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上海“锄奸”,周恩来发出“绝杀令”

2019-06-21 22:24:0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上世纪三十年代霞飞路吕班路口(今淮海中路重庆南路口)。 叛徒白鑫就在距这里不远的和全坊被“红队”击毙。 资料图片

年轻时的彭湃。 资料图片

■军委开会,接到告密的特务突然包围会场,周恩来因故未能出席躲过一劫,彭湃等人被捕

■彭湃就义后,周恩来万分悲愤,他指示陈赓,迅速弄清叛徒行踪,定杀不赦

■在戒备森严的法租界发生如此刺杀“大案”,部署策划如此周密,消息一出,轰动上海

1929年11月11日深夜,上海市霞飞路附近一处宅院的门前,随着几声枪响,一个穿黑色西装的人当场命归西天。当大批法国巡捕和侦探赶到时,人群早已散去,只剩下包括穿黑色西装者在内的几具尸体……

彭湃英勇就义,周恩来亲令“锄奸”

那个穿黑色西装的人名叫白鑫,湖南常德人,1926年3月被录取为黄埔四期学生,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1929年初返回上海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

1929年8月23日,白鑫秘密通知在上海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农委书记兼江苏省委军委书记彭湃等同志,于次日下午在他家召开有中央军委书记周恩来参加的军事会议。24日下午会议召开,周恩来因临时有其他更重要事情要办,请假未能到会。

会议中途,大批国民党特务突然偷偷包围会场,手拿名单冲进屋内抓人。彭湃以及参加会议的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军委委员兼江苏省委军委委员杨殷,中央军委委员兼江苏省委军委委员颜昌颐,中央军委委员、负责兵运工作的邢士贞等同志因此被捕。

事发后,周恩来和负责中央特科的陈赓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到,党内出了叛徒。这叛徒就是白鑫!大革命失败后,白鑫早已被敌人的白色恐怖吓破胆。他通过在南京被服厂当厂长的哥哥,联系上了国民党上海党部情报处长范争波。为了邀功请赏,他提出能帮助国民党抓到伍豪(周恩来化名)、彭湃等共产党要人。范争波喜出望外,与白鑫暗中定计,借中共中央军委开会的时候,来个一网打尽。

周恩来指示陈赓,设法通过在国民党内部的同志,打听到彭湃、杨殷等同志关押的地点,以便营救。陈赓通过敌人内部的我党秘密特工杨登瀛,很快知道了彭湃等同志关押的地点,并且得知,蒋介石已下令枪决彭湃等同志,执行的时间在8月28日清晨。周恩来决定营救。

8月28日清晨,装载彭湃、杨殷等同志的囚车,从外白渡桥驶向龙华。

陈赓指挥的红色队员,已经在事先计划好的地段埋伏起来。为了拦劫囚车,他们还专门备好一辆大卡车,里面装满了大米。卡车后面,几十名红色队员装扮成拍外景的电影工作者,只要暗号一响,他们就投入战斗。因为怕路上有特务搜查,他们手中暂时还没有枪支。陈赓另专门安排一辆车装枪支,将在约定时间开到指定地点。

囚车驶过来了。但是敌人早已经做好了防劫法场的准备,这天不仅出动了大批军警,而且还在沿途实行了戒严。敌我力量悬殊,加上专门运送枪支的车辆因为敌人的层层盘查,未能及时赶到埋伏现场,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他们只好忍痛放弃原定计划。

彭湃就义后,周恩来万分悲愤。他指示陈赓,要迅速弄清叛徒白鑫的行踪,定杀不赦!

白鑫当起“缩头乌龟”,柯达文“长线钓鱼”

陈赓立即安排上海地下党组织多方查找白鑫下落。但明白自己处境的白鑫已当起了“缩头乌龟”,国民党方面为了在他身上“榨”到更多的“油水”,由上海党部情报处长范争波亲自给他当“乌龟壳”。地下党组织尽管四处打探,但一直没有白鑫的消息。

此时,整天处于极度惊恐之中的白鑫,已吓出了头疼的毛病。1929年9月下旬,白鑫带着国民党特务突然到上海达生医院找柯达文大夫看病。他没想到,柯达文是中共地下党员,原名柯麟。

柯达文为他诊病后说:“你坐一坐,有几种药在楼下,我去取。”他下楼匆匆到邻居家给陈赓打电话,不料白鑫这时早已经成惊弓之鸟,等他回来时,白鑫已经悄然离去。

陈赓听了汇报,指示柯达文:“他要再到你那儿,先设法稳住他,我们的人随时就到!”

白鑫在党内的职位较低,再加上刚到上海不久,他并不晓得柯达文的真实情况,只知道柯达文医术好,又是广东人,一副书呆子相貌,不像是共产党人。果然,过了几天,白鑫又打来电话,请柯达文到法租界的一家饭店给他看病。柯达文问是哪家饭店,白鑫说到了法租界自会有人告诉他。

柯达文将这一新情况及时向陈赓作了汇报,陈赓指示他按约定时间前往,并且一定要拿捏好治疗的分寸,既要让白鑫感到治疗后病情明显减轻,也不能让他感到已经痊愈,要“放长线钓大鱼”。柯达文心领神会。

柯达文按约赶到白鑫所在饭店,和白鑫在一起的,除了他老婆,还有范争波。一见面,白鑫用怀疑的口气问:“那天,你说下楼取药,怎么出去了?”“哦,是这样。”柯达文镇定地回答,“我到楼下一找,缺一种药,我想出门一拐就是药房,心想快去快回,谁知我赶回来,你怎么走了?连药也没拿!”“那天我有急事,看看表时间快到了,等不及拿药,只好走了。”白鑫也编了一通假话。

柯达文给他看过病后,白鑫又留他喝杯咖啡,实际上他是对柯达文还不大放心,想多留他一会儿,让范争波观察一番。

白鑫说:“你那医院太小了,应该买一栋大楼,设部分高级病床。”柯达文摇摇头,说:“我是外乡人,在上海无亲朋好友,谁肯帮忙?”白鑫立即从皮箱里掏出500元钱,递了过去:“收下吧!以后合作的日子还长着哩!”

柯达文本来不想接受叛徒的钱,但又怕他们怀疑,稍微推让一下后,赶紧把钱放进衣兜中,千恩万谢一番后起身离去。望着他远去的背影,白鑫和范争波相视一笑,都把心放在了肚里。

柯达文出了饭店,坐电车兜了几个圈子,看看身后没有特务盯梢,便赶到陈赓那里汇报,把500元钱也如数交给了党组织。陈赓十分高兴,说:“好!继续侦察,一定盯紧他!”

又过了几天,白鑫自感吃了柯达文给开的药后病情减轻许多,再次请柯达文看病。这次,小车载着柯达文停在了霞飞路(今淮海中路)和全坊4弄43号门口,不几日后他们又将柯达文请到这里。柯达文估计,这儿就是白鑫的藏身之地。于是,柯达文将这一重要情报向陈赓做了汇报。

深入“虎穴”,杨登瀛“义结”叛徒

柯达文掌握了白鑫的藏身之地,陈赓不由大喜过望,但柯达文限于身份,再往后只能做些外围工作,要真正打进敌人内部去,盯准白鑫,还必须另找一个同志。

陈赓再次想到了杨登瀛。杨登瀛原名鲍君甫,自幼就在日本生活与求学,是一名名符其实的日本通,进入国民党特务机关内部后,陈立夫视他为知己,任命他为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驻上海特派员。到上海不久,杨登瀛因为同情共产党人,成为中共历史上第一个不是党员的特工人员。利用自身关系,杨登瀛经常在上海出入国民党上层,危急关头,救过许多中共上海地下党同志。

陈赓将周恩来的“锄奸”指示告诉了杨登瀛。杨登瀛心领神会:“我马上去摸清白鑫的情况,以便咱们下手。”

次日一早,杨登瀛找了个事由,登门范公馆。陈立夫跟前大红人亲自登门,范争波不敢怠慢。两人在客厅里闲谈时,白鑫下楼到院内散步,杨登瀛假装不认识,问他是谁,范争波便把白鑫介绍给他。

能够结识杨登瀛,白鑫受宠若惊:“杨特派员,乞望今后多多指教!”杨登瀛笑了笑,说:“共匪要犯彭湃能够落网,你可立了一大功!”白鑫搓搓手,说:“不敢!只可惜那次伍豪未能到会,否则他也跑不了。”杨登瀛一语双关地说:“我一定向中央组织部报告,对你论‘功’行‘赏’!”

此后,杨登瀛多次到范公馆找白鑫聊天,很快成为“好友”。一次,他故作关心地对白鑫说:“彭湃案轰动全国,估计共产党不会轻饶你,你哪里也不要去,就住在范公馆,否则会招致祸端。”白鑫听了,立即出了一头冷汗,哀求道:“特派员,能不能向南京中央请示,要我到南京去吧。”杨登瀛说:“现在不能走!得过一阵,风声小了再动不迟。”白鑫万般无奈:“是、是……可是我这心里……”杨登瀛说:“不要怕!有我在,你放心好了!”

里应外合,“锄奸队”深夜惩奸

尽管住在国民党大特务家里,白鑫仍觉不安全。不久,他就获准去意大利避避风头,并将这一消息告诉了“好友”杨登瀛。

陈赓接获这一重要情况后,立即向周恩来报告。周恩来指示,一定要弄清白鑫出逃的准确时间、船次、从何处出发、坐什么车去码头,并指示陈赓组织精悍的“锄奸”队员,坚决除掉叛徒,绝不能让他逃往国外。

白鑫和范争波商定,出走时间定于1929年11月11日深夜11时,小汽车就停在公馆后门口,让白鑫夫妇出门就上车。

在一边的杨登瀛听了心想,范争波这样的安排,“锄奸”计划十有八九会付之东流,便急中生智地对范争波说:“你的方案也许不错。但深更半夜,门口停辆汽车,会惹人注意,万一走漏点什么消息……”

范争波、白鑫认为杨登瀛说得有理,最后定下来,小汽车不停在43号门口,而改停50米外的弄堂口。

1929年11月11日傍晚,杨登瀛以辞行为名,又特地到范公馆侦察一次,并送给白鑫一盒点心,“聊表一点心意”。对杨登瀛的“关怀”,白鑫竟感动得流下几滴眼泪。杨登瀛看到白鑫仍按原计划逃跑,才放心离去。

夜静更深,负责伏击叛徒的“锄奸”队员按计划分别潜入和全坊,布置在4弄43号的后门。11时许,43号院后门悄悄启开一道缝,很快闪出7个人:白鑫夫妇、范争波兄弟和3个“护驾”特务。

他们刚走几步,黑暗中突然有人大喊一声:“白鑫,哪里走!”接着就是“砰、砰”两枪,范争波弟弟大喊:“有埋伏,快……”话未说完,也中弹倒地……战斗很快结束,白鑫、范争波弟弟和两个特务被打死,范争波和白鑫的老婆受重伤。在戒备森严的法租界发生如此刺杀大案,并且部署策划得如此周密,消息一出,媒体争相报道,立即轰动上海。

来源:《党史纵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