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陆定一为何拒绝获释 坚持在秦城监狱坐牢

2019-06-20 21:42:3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陆定一忆文革秦城:有人冒死上书毛泽东揭刑讯

前国务院副总理陆定一的骨灰,经中央批准,已于2016年9月29日迁入“八宝山革命公墓”的新墓地。在陆老的墓碑基石上,刻着他的临终遗言:“要让孩子上学,要让人民说话”十二个大字。陆定一是江苏无锡人,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八届十中全会增选),中宣部原部长,国务院原副总理,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原中顾委常委。“文革”期间,陆定一遭受迫害,被关押近13年。1996年5月,陆定一在北京逝世,其骨灰安葬在无锡太湖边的华侨公墓。

1968年4月下旬,陆定一被移送到秦城监狱。这是他第一次尝了牢狱的滋味。革命40多年了,在白区做秘密工作随时都准备进监狱,但终于一次次地化险为夷。这次真的进了监狱了,不幸的是,他进的是共产党的监狱。

这座监狱是50年代建造专门关押判处重刑的政治犯的,“文化大革命”中,中国共产党的高级干部——所谓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或者叫“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有不少人被关押在这里。陆定一对我们说了一个颇有讽刺意味的事情:这座监狱是原公安部副部长杨奇清主持建造的,文革中杨奇清也被抓到这里来了。在这里,陆定一脱去身上的衣服,换上黑色的囚衣,钢笔、手表也都被留下了。这里有几座楼房,他被带进其中的一座,楼中通道两旁,铁门上都挂着一把锁。押送他的人把一个小门打开,“哐当”一声,铁门又关上了。陆定一心里明白了,他已经成为真正的囚犯了。

陆定一忆文革秦城:有人冒死上书毛泽东揭刑讯

文革时陆定一等人遭批斗照片

牢房的门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68164”。它有特定的含义:68——入狱时间,1968年;1——特等犯人;64——这个囚犯的编号。

在这个监狱里,陆定一的名字被这个68164所代替了。

牢房大约只有6平方米,是个单人的囚室。靠墙放着一张木板小床,床很低,离地面只1尺左右。角落里有个小水池,供盥洗之用。没有马桶,只是在水池边设有一个水泥便池,大小便之后,舀勺水冲就完事了。牢房有两道门,里边是铁栏门,外边一道是木头门,门有窥望孔,下面有个6寸见方的小门,用来打水打饭。一个很小的窗子,高高在上,站在地上伸手也够不着。装在天花板上的电灯,开关却安在门外,由看守控制。这个电灯彻夜不关,以便于看守看到囚犯是在睡觉还是在干什么。

每天供应三次开水,每次一杯。囚犯要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每天早上7时哨音一响,立即起床,晚上9时听哨音睡觉。平时不能躺在床上。

每天有一次放风,地点在牢房外地坪上,用墙隔成许多小格,犯人单独地放出来,走进自己那个小格里,谁都见不到别人。两溜小格,一个挨一个,活像猪圈。只有站在高处的看守人员能看到犯人们的活动。

陆定一进了监狱,而审讯他的专案组却一直没有撤销,审讯也仍在继续进行。有时三更半夜突然要提审他,仍然是那几个老题目,讯问完叫他回牢房写材料。有时材料写好了,交给专案组,专案组的人看也不看,当着陆定一的面把它撕掉。简直是在耍弄人。

这样的牢狱生活一年、两年、三年,周而复始地过着,没有正式审判他犯了什么罪,也没有说明判多少年,要坐几年牢,就这样不明不白当无限期的囚徒。

他继续写申诉,连自己也不知道已写了多少次了,但他还是写,又同样的如泥牛入海,毫无消息。

有一次,专案组看到他的申诉,暴跳如雷,大骂他企图翻案,决定要给他一点颜色看。

于是,陆定一被第二次带上手铐,连吃饭、睡觉、大小便都不给松铐,只有在半个月一次的洗澡时才被摘下来,半小时后洗完澡又立即被带上。铁铐套在手腕上,皮肤磨破,露出鲜红的肉。

长期囚禁在单人牢房里,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缺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精神会失常;二是除了审讯而外,没有人和他说话,可能失去说话的功能。陆定一也担心他会出现这种现象,于是他想办法避免。办法之一是他常想一些可笑的事情来哈哈大笑,想不出什么可以笑的,就学京戏中的大花脸,发出哈哈的笑声。办法之二是唱京戏,既发出声音,又让舌头转动,因此他蹲了十几年监狱,并未失去说话的功能。

