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秘书杨银禄口述:江青一生有“四怕”

2019-06-30 04:26:11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江青的确有病,是个极敏感的人,感情纤细而脆弱。这样的人禁忌似乎特别多,但对她一生来说,有四样东西她特别敏感,概括地说,江青有“四怕”。

一是怕风。

“风”对于江青来说太可怕了。她经常对工作人员讲:“室内的风可厉害了,针大的孔,斗大的风。风对我是杀人不见血的刀子,它究竟是一把软刀子还是一把硬刀子,你们是知道的。你们如果不能给我解决风的问题,就是没有尽到保护我的责任,就是对我没有阶级感情。”

江青居住在钓鱼台国宾馆,房子坚固、宽敞、严密,窗子安装双层玻璃。按照江青的特殊要求,她的住楼在窗子上又安装了两层玻璃;通往她的卧室、办公室有两道密封门。她在卧室、办公室或餐厅、会客厅时,把门窗都关严,三层窗帘全拉上,可有时她还说有贼风。她每次喊有贼风的时候,就坐卧不宁,脸上露出焦灼和沮丧的神情,命令我们立即找风源,堵“贼孔”。如果找不到风源“贼孔”,就说我们对她不忠,故意捉弄她。有时她别出心裁地叫我们点着一支香烟,睁大眼睛,屏住呼吸,仔细观察烟往哪个方向飘。如果往北飘,她就说风源在南边,如果往东飘动,她就说风源在西边,叫我们立即采取措施。如果冒出的烟笔直地往上飘动,可以证明没有风,这个时候如果她还感觉有风,便睁开眼睛紧张地四处张望,突然冒出一句:“这里有鬼了。”于是,大家面面相觑,仿佛真有什么妖怪和鬼魅藏在什么角落。

有一次,她叫护士周淑英查风源,小周用尽了一切办法也没有找到风源。小周说:“你交给我们查风源的办法都用了也没有找到风源,你今天的身体是不是不舒服,本来没有风,你感觉有风?”

江青听了以后,大怒不止,先是对小周一阵痛骂,接着又随手抄起一把锐利的大剪刀,狠狠地朝小周扔过去,幸亏小周躲闪得快,没有被剪刀戳伤。还有一次,她叫护士赵柳恩找风源,没有找到,她就狠狠地打了小赵一拳。

江青到室外散步,无论是严寒的冬天,还是春暖花开的季节,甚或是酷暑盛夏,她感觉不适时,身上都穿得严严实实的,头上戴着帽子,脖子上围上围巾。甚至出楼门时,面朝里,背朝外,警卫员在她的身后,双手扶着她的肩膀,引导她往后退着走。出楼门以后,再用毛巾捂着口鼻,缓缓转过身去,低着头,慢慢走。一辆小轿车紧跟在后,只要她一说有风,汽车赶快开过去,她立即钻进汽车。

人的感觉有时受精神的支配。要说江青怕风,怕得真够水平的。但她不怕风的时候,可以站在风头上。

1970年11月13日,江青到海南岛休养。11月18日,她来了游山玩水的兴致,要求乘坐鱼雷快艇到西瑁岛去玩儿。快艇从某军港到西瑁岛的途中,海风飕飕。江青为了拍摄快艇后面的浪花,竟站在快艇的最高处。当时,快艇时速很快,她还嫌太慢,一直在喊:“加速!加速!再跑快点!再跑快点!”

我们被海风吹得都站不稳,受不了了,却见江青迎风屹立在艇顶,一点儿事儿也没有,无比从容。上岛后她既不打喷嚏,也不感冒,还参观了女民兵的火炮阵地。这个海岛的女民兵连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因叶剑英元帅的题词而闻名:“持枪南岛最南方,苦练勤练固国防。不让敌机敌舰逞,目标发现即消亡。”女民兵们应江青的要求,还打了一阵火炮。

二是怕声。

噪声是可怕的,人长期在噪声中工作和生活,不但烦躁难忍,而且会缩短生命。清除和减少噪声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人类自我保护的本能需要。我想要告诉读者的是:江青怕声怕得太邪乎了。

