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有13名战犯不能特赦 毛泽东的批示出人意料

2019-07-03 18:41:0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1949年6月15日召开的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对即将诞生的新中国,毛主席在讲话中就进行了这样的预言:“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

历史的发展,完全证实了毛主席的这一科学预见。

新中国各级政权建立起来后,面临着这样一个难题:国民党时期留下的1000万军政人员怎么办?毛主席以其伟大心胸和气魄,大手一挥作出决定:“包起来”。

所谓“包起来”,就是对这1000万人都要给饭吃,给出路。

1949年7月15日毛主席与新政协筹备会常务委员在中南海合影

1949年7月15日毛主席与新政协筹备会常务委员在中南海合影

1949年10月24日,毛主席同绥远军区的负责人谈话,特别邀请了傅作义参加。

在这次谈话中,毛主席说:“这次政府的名单中,党人和进步人士还是一半一半好,要搞五湖四海。别人在民主革命困难时期拥护党,为我们说过好话,帮过忙,我们胜利了不能不要人家。傅先生交出了北平,解决绥远问题就要有所不同。这证明我们的政策正确,今后还将继续证明这一点。中国已归人民,一草一木都是人民的,任何事情我们都要负责并且管理好,不能像踢皮球那样送给别人去。

国民党的一千万党、政、军人员我们也要包起来,包括绥远的在内,特务也要管好,使所有的人都有出路。

没有这一条不行,眼睛里只看到绥东解放区八十万人民就会弄错事情。”

什么叫大格局大胸怀大气魄?这就是!毛主席的伟大,往往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按照毛主席的意见,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对国民党留下的1000万军政人员进行了细心安排。

对原国民党的党政人员,安排了一部分留在各级人民政权当中当干部,一部分安排到参议部门中去,有的根据自己的意愿安排去教学,有的则干脆养起来。

对原国民党军队人员,则通过逐步整编,安排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各部队中去。是军官的,大体仍然按原有的级别安排。

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各方面的建设,都急需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恢复和建设的繁重任务,迫切需要大量建设人才,但国内建设人才奇缺,满足不了建设需要。毛泽东很重视延揽人才,并且在延揽人才中表现出他博大的胸怀。在国内,

有许多建设人才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甚至在日伪统治时期,不同程度地为国民党、日本人做过事。我们许多干部便以不信任的态度对待这些干部,甚至排斥他们。

毛主席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指示各地纠正,要求各级政府在安排国民党时期留下的军政人员时,注意发现他们中间的建设人才,把发现的人才安排到重要岗位上去,发挥他们的作用。不光要在专业上使用他们,有的人还要让他们担任领导职务。

海天辽阔,英才归来。毛主席还把延揽人才的目光投向海外。在新中国与西方尚无外交关系的情况下,他要求统战部门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吸收海外人才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

经过统战部门多方努力,许多在海外留学或旅居海外的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陆续回国,成为新中国各条战线开拓者、奠基人。

诸多人才齐聚祖国、为新中国建设出力的场面,没有毛主席的博大胸襟,是不可能出现的。

毛主席笑得很开心

毛主席笑得很开心

1956年4月25日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主席作了重要讲话,把《论十大关系》的基本观点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其中谈到镇反问题:

“什么样的人不杀呢?胡风、潘汉年、饶漱石这样的人不杀,连被俘的战犯宣统皇帝、康泽这样的人也不杀。不杀他们,不是没有可杀之罪,而是杀了不利。这样的人杀了一个,第二个第三个就要来比,许多人头就要落地,这是第一条。

第二条,可以杀错人。一颗脑袋落地,历史证明是接不起来的,也不像韭菜那样,割了一次还可以长起来,割错了,想改正错误也没有办法。

第三条,消灭证据。镇压反革命要有证据。这个反革命常常就是那个反革命的活证据,有官司可以请教他。你把他消灭了,可能就再找不到证据了。这就只有利于反革命,而不利于革命。

第四条,杀了他们,一不能增加生产,二不能提高科学水平,三不能帮助除四害,四不能强大国防,五不能收复台湾。杀了他们,你得一个杀俘虏的名声,杀俘虏历来是名声不好的。

还有一条,机关里的反革命跟社会上的反革命不同。社会上的反革命爬在人民的头上,而机关里的反革命跟人民隔得远些,他们有普遍的冤头,但是直接的冤头不多。这些人一个不杀有什么害处呢?能劳动改造的去劳动改造,不能劳动改造的就养一批。反革命是废物,是害虫,可是抓到手以后,却可以让他们给人民办点事情。……不杀头,就要给饭吃。对一切反革命分子,都应当给以生活出路,使他们有自新的机会。这样做,对人民事业,对国际影响,都有好处。"

毛主席还特赦了所有战犯。

从1959年起,人民政府开始对部分战犯进行特赦,直到1966年,总共特赦了6批战犯。

1974年12月,毛主席在长沙想到了这件事,于是便写道:“还有一批战犯,放下武器已关押二十多年了,还关着干什么。把他们释放了,可以来去自由。”周总理对此事也非常重视,他亲自批示让公安部开列全部在押战犯名单。

公安部很快给党中央写了《关于第七次特赦问题的报告》。报告提出有13名战犯应当继续关押,不能特赦。

1975年2月27日,这份《报告》送交到了毛主席手中,

毛主席看过后,觉得公安部太小气了,马上提笔做出批示:“放战犯的时候要开欢送会,请他们吃顿饭,多吃点鱼、肉,每人发100元零用钱,每人都有公民权。不要强迫改造。都放了算了,强迫人家改造也不好。”

毛主席“都放了算了”的批示让几乎所有的人都感到有点出乎意料,同时也不得不佩服主席的胸襟广阔。

1975年最后一批被特赦的国民党战犯走出战犯管理所

1975年最后一批被特赦的国民党战犯走出战犯管理所

1975年3月19日,第七批共293名战犯获得了特赦。

当天,抚顺战犯管理所所长金源宣布:“从现在开始,‘抚顺战犯管理所’撤销了,改成了贵宾招待所;‘战犯’这个称呼也不存在了,你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是我们的同志,先生!”

现场立即爆发雷鸣般的掌声,战犯们皆山呼“毛主席万岁”。“

有的欣喜若狂,有的手舞足蹈,有的仰面无语,有的泪流满面。”当年的管教干部刘家常曾如此回忆。

来源:人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