访多个社区的地下空间后发现,地下空间的公益性利用令人脑洞大开。

  朝阳区华严北里社区57号楼地下空间被改造成食用菌种植基地,在这里种植蘑菇的是安华学校的孩子们。安华学校是一所特殊教育学校,食用菌种植基地的出现,让智力障碍的孩子们有了更多的实习就业机会。校长龙建友提到,孩子们放学后,在离家最近的地方,通过简单劳动体现自我价值,让孩子们活得有尊严,是学校开辟食用菌种植基地的根本原因。

  每年的灯会是安贞西里社区的一大特色,居民们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变废为宝,制成各种题材的花灯,每年灯会过后,这些精美的花灯作品如何存放是个问题。小区25号楼的地下室曾经有过群租问题,经过治理后,地下空间被改造成了花灯展陈室,居民们的作品分不同题材,在展陈室内的8个展厅内进行展览,定期还有专家来教居民们制作传统花灯的方法。还有更多社区把地下室打造成了小区的阅览室、小博物馆等各类场馆,服务于社区居民。

  2017年,在相关部门的努力及媒体的持续关注下,曾经令人头疼的地下空间出租问题,经历了从隐患到治理,再到合理利用的蜕变过程。

  本报记者景一鸣

  文并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