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今年的沙尘天气过于频繁了吗?

2019-05-17 20:30:1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最近,北方又开启“吃土”模式,仅一周之内就出现了两次大范围沙尘天气(5.11—5.12、5.14—5.16)。

  中央气象台监测显示,5月14日以来,甘肃中西部、宁夏、内蒙古大部、黑龙江西南部、吉林西部等地出现浮尘和扬沙天气,内蒙古中部和甘肃中部的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沙尘暴。

  面对此情此景,北方朋友们不由得惴惴不安:“今年沙尘天气怎么这么多?难道沙尘家族又要重出江湖了?”

  “事实并非如此,而且与历史同期相比,今年我国沙尘天气还呈现过程偏少、强度偏弱等特点。”中国气象局环境气象中心主任张碧辉说。

  有数据为证,据统计,今年以来我国共出现8次大范围沙尘天气过程,略少于近10年同期(9次)和2018年同期(9次)。其中,沙尘暴过程有2次,少于近10年年同期(3次);扬沙过程(5次)和强沙尘暴过程(1次)与近10年同期基本持平。

  同时,张碧辉表示,今年首次沙尘过程出现时间明显偏晚。今年首次大范围沙尘天气过程出现在3月19日,较近10年平均首次过程时间(2月19日)偏晚28天,较2018年(2月8日)偏晚39天。此外,过程前期少后期多。今年3月份仅出现1次沙尘天气过程,明显少于近10年同期(3.4次);4月以来沙尘天气过程逐渐增多,共出现7次,较近10年同期(5.7次)略偏多。

  谈及沙尘天气较少的原因,张碧辉分析,首先是北方地区植被较好。2018年7月至8月,我国主要沙尘源区内蒙古中西部、西北地区东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植被长势良好,其中,华北北部和内蒙古东部植被生长状况明显偏好,有利于抑制2019年春季沙尘天气的发生。

  再就是前期冷空气偏弱。众所周知,沙尘大多是大风裹挟而来,由于3月份,东亚中高纬度地区高空以纬向型环流为主,导致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冷空气活动偏少、强度偏弱,因此3月份沙尘天气过程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且首次出现大范围沙尘天气过程的时间明显偏晚。4月份以来,随着环流形势调整,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增多、势力增强,四五月份沙尘天气过程较3月份明显增多,但总过程数仍较近10年同期偏少。

  尽管如此,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10天(5月16日至25日),我国北方地区还将迎来3次沙尘天气过程,分别出现在16日、17日至18日和24日前后。

  沙尘天气在外活动对人体的危害极大,细小的沙粒吸入体内很有可能造成呼吸道疾病,吹在脸上对人的皮肤也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因此,张碧辉建议,在重度污染天气下,公众要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如需外出最好戴上口罩,做好防沙措施。

分享到: