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网游消费 防沉迷是关键(消费连线)

2019-06-06 20:18:2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日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青少年近视现状与网游消费体验报告》指出,读写姿势不正确和长时间玩网络游戏是危害视力的主要因素。在玩网游方面,32%的被访者有网游充值消费经历,超过九成的被调查青少年每周都会将电子设备用于学习、游戏,19%的被调查者甚至曾有通宵网游的经历。

强制实名游戏不足四成

《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要求,网络游戏企业应要求玩家使用有效身份证进行实名注册,并保存用户注册信息。现实情况如何?

《报告》显示,被体验的50款游戏中,41款游戏产品启用了实名制,验证的方式均为提供姓名、身份证号码和当前游戏账号绑定即可。17款游戏产品在登录时强制用户实名,占游戏总数比例不到四成。19款游戏在登录环节或账号管理/设置模块有实名功能但不强制用户验证,5款游戏仅在产生消费时才需进行实名验证。

超过1/3的强制实名游戏未启用未成年人登录时段监护机制。17款强制实名的游戏产品中,10款对未成年人实施了登录时段保护,游戏宣称限制登录时间段均为晚9时至次日8时;但体验中发现,有游戏在晚9时后仍能成功登录游戏,另有7款强制实名游戏未对未成年人登录时段设置保护权限。

调查还发现,使用同一个未成年人身份注册的账号登录某游戏被强制退出后,该身份仍可以成功登录同一平台另外的游戏产品,这反映出企业防沉迷机制还存在一定缺陷。

推动游戏防沉迷与近视防护社会共治

《报告》指出,如果网游产品不通过技术手段进行预防性保护,不仅会让青少年陷入较高的游戏沉迷风险,还会损害其健康安全权益。为督促行业企业依法诚信经营,推动游戏防沉迷与青少年近视防护工作社会共治,中消协建议:

——严格落实网络管理和网络游戏的相关法律规定,针对当前网络游戏发展特点,落实网络游戏实名制认证,完善网游分级管理机制,建立网络游戏信用评价机制。

——监管部门强化执法监督,针对网络游戏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特点和问题形式适时创新工作手段和督查技术,强化版权授权、内容审查、技术监测、消费者权益保护等监督力度,拓宽监督渠道和投诉受理方式。

——广大网游产品开发经营者应强化责任意识和边界意识,将消费者权益保护特别是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置于优先位置;做好网络游戏平台规则治理,落实网游防沉迷相关措施,从账号登录、游戏时长、IP地址锁定、游戏内容权限等方面进行防护,特别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 人民日报 》( 2019年06月05日 19 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