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李大钊能躲进苏联大使馆,为何仍难逃一死?

2019-06-11 20:56:3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随着北伐战争的顺利推进,吴佩孚、孙传芳集团先后被消灭,北洋军阀中只有张作霖为首的奉系依然控制着北方地区。为了振作残局,1926年12月,张作霖在天津就任安国军总司令。1927年春,北京政府形式上以顾维钧任国务总理兼摄大总统职务,实权则为安国军总司令张作霖所掌握。与此同时,奉系军阀高举"反赤"旗号,不断制造白色恐怖。

李大钊能躲进苏联大使馆,为何仍难逃一死?

奉系军阀在其控制区域制造的白色恐怖,迫使国民党、共产党的革命工作转入地下。1926年夏,李大钊和国共两党的北方领导机关一起,迁入北京东交民巷苏联使馆所属的一个废弃的兵营里。这一秘密行动被法国、日本使馆相继发现,他们把情况通报给了张作霖的安国军总司令部,并一起鼓动奉系军警采取行动。奉系军警立即进行侦查,获得确证,于是,军警便与列强公使商议,打算搜查苏联使馆。

各国公使们对于搜查苏联使馆一事并无异议,但认为中国军警进入东交民巷使馆区违反了《辛丑条约》的规定,应该由外交部出面商请。于是,安国军总司令部将此意思通报给负责外交事务的顾维钧,顾维钧不愿负此责任,便推诿延宕。奉系见此,派安国军总司令部外交处处长吴晋直接与列强公使接洽商谈。1927年4月4日,领袖公使欧登科(时任荷兰公使)与各国公使秘密会议,欧登科称:"张作霖元帅的随员一再向我提出,俄国人正在滥用使馆区的庇护,组织叛乱。据说,有4000支手枪被偷运入旧俄卫队的兵营,从那里分散给北京的不法分子。"会议一致同意准许中国军警进入使馆区搜查。

李大钊能躲进苏联大使馆,为何仍难逃一死?

两天以后,即4月6日上午10时许,京师警察厅总监陈兴亚率领警察、宪兵、便衣侦探300余人,来到东交民巷。陈兴亚向欧登科递交的公文称:"大批共产党人躲避在使馆区内远东银行、中东铁路办事处、庚子赔款委员会","煽动学生、工人,预谋在首都暴动",必须"采取果断措施"。欧登科立即代表公使团在该公文上签字。很快,大批军警进入苏联使馆西侧进行搜查。

其实,这次搜查的重点并不是警察厅公文中所指出的三处,而是搜查苏联使馆的旧兵营。当日,共逮捕50多人,计苏联使馆工作人员甘布克等15人,中国共产党北方区执行委员会书记李大钊等20多人,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路友于等10余人。

下午2时许,奉系军警在搜查时,设于旧兵营第一门内的苏联使馆武官室起火。据警察方面的报告称:"发现俄人数名盘踞屋内,在彼肆行焚毁文件",所以即行逮捕,并查获证据多件。搜查一直持续到当晚7时。在远东银行、中东路驻京办事处,军警一无所获,在使馆所属的旧兵营里,查获枪支弹药、旗帜、印章以及大批的文件材料。

李大钊能躲进苏联大使馆,为何仍难逃一死?

当日傍晚,领袖公使欧登科向中国外交部递交照会,抗议军警"逾越所准许之权力范围",搜查苏联使馆所属的旧兵营。同时,因为军警搜查到的"叛乱"武器,不足其向公使团指控的百分之一、二,公使团又同意将原先搜查日期延展两天。

4月7日,天津警察厅会同法国巡捕搜查了法租界内苏联驻华商业贸易机构;同日,上海公共租界发生外国巡捕包围苏联领事馆事件。这一系列事件,引起中苏关系的急剧恶化。

李大钊等人被捕的消息,引起全国震动。各界人士纷纷奔走营救。北京25所高校校长,杨度、梁士诒、司法总长罗文干等要求将该案件移交法庭办理。京津各地报纸相继呼吁,"党狱"万不可兴。

但是,社会各界的强烈呼吁未能遏制奉系军阀的"反赤"行动。警察厅根据搜查使馆所获的名册,开始大肆搜捕,4月16日,中共党员、国民党北京市农民部长莫同荣等被捕入狱。李大钊等人的被捕,也令其他军阀备受鼓舞,山东军阀张宗昌就发来电报,说李大钊是"赤党祸根",认为"巨魁不除,北京终久危险"。

李大钊能躲进苏联大使馆,为何仍难逃一死?

李大钊在狱中受尽折磨,倍受严刑拷打,但他始终坚贞不屈,自称为马克思学说的崇信者,其他一切,概不知晓。他在《狱中自述》中写道:"钊自束受书,即矢志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4月27日,京师警察厅公布,由安国军总司令部、京畿卫戍总司令部、京师高等审判厅、京师警察厅组织军事特别法庭审理此案。次日,即28日,就组织特别法庭,于上午在警察厅正式开审,审判仍取秘密方式,不准旁听,亦无辩护人。法庭除军警外,闲散人等一概禁止入内。下午1时许,审理完毕,经法庭合议结果,判定李大钊、路友于、莫同荣、范鸿劼、谭祖尧、邓文辉等20人处以绞刑。

判决确定后,立即通知警察厅执行。执行地点,亦经商定在司法部后街之地方审判厅看守所执行,由警察雇汽车四辆,将李大钊等押送至行刑地点,自一时五十分起,至四时十分止,执行完毕。面对酷刑,李大钊始终神色不变,视死如归,他第一个走上绞刑台。中国马克思主义先驱李大钊同志就这样壮烈捐躯,年仅38岁。

来源:中华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