江青曾经住过的钓鱼台国宾馆的10号楼和11号楼,这两座楼坐落在国宾馆的中心区,东北距离大马路甚远,况且有15号楼和16号楼遮挡,几乎听不到汽车的声音。西边的玉渊潭公园,自从江青住进钓鱼台以后,就封园了,四周用铁丝网围了起来,并有警卫部队把守。南边既没有居民居住又没有马路。北边的9号楼由张春桥、姚文元办公和居住,他们都知道江青怕声音,从没有从楼内发出过任何声响。这样一个安静优雅的环境,在北京是很难找到的。

我在前面已经提到,江青房子的窗子和门都很严密,门缝、窗缝都用密封条贴得严严实实的。即使是这样好的环境和住所,她还总是觉得楼房内外有声音。我总觉得她的耳朵对于声音就像她的情感一样敏感,对隐隐约约淅淅沥沥的细雨声,风吹草动声,树枝竹叶的摇动声,鸟鸣声,她都听得见,并且觉得“声音太大啦,让人恐惧!”有时她捂着两只耳朵,闭着两只眼睛,紧锁眉头,摇晃着脑袋,让工作人员专门为她轰鸟、赶蝉、打树叶、砍竹子。

有一次,一只蟋蟀钻到屋里得意地鸣叫。因为室内到处是家具和地毯,房间又大,要找到一只小小的蟋蟀谈何容易。我们只好硬着头皮请求江青暂时挪个房间。江青挪了一个房间,工作人员便在有蟋蟀的房间喷洒极浓的敌敌畏,蟋蟀是不叫了,房间里留下了比蟋蟀更让人恐惧的异味。通风通了很长时间异味才消散。

江青怕声音怕得最厉害的时候,对工作人员走路时鞋子在地毯上的落地声,衣服的摩擦声,都极敏感。声音让她感到头脑发胀,耳根发麻。于是我们就非常小心,不穿硬底鞋,走路时两条腿叉开,两只胳膊抬起来,以免发出摩擦声。我们在她旁边,很少大声呼吸,嗓子痒了,也强力地控制着不咳嗽,拿放东西时更是轻手轻脚。

慢慢地,我们掌握了与江青说话时声音的大小,语速的快慢,甚至语气的轻重。

奇怪的是,怕声音怕得要死的江青,在她高兴的时候,多大的声音她也不怕。“文革”中,江青会见成千上万“革命小将”的时候,红卫兵高喊:“向江青同志学习!向江青同志致敬!祝江青同志身体健康!”江青不但不怕从喇叭里发出来的震耳欲聋的声音,而且,高兴时手舞足蹈,并高喊:“向红卫兵小将学习!向红卫兵小将致敬!”

她几次外出乘坐的专机是苏联制造的伊尔18型飞机,四个螺旋桨一齐轰鸣,她照样打扑克和睡觉。坐火车时,车轮和铁轨的撞击声,她一点也不怕。

1970年11月15日,她在海南岛到某高射炮阵地去视察,她拿着摄影机,命令十几门大炮一齐开火,炮声划过宁静的海岛,震耳欲聋,她哈哈大笑地说:“真过瘾,今天我可抢拍到了不少好镜头。”

三是怕冷怕热。

气温过高或过低,都会使人感到不舒服。适当调节空气的温度,可以适应人的感官,以便更好地休息和工作。

江青一年四季所要求的室内温度:冬天控制在21.5摄氏度;夏天控制在26摄氏度。可是有时温度也是随着她的感觉走的,同样的温度,烦躁时感到闷热,孤单时感觉寒冷。尽管工作人员按照她的要求调节好了室内温度,但未必就一定让江青适应。我不止一次听江青说:“温度表不能说明问题,我的感觉才能说明问题。”

江青的感觉取决于她的心情。江青是个反复无常的人,她的心情瞬息万变,我们不知道、也无法掌握她什么时候有什么样的心情,掌握的温度总是无法跟着她的感觉走。

当她感觉温度不合适的时候,她会亲自去看看温度表。她是怎样看温度表的呢?她感觉热时,就弯下腰去,从温度表的下面往上看;她感觉冷时,就踮着脚跟,从温度表的上面往下看。从下面往上看,或从上面往下看,视觉相差两三度,以此来证明她的感觉是对的,温度表是“假的”。在室温的控制上常常弄得我们和江青本人都很尴尬。有好几次,她看完温度表以后,用怀疑的目光看着我们说:“这表是假的!”我记得有一次,她把温度表摔个粉碎,拂袖而去。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就重新换一只温度表。