1972年12月,有一天,陆定一被传唤到了监狱的办公室,那里有三个人等着,向他传达说:中央接到反映,说监狱里有人搞法西斯。搞法西斯是不对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有最高指示:法西斯式的审讯制度应该废除。今后如有打骂、刑讯逼供等情况,你们可以讲出来,也有权直接向中央控告。

陆定一立即不客气地说:“有呀!我意见多得很,动不动就给人带手铐不就是法西斯,多年来专案组的负责人法西斯罪行很多,刚才说的只是一个例子。”

后来他才知道,被关在这座监狱的原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刘仁,戴了两年手铐,被活活铐死了。

文革时陆定一被批斗照片,他被反剪双手“被打倒”。

陆定一思忖,有谁能关心秦城监狱这些囚犯?原来是原铁道部副部长刘建章被关押出狱后,冒死上书毛泽东,将监狱里种种残酷现象和刑讯逼供等一一揭露出来,周恩来才派了人来传达,不准在秦城监狱搞法西斯。

然而监狱里的情况并没有多少改善,因为林彪死了,还有“四人帮”在横行霸道。

1975年,中国大地有了一点春的气息。邓小平复出并且进行了“全面整顿”。根据毛泽东提出的尽快结束专案审查把人放出来的意见,在周恩来、邓小平的推动下,中央在落实政策、解放干部方面采取了重大步骤,除与林彪集团有关的审查对象和其他极少数人外,大多数被关押审查者予以解放,搞清楚的进行平反。这使300多名高级干部获得解放,其中一些人还陆续分配工作。

但是,解放干部受到很大的阻力,阻力来自“四人帮”。这年4月,《红旗》杂志发表了张春桥的文章《论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气氛又紧张了。江青大肆鼓吹“反经验主义”,影射、攻击周恩来总理。11月初,掀起了“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运动,中国又是寒凝大地了。

11月12日,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讨论陆定一的问题。会议给陆定一定下三条罪状:一、阶级异己分子;二、反党分子;三、内奸嫌疑。会议还作出“永远开除党籍”的决定。这次会议周恩来因为病重没有出席,邓小平与众不同,提出“还是留在党内”,但他孤掌难鸣,这个意见没有被接受。

这个决议被作为中共中央1975年25号文件下发全国,党内外都传达了,直到居民委员会,范围之广是少有的。

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对陆定一作出如此严厉的处置呢?因为他一直拒不承认强加给他的罪名,那时又在批判“右倾翻案风”,江青一伙要“杀鸡给猴子看”,就从陆定一开刀。

这份红头文件同时也决定:释放陆定一出狱,离开北京,放回原籍,每月发200元生活费养起来。

自从1966年5月8日被软禁算起,到此时已经9年多了,能够出狱回家,这不是好事吗?不,你要出狱,先要对这些决定签字,这就等于承认自己是阶级异己分子、反党分子。陆定一拒绝签字。

监狱外的儿女们望眼欲穿,希望能见到父母,但是9年了,音讯杳然,听到传达文件,希望仍然落空。

起初他们还住在安儿胡同1号,除三兄妹的住房和饭厅外,其他房间全部被封;所有东西包括他们的衣物也集中在那个门上贴了封条的房间里。冬天来了,要衣服穿,得写条子,经专案组批准,批准了还不能自己去拿,得由看守拿给你。

父母的工资停发,他们都还未参加工作,没有收入,起先发给他们每人每月30元的生活费,很快减至6元。女儿陆瑞君是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学校供给伙食,因此只能领5元钱,还说是照顾女的。

他们都被看成“黑帮子女”,不仅受到歧视,也曾遭到迫害。长子陆德原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读书,后转学清华大学,临毕业时被派往京郊怀柔县参加“四清”。返回北京时父亲已被软禁。后来因为莫须有的罪名——参加所谓“高干子弟辩论团”,坐牢达6年之久。

陆定一忆文革秦城:有人冒死上书毛泽东揭刑讯

文革时期彭真、陆定一、薄一波等人遭批斗照片

女儿陆瑞君1969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辽宁锦州四中当教师,在那里呆了10年。“黑帮子女”受尽白眼,抬不起头,她练就了脸部不带任何表情的功夫,也不同别人讲话,免得害了别人,而且不会因为说话不小心被人抓把柄。

