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误发”讣告让世界认识了毛泽东

2019-07-18 06:11:1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在自然环境恶劣、生活异常艰苦、信息十分闭塞的革命战争年代,一代伟人毛泽东是如何被广为宣传并为世界所瞩目的?时至今日,面对答案,也许我们会感到不可思议。但事实上,70多年前使毛泽东真正走向世界并产生深远影响的的确是一则讣告,一则由共产国际发出的有关毛泽东本人逝世的讣告!

共产国际误发毛泽东去世讣告

1930年3月20日,共产国际在《国际新闻通讯》上发表了一则讣告:

据中国消息:中国共产党的奠基者,中国游击队的创立者和中国红军的缔造者之一的毛泽东同志,因长期患肺结核而在福建前线逝世。毛泽东同志是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最害怕的仇敌。自1927年起,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就以重金悬赏他的头颅。毛泽东同志因病情不断恶化而去世。这是中国共产党、中国红军和中国革命事业的重大损失。当然,毫无疑问,敌人会因此而感到高兴。

毛泽东同志出生于湖南省一个农民家庭。早在学生时代,他就领导了反对中国军阀的斗争。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他立即投身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运动当中。1919年北京爱国学生发动“五四”运动以后,毛泽东在长沙地区广泛开展了宣传运动。在安源煤矿,他建立了一个模范工会,为现在湘赣地区的工会和布尔什维克培养了大批干部。

毛泽东同志从1923年起就是中共中央委员。他坚决反对党的机会主义错误,在武汉时期特别是这样。当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中遭到失败时,他违背了机会主义领导者的意志,继续在湖南农民群众中战斗。1927年“马日事变”后,他在湖南发动了秋收起义。1928年初,他的军队和朱德同志的队伍会师,建立了工农红军。他们占领了湘赣边界的广大地区,并在每个地方建立了苏维埃。红军的活动严重动摇了国民党反动政权。国民党派出邻省的7个军企图消灭这支红军。根据策略上的需要,毛泽东和朱德的部分红军撤离湖南前往广东和福建,继续进行革命斗争。那里的革命运动正方兴未艾,福建省大部分地区在苏维埃的控制之下。由于毛泽东的进军,那些被打垮、并被驱赶到粤东山区的红军和农民又重新开展了生气勃勃的斗争。去年夏天。国民党从6个省抽调6万多人的军队,又一次进攻毛泽东同志率领的红军。但是,装备精良的国民党部队并未能赶走这支1万人左右的红军队伍,相反,战争使国民党军队不断崩溃,整旅整旅的士兵开小差,甚至起义参加了红军。

毛泽东同志是被称之为朱毛红军的政治领袖。他在其领导的范围内完全执行了共产党国际六大和中共六大的决议。他还帮助揭露和清除了在城市贫民、农民和工人阶级中的某些阶层里存在的改良主义。这些改良主义思想是国民党“左派”、第三党以及陈独秀造成的。

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名布尔什维克,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战士,毛泽东同志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工农群众将永远铭记他的业绩,并将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毛泽东欢迎美国记者来报道他

毛泽东仍然健在,共产国际却为他发了讣告,其中原由不得而知。此后的1935年,《共产国际》杂志又在第33-34期合刊中,以《勤劳的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为题,发表文章。对毛泽东的生平作了更为系统的介绍。在此基础上,随着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埃德加·斯诺对毛泽东和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宣传报道,进一步加快了毛泽东走向世界、声震环球的步伐。

1936年6月,斯诺从北平出发,经西安于7月初进人陕北苏区。当蓝眼高鼻子的他出现在保安街上时,很多人惊奇地前呼后拥争相围观。还有一些人列着队,站在数十间东倒西歪的草屋和铺子前,高举着“欢迎美国记者来苏区调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革命万岁!”等用中英文写的标语。

斯诺在其日记中曾这样记述了与毛泽东的第一次会面:“那时候,他颇为清瘦,身材比一般中国人高,稍显佝偻,他目光炯炯,嘴唇宽厚,眉毛高耸,结实的下巴上长着一颗明显的黑痣。匀称的脑袋上留着长长的、浓密的黑发——蒋介石曾为这个脑袋悬赏25万元,死的活的都成。他用劲地和我握了握手,以平静的语调寒暄了几句,要我在同别人谈过话后,熟悉一下周围环境,认清方位,然后去见他。说完这些,他便缓步走过挤满农民和士兵的街道,在暮霭中散步去了。”