我不知道江青是否真的怕冷。

北京的严冬季节,寒气袭人,她却能到户外拍摄雪景、深夜拍摄夜景。春寒料峭,她在凌晨拍牡丹,一折腾就是三四个小时,也没有事,我想,大概是创作的兴奋使她忘记了寒冷。

1970年11月,江青在海南岛。14日,她高兴了,要到海里摸海贝。在水里一待就是四个多小时,也没有事。

1971年6月9日,江青在钓鱼台17号楼给林彪照相,七八个大聚光灯一齐打开,室内温度很快上升到30多摄氏度。我们在场的人都热得大汗淋漓了,她却全神贯注,兴致盎然,自始至终也没听她说热。

1970年7月底8月初的一段时间,江青在室内打扑克时间久了,嫌空气不新鲜,就让工作人员在室外给她搭了一个净空七八平方米的大型蚊帐,她晚上钻进去打扑克,白天也钻进去打,一打就是两三个小时也不说里边热。

到过广州的人都知道,那里8月份的气候,既潮湿又闷热,江青陪同大肆吹捧她的美国作家维特克夫人,在室外一玩儿就是三四个小时,逛月秀,看兰圃,去石湾,活动量大得惊人,跟随她的工作人员都热得难以忍受,而江青并不喊叫热。

四是怕光。

江青怕光怕得够水平,大白天在室内看文件,有时叫工作人员把三层窗帘全部拉得严严实实的,一丝光也不准进去。打开光线柔和的落地灯,灯罩上不是盖着一块黑布,就是盖一块厚厚的深绿色的布。

江青在全国各地居住的房间室内的光线都很暗。特别是在上海的房间,室内的各种色调更加适合江青的要求。诸如灯光、屋顶、墙壁、门窗、地毯、窗帘以及各种家具都是绿色的。打开灯以后,好像进了威虎山的威虎洞。如果我们一个人在她的室内工作,还真有点害怕,可这非常适合江青,她觉得非常舒服。

但是,她在公共场所会见外宾、接见红卫兵时,摄影记者给她拍摄,聚光灯骤亮,强光照射、闪光灯不停地闪烁时,她一点儿也不怕,还兴高采烈地鼓掌、讲话。

江青的怕与不怕是受她情绪支配的,而江青这个人神闲气定的时候又极少,所以让人觉得反复无常。但是,江青有病也是真的,在中共中央高层领导人中大多数都知道江青的身体一直不太好。从1949年到1956年,江青前后四次到苏联,她不是出国访问,也不是出国旅游,而是去治病。

第一次去苏联治病是1949年4月初。江青得的扁桃体炎,高烧不退,在莫斯科做了扁桃体切除手术。在那里她静养了七个月,于11月回到北京。

第二次去苏联治病是1952年的初秋。江青患肝炎,肝区疼痛,发高烧,用青霉素消炎治疗,大约治疗和修养了11个月才回国。

第三次去苏联治病是1955年7月。江青得了子宫颈癌,在莫斯科进行治疗,不久回国。

第四次去苏联治病是1956年夏天,江青的子宫颈癌恶化了,又回到莫斯科的医院里。她这次的病很重,身体衰弱,情绪很不好。她的白血球降到3000,稍有感冒就有生命危险。在给她做放射治疗时,一边输血一边吸氧。1957年春天,江青才脱离了危险。她吃不惯苏联的饭菜,让工作人员打电话给北京,要可口的菜。北京用飞机运去了活鱼、香蕉、苹果、茄子、西红柿和其他新鲜蔬菜。在她情绪比较好的时候,江青接受苏联最高领导人的夫人宴请。赫鲁晓夫的夫人、马林科夫的夫人、莫洛托夫的夫人、卡冈诺维奇的夫人坐在江青的左右,宴请江青并谈江青的健康问题,江青面带微笑。回到别墅,江青觉得在克里姆林宫没有吃饱,坐下来又吃中国可口的饭菜。

“文革”期间,江青曾跟我们工作人员讲过,经过那次放射治疗以后,她的内分泌系统被破坏了,造成了严重的植物神经失调,很痛苦。

“文革”期间和“文革”结束以后,我们经常谈论,江青为何有“四怕”?绝大多数同志认为,一是江青心态不好,二是因病所致,三是有时故意刁难我们这些工作人员。

来源:人民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