小儿子陆健,在清华大学读二年级,即被送到江西瑞昌机械厂做工,在那里过了8年。

他们向有关组织写信,一封封都没有回音。兄妹们觉得用老办法没有什么效果,得有新招,他们想直接写信给毛主席。

兄妹们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向毛主席披沥自己对父母的怀念,经历一个通宵,字斟句酌,终于把信写成了。

信发出后,他们翘首企盼能有回音,等来的却是中共中央25号文件:父亲被定了罪,开除党籍。

兄妹们的这封信,毛泽东还真看到了,并亲笔批示:“陆定一、严慰冰严重的政治和历史问题,其子女不受牵涉。”

看了文件,兄妹们都哭了。戴了三顶帽子,开除党籍,政治生命是结束了。但能够放出来,有一条生路,总比关在牢里好。他们盼望看到父亲。但是在北京,没有看到父亲出狱;打听故乡无锡的消息,人们都回答“不知道”。

问专案组的人,他们说是:“他自己不愿意出来。”

坐牢的人不愿意出来,哪有这等咄咄怪事。原来事情是这样:

1975年12月24日,专案组全体6人来到秦城监狱,由组长向陆定一宣布:中央政治局于1975年12月11日开会通过决议,开除你的党籍。你的罪状三项十三条:

第一条罪状:世代做官。

第二条罪状:陆的父亲说过一句话:“两面有人也好。”

第三条罪状:陆在20年代写给叔父的信上有“光耀门第”一句话。

第四条罪状:陆写了一个字据,接受父亲的遗产。

以上四条罪状,合成第一顶帽子:“阶级异己分子”。

第五条罪状:说秦始皇统一中国是做了好事,又说秦只有17年。

陆定一忆文革秦城:有人冒死上书毛泽东揭刑讯

文革时关于陆定一“罪行”的宣传材料。

第六条罪状:1959年庐山会议前,在火车上彭德怀找陆谈过话,陆向他提供材料。

第七条罪状:陆对其弟陆亘16岁时的变节行为写得轻了。

第八条罪状:陆说严慰冰不是反革命而是精神病。

以上四条罪状合成第二顶帽子:“反党分子”。

第九、十、十一、十二条罪状,各说一个特务头子每人有一句或半句话,与陆在刑讯时的假供词有相同或相似之处。

第十三条罪状:1933年上海共青团中央被破坏,是从陆所知道的唯一的机关开始的。

以上五条合成第三顶帽子:“重大内奸嫌疑”。

就凭这些捕风捉影的罪名戴了这三顶大帽子,显然又是一起“莫须有”的冤案,陆定一当然不能承认。专案组向他宣布:中央决定放你出狱,离北京回老家,每月发给200元生活费。自由诚可贵,政治生命更为重要,陆定一当时即向专案组人员提出质问:

“重大内奸嫌疑’——‘嫌疑’怎么可以定罪?怎么就能开除我的党籍?还要不要证据?”

陆定一忆文革秦城:有人冒死上书毛泽东揭刑讯

文革时所谓的“群丑图”,第一个就是陆定一。

专案组张口结舌,无言以答。他们要陆定一回牢房去,陆定一继续义正辞严地逐条驳斥,专案组招架不住,自己走了。

稍有法律知识的人都知道,这些罪状是不能成立的。举几个例子:“世代做官”,怎么也能构成罪状呢?陆定一对我们说过:“专案组的人告诉他,从他这一代往上数第六代,在清朝当过兵部尚书。我没查过家谱,不知道有无此事。即使有此事,也不能算我的罪状。”“接受父亲的遗产”,1937年他从陕北到南京治疗痔疮,家里给了他二千多元。当时中共南京办事处刚建立,缺乏经费,他拿一千元作为党费交给南京办事处;拿一千元给唐义贞的亲属作为去找女儿陆叶坪的费用,还有几百元零钱,作为治病的开销。这能算是“阶级异己分子”吗?

说“秦只有十七年”。庐山会议前和彭德怀谈过话。说“严慰冰是精神病不是反革命”。这些都谈不上是“反党”。陆定一多次说过,他请教过医生,确实有这样的精神病,平时一切正常,发作时候精神就错乱了,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严慰冰正是属于这样的精神病。

1933年共青团中央被破坏的事,陆定一没有被捕,没有任何错误行为,和内奸嫌疑根本挨不上边。

陆定一坚持申辩、上告,只好在监狱里再蹲下去。

来源:光明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