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女同志都喜欢和朱老总跳舞

2019-07-18 06:08:4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他,出生浙江湖州,18岁加入解放军三野部队;1950年入中南海担任警卫;1952年作为调干生入大学深造;1956年毕业分到武汉当老师,娶妻生女直至离休——

“多载心仪觅旧踪,庭院依稀菊庐空,声声燕语愫思浓。治国攘夷频剪烛,江山指点振苍穹,缅怀且付一吟中。”曾在中南海担任警卫的金瑞祥,昨日向记者吟诵了不久前重回中南海瞻仰毛主席故居后写下的这阙“浣溪沙”。

昨日,记者在洪山区玉兰苑教师小区见到了这位武汉理工大学的离休老师,81岁的金瑞祥精神矍铄,每周都要去老年大学学习诗词。他告诉记者:在中南海担负警卫工作两年多,曾近距离与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接触,如今这些都是他珍藏一生的记忆!

首进怀仁堂近距离接触伟人

1949年6月,来自浙江湖州的金瑞祥才18岁,他高中毕业就在上海加入解放军三野部队。据金瑞祥回忆:1949年底,汪东兴在随同毛泽东主席访问前苏联期间,专门了解了克里姆林宫的警卫工作。回国后,中央办公厅警卫处(后改为警卫局)从各地抽调警卫人员。而他则有幸成为从三野抽调的20多位警卫人员之一,来到了北京。

到北京后,金瑞祥他们没有直接进入中南海,而是在北京纠察总队干训队先进行培训学习。1950年国庆前夕,金瑞祥和另外3位队员突然接到任务:要于当晚在怀仁堂举行的全国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代表大会闭幕式上,作为献旗手,将党中央授予大会的锦旗向大会主席团呈献。这个突如其来的任务让金瑞祥他们高兴得跳了起来,终于能见到毛主席、朱总司令这些伟人了!

当天下午,金瑞祥他们乘坐汽车来到了中南海怀仁堂,在会场工作人员交代了献旗的程序和礼仪事项后,他们便在怀仁堂西侧入口处等候。当会议主持人宣布授旗仪程后,金瑞祥等4位献旗手手持锦旗的四个旗角,随着乐曲齐步向主席台走去。“当时主席台上坐着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首长,接旗的是朱总司令,那一刻我们虽然激动万分,但还是非常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见到总司令,他那被风霜刻画久经沙场、却又是笑容满面慈爱和祥的脸庞,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金瑞祥至今对这次任务记忆犹新。

 第一次为毛主席当警卫激动万分

1950年12月,金瑞祥从干训队学习结业后,被分配到中央办公厅警卫处治安科外勤组。当时警卫处处长是汪东兴,而李银桥是警卫科科长,陈群海是治安科科长。治安科主要负责中南海的治安,下设内勤、外勤、扫雷、消防和交通指挥等组,金瑞祥所在的外勤组主要负责中南海的五座大门、三个检查站和会场的警卫。

当时人民大会堂还没有建好,怀仁堂就成了中央最大的会场,每逢大型会议和庆典活动都在怀仁堂举行。1951年元旦怀仁堂举行了一场梅兰芳京剧专场,金瑞祥被安排担任会场前排的警卫。金瑞祥告诉记者:那时候的怀仁堂没有座位号,参加者凭券(请帖)入场,不对号入座。但为了保证首长们的安全,怀仁堂的前排座位是限制入场的,也就是“首长席”。

金瑞祥清楚地记得:演出开始前几分钟,毛主席、少奇同志、周总理、朱总司令等中央首长依次进入会场,在前排就座。此时全场沸腾,掌声此起彼伏,毛主席面带微笑并频频地挥手向与会的来宾致意。

在整场演出过程中,金瑞祥一直守候在前排左侧。在担当警卫工作的同时,金瑞祥也仔细地看着毛主席的一举一动,之间毛主席边看边点着头,还不停地随着梅兰芳的唱腔哼唱,显得十分投入。当演出结束后,毛主席率先站起来鼓掌,向演职人员致谢。“在当时能这样近距离地看到毛主席,是我们感到最幸福的事情。”

春藕斋舞会上的领袖印象

据金瑞祥回忆,当时中央书记处五个书记中,只有陈云没有住在中南海内。而每逢周末,中南海内的春藕斋舞会和电影,就成了首长们休息时的主要娱乐。而金瑞祥他们这些年轻的干部战士,也有机会得到参加舞会的门票,近距离地目睹领袖们的风采。

金瑞祥告诉记者:身材高大的毛主席最爱跳四步,只要他一步入舞场,乐队就会奏起《东方红》,此时毛主席就会和舞伴慢慢起舞。

在舞会上让金瑞祥记忆最深的是朱老总和周总理。身为军人朱老总跳起舞来也像军人,昂首阔步如同走正步,陪他经常跳舞的大都是在中南海工作的女同志和家属,都能配合上老总的舞步。而朱老总和蔼可亲,没有一点架子,让女同志都非常喜欢与他一起共舞。

而周总理风流儒雅的舞技是首长们中间最好的,总理很喜欢跳三步。而让金瑞祥印象最深的是:每次舞会上,总理都要和夫人邓颖超跳第一曲。而其他想和总理跳舞的女同志也都了解这一“规矩”,都是等总理和夫人跳完第一曲后,才会上前邀请总理跳舞。

  检查站留下总理的关怀

金瑞祥介绍,当时中南海共划分成甲乙丙丁四个区域,其中毛主席工作和居住的丰泽园、菊香书屋、游泳池都在甲区。甲区有新华门和宝光门两个出入口,而作为警卫处的警卫,金瑞祥平时就在宝光门检查站执勤,在门口站岗的则是中央警卫团的战士。

周总理所在的西花厅在丁区,经常要到毛主席那里开会、商量工作,宝光门是他每天都要经过的地方。金瑞祥也因此常常见到总理。由于主席有夜间办公的习惯,所以总理到主席那里去开会总是在前半夜。一般总理是在卫士长成元功和秘书何谦等同志陪同下驱车去丰泽园,而在回西花厅时,总理常常会沿着中海西岸散步回去。

有一个寒冷的冬夜,已是深夜一点多,金瑞祥正在检查站的玻璃房内值班,看到周总理正从主席那里出来,散步回西花厅,他急忙走出检查站向总理敬礼。总理握着金瑞祥的手关心地询问:“冷不冷啊?”当他得知金瑞祥来自浙江时,又关心地询问:“在北京生活得怎么样?习不习惯?”周总理的话语让金瑞祥倍感温暖。“那个时候刚刚建国,总理每天日理万机,居然还关心我这样一个普通警卫战士的生活和工作!”

 挡了两大司令员的驾

在中南海担任警卫期间,金瑞祥记忆最深的是他曾先后挡了海军司令员肖劲光和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的驾。

刚刚进入中南海担任警卫工作时,金瑞祥还不太熟悉中央领导。有一次在怀仁堂举行庆典,由于请帖上并没有注明具体的座位号,而前几排是由警卫们负责安排的“首长席”。当时海军司令员肖劲光准备坐到前排,年轻的金瑞祥不认识他,挡住肖劲光让他去后排。体态高大的肖劲光脾气很好,笑眯眯地一言不发,转身到后排落座。事后,治安科科长陈群海才告诉他:今天你把海军司令给“安排”了。

而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的脾气就比较大了。有一次刘亚楼从军委怀仁堂开会出来后,准备从宝光门穿过甲区出新华门到长安街。因为主席习惯晚上办公,白天休息,因此警卫处规定:白天毛主席休息期间,禁止一切车辆在甲区通行。刘亚楼的车因此在宝光门检查站被站岗的警卫团战士拦下来了,当刘司令的警卫员与岗哨争辩时,正在检查站值班的金瑞祥立即走了出来,向司令员敬礼后,向他解释了警卫处的规定,刘亚楼这才让司机调头将车从中南海西门开了出去,“当时刘司令还一脸的不高兴呢。”金瑞祥笑着说。

金瑞祥告诉记者,中南海内的警卫非常严格,警卫团的战士负责岗哨,警卫处的警卫负责值班检查。尤其是出入甲区的人员和车辆,除了“五大书记”和聂荣臻、林伯渠等少数领导的车不能拦停外,其他领导人的车辆都必须停车检查车证和人员证件。

红墙警卫的神秘生活

作为曾在中南海红墙内的警卫,金瑞祥的这段在领袖身边工作的历史直到上世纪末,才逐渐被外人知晓。“其实我们都是普通的战士,过着和普通人一样的生活,只不过对我们的要求更严格一些。”金瑞祥向记者介绍,“后来毛主席的贴身警卫王宇清、周总理的警卫俞标当时都是我们在治安科的战友。”

要进中南海当警卫,首先要过政治关,每个人都要经过严格的政治审查;然后要过业务关,既要熟悉敌情、友情,还要经过严格的训练。而在警卫处工作,个人的自由就会受到约束,婚姻对象要接受组织审查批准,亲朋好友来访只能在门口的接待室会面。中南海内的服务设施十分齐全,医务室、供销社等一应俱全,周末还有舞会和电影晚会。

1952年中央决定抽调部分中南海的警卫和工作人员进入高校深造,而有高中学历的金瑞祥则成了第一批调干生,到北京航空学院学习飞机制造,后来又转到浙江大学机械系,金瑞祥从此离开了中南海。1956年大学毕业后,金瑞祥被分配到武汉当了老师,娶妻生女。

金瑞祥告诉记者:过去由于保密纪律,他曾在中南海当警卫的历史一直不被外人知晓。直到上世纪末逐渐开放后,才逐渐向外透露。如今已离休在家的金瑞祥还经常翻看和中南海战友们一起的老照片,撰写回忆录,回忆那段珍藏的记忆。

来源:《长江日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