此后一连几天,斯诺在翻译黄华的陪同下依照毛泽东的话,每天穿梭于保安这个尘土飞扬、条件艰苦的小城里,匆匆奔波于共产党人所建立的这个小小的国家机构的每个部门和每位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的办公室或宿舍,和他们在一起或采访、或就餐、或打扑克……

曾办过报刊、写过新闻稿件的毛泽东,深知新闻舆论的社会效应。那时,国内战事和政治斗争正处于缓冲期,在时间上使毛泽东有了相对宽松的余暇。为了通过斯诺这个媒介、这个通道向世界、向中国人民发表自己的主张,对斯诺的每次采访毛泽东都格外重视,为了保证足够的采访时间,有时他不惜放下手头的一些文件,甚至取消了一些会议。

一次,斯诺问毛泽东:“你是喜欢国家元首那种安定的生活还是喜欢流浪式的战斗生活?”毛泽东不假思索地答道:“我更喜欢过战斗生活。我在长沙战役期间的肠胃消化是多年来最好的。”毛泽东风趣幽默的话语引得斯诺一阵开怀大笑。

斯诺的提问让毛泽东愤怒站起

“如果日本被打败,并被赶出中国,你是否认为外国帝国主义这个主要问题大体上在中国得到了解决?”斯诺笑过之后,提了这一极为严肃的问题。

“是的。”毛泽东略加思索地说。“如果别的帝国主义国家不像日本那样行动,如果中国打败了日本,这就意味着中国人民大众已经觉醒了,已经动员起来并已取得了独立。因此,帝国主义的主要问题也就得到了解决。”

“那在什么条件下,中国能战胜并消灭日本帝国主义的实力呢?”斯诺紧追一句。

“中国要战胜并消灭日本帝国主义,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二是国际抗日战线的完成;三是日本国内人民和日本殖民地人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就中国人民的立场来说,三个条件中,中国人民的大联合是主要的。”毛泽东脱口而出。对于这个问题他是深思熟虑过的。

“那么依你看,这个战争要延长多长时间?”斯诺的兴趣极浓。“这要看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实力和中日两国其他许多因素变化才能确定。”毛泽东意欲抽烟,可当他摸出烟来只是在鼻子下嗅了嗅,接着谈自己的看法。后来,斯诺不失时机地追问:“你认为苏俄和外蒙会不会卷入中日战争?”

“当然,苏联也不是—个孤立的国家。它不能对远东的事态采取消极态度、漠不关心。它会坐视日本征服全中国,再把中国变成进攻苏联的战略基地呢,还是会帮助中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者、赢得独立、与他们国家建立友好关系呢?我认为苏联是会选择后面这条道路的。”毛泽东自问自答地说,似乎不吐不快。

“假如战争拖得很长,日本没有完全战败,共产党是否同意讲和,并承认日本统治东北?”

斯诺的话音刚落,毛泽东就像被针刺了一下猛地站起,将手中还没有吸的烟狠狠往地上一砸,有些愤怒地说:“绝不可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样,绝不容许日本在中国占领一寸土地!”

多个西方人采访过陕甘宁边区和毛泽东

经过4个月的采访,斯诺对毛泽东和他所领导的军队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和了解。回到北平后,他把与毛泽东的几次交谈以《共产党领袖毛泽东访问记》为题发表,引起了世界各地的一片哗然。随后,斯诺又以毛泽东的谈话为主干,写成了《红星照耀下的中国》(即后来的《西行漫记》)一书。该书出版发行后,犹如扔在国际政坛上的一枚重磅炸弹,顿时在世界炸开了。

在此前后的几年里,对毛泽东和陕北革命进行国际宣传的除了斯诺外,还有美国著名记者白修德、西德友好人士王安娜博士、埃德加·斯诺的夫人海伦·斯诺、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官卡尔逊、杰出的国际主义战士艾格妮丝·史沫特莱、英国物理学家班威廉和夫人克兰尔及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塔斯社驻华记者彼得·巴菲诺维奇·弗拉基米洛夫等人。当这些报道以文字、电波等形式迅速传向世界,并使世界从各个侧面认识了这支被国民党、蒋介石称之为“匪”的党派和武装时,毛泽东在舆论的追逐中,一步步走向中国、走向世界,成为世界人民关注的焦点。

周鹏/文 摘编自《文史天地》 (作者单位:兰州军区政治部)

来源:人民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